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倍增”方案发布:充电桩产业链及个股梳理

“三年倍增”方案发布:充电桩产业链及个股梳理

一. 驱动逻辑

10月15日,多部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方案提到,到2027年底,在国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止8月,国内电车充电设施1735万个,到2027年底预计约有60%增长空间。

image.png

二. 充电桩概览

充电桩是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核心设备,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主要分为交流慢充、直流快充两大类:

2.1 交流充电桩(慢充)

(1)特点:输出交流电,依赖车载充电机(OBC) 进行转换;功率小,充电速度慢,成本低。

(2)应用场景:住宅、办公场所、小区等。

2.2 直流充电桩(快充)

(1)特点:内置AC/DC转换模块,直接为电池充入直流电;功率大,充电速度快,成本较高。

(2)应用场景:高速公路服务区、商业综合体等。

三. 充电桩核心结构

充电桩零部件多为标准化电气产品,包括充电模块、接触器、断路器、充电枪、线缆、滤波器、配电设备等。

(1)充电模块:能量转换核心,负责将电网交流电转换成电池所需的直流电,直接决定充电效率与功率,成本占比最高。

(2)主控板:执行充电流程、控制开关、进行电量和费用计量。

(3)交互界面:包括显示屏、刷卡区等,显示充电状态、费用及故障信息。

四. 充电桩产业链

(1)充电桩整机:盛弘股份、绿能慧充、和顺电气

(2)充电模块:富特科技、通合科技、英可瑞

(3)配套:永贵电器(充电枪)、通达股份(充电线缆)。

(4)充电站运营商:特锐德、奥特迅、万马股份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