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板块有一个显著的特征,也是投资者的普遍共识:明明不少车企的销量、业绩都还不错,为什么股价就是涨不动,甚至还在回调。
这背后实际是板块的估值逻辑发生了根本转变——从“蒙眼狂奔”进入“精耕细作” 周期,市场关注点也从 “规模” 转向了 “质量”。
同时笔者留意到,近期岚图汽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将为港股市场带来一个新的增量看点。
根据招股书显示,岚图汽车交出了一份实打实的业绩:2022年-2024年销量复合增速103.2%,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成为行业内最快实现单季度盈利、经营现金流转正的新能源车企。
那么在上述的行业阶段下,岚图的投资价值如何看?上市后是否有跑赢新能源板块的潜质?
01
规模质量双升,业绩确定性为估值提供“安全垫”
从业绩来看,销量端,2022-2024年销量从19409辆跃升至80116辆,复合年增速达103.2%,稳居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增速前三。2025年9月,岚图汽车单月交付达15224辆,同比增长52%;2025年1-9月累计交付达到96992辆,同比增长85%,连续七个月销量过万并实现“八连涨”。
从市场角度看,上述增速显著跑赢30万元以上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同比增速,体现出消费者对岚图汽车的高度认可,消费者更愿意用真金白银为岚图的产品买单。
而销量越高的产品,往往在产品口碑、品牌曝光率、市场保有量等方面会有更好的表现,这将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推动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消费者无需过分担心车企“跑路”风险。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岚图汽车销量增长,摆脱了多数新势力依赖单一爆款或单一品类的模式,形成了轿车、SUV和MPV齐头并进的格局,这意味着其品类结构已没有什么“短板”。
基于全面的品类格局,岚图汽车已经拥有“三旗舰”车型——岚图梦想家、岚图泰山与岚图追光L,以及岚图FREE+与岚图知音组成“SUV双子星”,组成了层次分明的完整产品矩阵,由此岚图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差异化需求,抬高业绩增长天花板。
比如,岚图梦想家是全球首款高端新能源MPV,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4年实现销量4.7万辆,稳居新能源MPV销量第2名。按照季度复合增长率计算,2024年第三季度至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高端新能源MPV销量的增长率达21.3%,位列市场首位。今年6到8月,岚图梦想家连续三个月成为全国新能源MPV的销量冠军。
长期以来,上述细分市场由传统豪华品牌主导,岚图能够成功突围,印证了其对当下高端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也反映出岚图背靠东风汽车获得了品类运营与渠道触达上的先天优势,从而快速建立起岚图品牌乃至中国品牌的高端形象,重塑竞争格局。
基于全面的品类布局,岚图汽车可以做到品类协同,通过技术、功能和设计的交叉赋能优化产品迭代,比如将MPV的舒适性体验反哺到轿车产品的座椅设计中,从而为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升级,不断强化岚图的产品矩阵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所以,岚图卖得越来越好,经营越来越稳,交出亮眼的业绩成绩单也不奇怪了。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公司收入实现快速增长,2022-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60.52亿元、127.49亿元、193.61亿,复合年增长率为78.9%。2025年前7个月的收入为157.82亿元,同比增长90.2%。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就2022年至2024年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而言,岚图汽车在15强中国高端新能源车企中排名第三。
随着规模效应释放、摊薄固定成本,岚图汽车的盈利能力快速改善。2025年前7个月,岚图汽车的毛利率上升至21.3%,位列行业第二。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之后,岚图2025年前7个月继续保持盈利。
02
技术护城河,全栈自研是长期成长性“压舱石”
除了业绩之外,车企的持续造血能力更为重要,这直接决定了投资标的能否兑现长期价值增长。
回顾燃油车时代,国产车多依赖逆向开发,导致技术壁垒薄弱、盈利空间被压缩。但同时行业深知未来在完成原始积累后,将利润投入到正向研发,实现良性发展才是长久之道。
通过招股书可以看到,岚图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通过正向开发、全栈自研形成的技术体系,这一体系构建了岚图的技术护城河,从而转化为长期盈利支撑。
首先,平台架构创新是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的核心。岚图的ESSA架构支持在同一平台上实现纯电、混动、增程三种动力形式共线生产,有很高的拓展性和共通性,可支持SUV、MPV、轿车等车型的开发以及后续的技术升级。其中,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两者在硬件架构上的通用化率均达90%,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高通用化率直接带来三大价值:研发端,同一平台的底盘、电子架构等可复用,大幅分摊研发费用,缩短新车研发周期;生产端,标准化零部件提升产能利用率,减少产线调整频率,进而提升生产效率;采购端凭借规模优势增强议价能力,有效控制零部件采购成本。
上述三个方面都有望促进毛利率、利润率提升,保障盈利的长期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岚图打造“五大技术底座”(ESSA架构、岚海动力、逍遥座舱、鲲鹏智驾、岚图生态),从架构、动力形式、智舱、智驾、技术生态全方位提升产品竞争力。
这意味着岚图区别于依赖外部供应商的“组装式造车”,既降低了供应链卡脖子风险,又能掌控技术迭代节奏,而非依赖供应商的迭代能力,从而确保了产品竞争优势的持续性。
更重要的是,岚图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具体场景的用户价值,这最终将传导至销量与溢价能力。
比如ESSA架构支持2800-3200mm灵活轴距与800V快充升级,为全品类、多尺寸车型布局打下基础,支撑销量规模持续增长;
岚海动力的纯电方案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50km”的补能体验,混动方案(800V岚海智混)达成360-410km纯电续航+超1400km综合续航,覆盖城市通勤与长途出行全场景,解决了用户核心痛点,提升产品溢价。
逍遥座舱和鲲鹏智驾提升了智能化体验,尤其在30万元以上市场,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AI大模型等技术正重塑竞争格局,长期来看智能化是高端新能源车型的核心溢价点之一。
专利储备从侧面印证了岚图技术研发的实力。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岚图在中国有1519项已颁发专利和4783项正在申请的专利,主要覆盖智能网联、新能源、组合辅助驾驶、车身安全等领域。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岚图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内专利增速最快的新能源车企。
因此可以说岚图打破了“国产车没技术”这一刻板印象,其将研发投入高效转化为技术壁垒,避免同质化竞争,为盈利成长提供支撑。
简言之,岚图汽车的技术路径是“降本(平台架构)-提效(技术迭代)-溢价(用户价值)”的完整闭环,这一闭环保障了其长期成长的确定性,是区别于多数新势力的核心投资亮点。
03
填补港股“高端新能源国家队”空白,吸引多元资金
回归到投资者的视角,岚图赴港上市的一大价值,在于其有望重塑港股高端新能源板块的估值体系。
目前,新能源车企板块呈现两大痛点:
一是新势力估值波动较大。虽享受“科技溢价”,但企业盈利的不确定性导致估值受市场情绪影响,
二是传统车企高端新能源板块估值难兑现。传统车企旗下高端新能源板块未独立上市,其价值或被稀释,投资者难以精准配置,导致优质新能源资产估值被低估。
而岚图上市后将填补“高端新能源国家队”这一估值空白,其对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均具备一定吸引力。
首先是低风险溢价。岚图汽车背靠母公司东风汽车,具备央国企基因,意味着经营稳定性较高,对风险偏好较低的长期资金而言是稳健的投资标的。
然后是成长溢价。全栈自研的技术体系与全品类布局,支撑销量与收入持续高增长,对风险偏好较高的资金而言,岚图汽车具备较大的成长弹性。
最后是盈利锚定。岚图汽车的毛利率稳居行业前列且趋向稳定盈利,未来可通过市盈率PE等指标估值,避免市销率的高波动,为估值提供明确的锚点,利好业绩的估值兑现。
展望未来,岚图汽车的业务布局和战略规划,有望给业绩带来显著的增量,进一步强化成长逻辑。
在产品方面,岚图计划未来每年推出1–3款车型,预计到2026年底将拥有6–9款车型,覆盖主流细分市场。产品矩阵扩张将直接带动销量与收入增长,打开业绩天花板。
在技术方面,继续加码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固态电池研发等技术前沿,岚图提前布局可抢占市场先机,强化长期竞争力。
在市场方面,拓展国内渠道以及加速海外市场开拓,前者将帮助岚图提升国内市场渗透率,后者为收入提供新的增长点,同时推动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出海,提升品牌溢价。
可以预见,岚图汽车的成长并非短期现象,而是具备清晰的长期逻辑。未来岚图将给市场带来技术、体验更优,甚至可能价格更亲民的产品,而消费者选择高端新能源,多了岚图这样一个“国家队背景+市场化运营”的优质品牌可选,不用再一味紧盯外资品牌,岚图在业绩上的想象空间自然不容小觑。
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随着岚图海外市场布局推进,其将成为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与BBA同台竞技的“先锋”,这种竞争不仅是产品层面的较量,更是技术标准与品牌理念的输出,为中国汽车品牌争取更多话语权和市场影响力。届时,岚图乃至中国汽车产业的估值都有望得到重新审视。
04
稀缺性和成长性兼具的价值标的
回顾岚图汽车的发展,2021年首款车型岚图FREE开启交付、2024年实现单季度盈利、2025年递表港股,上演着“岚图速度”。这得益于东风汽车的资源支持,更关键是坚守商业逻辑——保持规模扩张的同时,聚焦用户价值与盈利质量,走出区别于新势力的可持续增长之路。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标的时,更加关注的是企业的市场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得稳健才能跑得远,重要的是在技术与资本的长跑中,谁更能展现出长期的投资价值。
而岚图汽车作为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核心玩家,具备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引领电动化、智能化时代的技术浪潮,在高端品牌及高价值产品上持续突破,将会形成更有价值的增长曲线。岚图汽车具备稀缺性与成长性,上市后其市场化价值将得到重塑。(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