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5 日,奔驰与 Momenta 宣布,双方合作研发的新一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L2 级)即将发布,并将率先搭载于即将上市的全新纯电 CLA 车型上。
这是奔驰首次正式对外官宣与 Momenta 的合作落地。这一合作也标志着 Momenta 完成了 BBA 大满贯,真正成为全球豪华车企的共同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外资豪华品牌都愿意选择 Momenta 作为智驾合作伙伴?
01、奔驰「牵手」Momenta,一场八年的双向奔赴
在奔驰与 Momenta 官宣合作现场,Momenta CEO 曹旭东特别提及,Momenta 之所以成为全球车企的共同选择,其实是始于奔驰的严选。
这段话信息量丰富。
首先,Momenta 与奔驰结缘已久。早在 2017 年,奔驰就成为投资了 Momenta,Momenta 也收获了首个主流国际车企的关注。
此后,奔驰对 Momenta 进行了多轮投资,持续巩固与 Momenta 的战略合作。
其次,几年前,随着中国汽车智能化浪潮涌来,智能驾驶成为车企抢占的竞争点,造车新势力开始高调上车高速领航辅助驾驶,传统车企开启了智驾布局。Momenta 当时已经成功拿到了车企的量产项目,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正在显现,奔驰与 Momenta 的技术合作也已然开启。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双方合作的周期当中,正好经历了中国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快速迭代升级的阶段。
Momenta 同样在过去的 3 年时间内,其技术能力也实现了跨越式的进展。
在 2020 年 Momenta 就开始尝试用端到端、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来做智驾,彼时行业主流还是基于规则的算法。
到 2023 年上半年,Momenta 基于深度学习的规划算法就已经可以量产上车,到下半年,已完全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规划,也就是大家说的进入两段式端到端阶段。在这个阶段,国内绝大多数厂商仍处于观望或者内部试研阶段。
2024 年,Momenta 高阶智驾正式进化到一段式端到端,带来的好处就是智驾上限变得更高,对极端场景应对和处理会更从容。
比如说碰到路旁火堆、落石等未明确定义的场景,Momenta 的一段式端到端都能做到很好应对。
在这三年当中,正是 Momenta 从和包括奔驰在内的主机厂的量产合作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真实的场景数据,帮助 Momenta 的技术飞轮越转越快。
同时,奔驰以严苛的标准和战略定力打磨其全新一代智能纯电车型。这种稳健风格使其可以直接采用 Momenta 目前已经成熟的一段式端到端方案,同时满足「安全为先」和极致驾控体验的「奔驰标准」要求,继续引领行业标杆。
02、Momenta 凭什么赢得 BBA 大满贯,成为全球品牌的共同选择
2025 年 7 月,宝马与 Momenta 官宣合作,将共同打造基于 Momenta 飞轮大模型的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并将搭载到包括明年上市的国产新世代在内的多款车型上。
今年车展期间,奥迪正式官宣,其全新品牌 AUDI 与 Momenta 将联合打造行业首个「德系电动豪华标准+飞轮大模型」智能辅助驾驶方案。
仅仅半年之后的 9 月份,AUDI 首款智能纯电车型奥迪 E5 Sportback 正式上市开售,半小时订单就破万台。
奔驰虽然是 BBA 三家当中最晚与 Momenta 官宣合作的,但几乎同时,双方共研的成果也落地了。
奔驰全新 CLA 在今年 3 月发布,并即将在秋季上市,上市即可实现城区及高速领航辅助驾驶,未来很快将通过升级实现车位到车位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目前,不仅仅是 BBA,Momenta 的智能驾驶合作版图已覆盖全球,已与 20 余家全球主流车企达成深度合作。
合作矩阵兼具国际广度与本土深度。国际阵营中,不仅成功集齐丰田、日产、本田这一日系三巨头,还纳入了德系豪华品牌及美系大厂通用;本土阵营里,也已与上汽、广汽、红旗、比亚迪等国内头部车企建立合作。
搭载 Momenta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量产规模已超 40 万辆,Momenta 已然成为全球主流车企的共同选择。
2025 年,可以说是 Momenta 的「丰收」大年。而在这些显著成绩的背后,是 Momenta 几乎被行业公认的三重优势。
第一,Momenta 始终保持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
依托「一个飞轮两条腿」的战略,Momenta 统一了 L2 和 L4 的软件框架和算法功能框架,让两条腿的技术流和数据流互相打通,高效运转,这就让 Momenta 形成一种非常强的自驱正反馈,越跑越快。
足够敏锐的技术嗅觉+数据驱动,让 Momenta 可以持续不断迭代模型性能,实现智驾的持续领先。
当前,Momenta 已推出全球首个量产落地的强化学习大模型,「Momenta R6 飞轮大模型能够在模拟的环境里探索新的驾驶行为,从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自我快速的成长,让驾驶在安全、安心的能力上,有机会超过人甚至大幅度超过人。」
搭载 R6 飞轮大模型的至境 L7,已可以实现「无断点」城市 NOA、业内首批「不停车一键泊入」在内的全场景辅助驾驶功能。
这个智驾表现,妥妥的行业第一梯队,这也是为什么众多车企选择 Momenta 的原因。
其次,Momenta 具备了强大量产工程化能力。
Momenta 通过「飞轮」系统的「闭环自动化」,采用标准化工具链、成熟的传感器硬件组合、海量真实数据驱动的迭代,以及严格的质量管理,实现跨 OEM 的快速交付,形成了从算法研发到整车量产的完整工程化闭环。
这套体系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新技术落地到大量车型上,支撑了 Momenta 在智能驾驶市场的快速规模量产。截至目前,Momenta 累计合作量产车型 160+款,而在上半年,这一成绩还是 130 款。
第三,Momenta 打造了量产车型的快速适配能力。
对接这种不同车企不同车型,不同客户需求也不尽相同。Momenta 智驾产品不绑定硬件,可根据不同的车型和辅助驾驶功能需求进行传感器、芯片等硬件的适配。
通过复用策略,Momenta 用一套算法一套架构打通智能驾驶全流程,实现数据算法的共用和迭代。
Momenta 的适配速度也很快。
2022 年的时候,Momen 量产一款车型大概需要 400 多人,用两年时间;
到 2023 年,量产一款车型只需要 40 个人,6 到 9 个月;
2024 年大概 3 到 6 个月,10 个人左右就能够量产一款车。而这种适配速度正是现在主机厂所需要的。
Momenta 的快速适配能力能让主机厂快速将领先的端到端高阶辅助驾驶实现快速落地,与竞品车型建立差异化竞争力。
加快新车上市节奏,帮助车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抢占先机;同时也能帮助主机厂在智能化赛道快速建立技术标签,满足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需求。
再举几个直观的例子。广汽丰田铂智 3X 自上市以来销量已经实现 5 连涨,9 月销量达 9017 台,累计交付量已经突破 4 万;东风日产智电转型首款车型 N7 交付量也已经破 3 万;别克至境 L7 上市 10 天大定突破 12000 台,七成用户选择了带智驾的智行版。
这三个合资品牌的新车之所以能成爆款,除了本身产品够好,精准定价+堆料配置之外,更关键是智驾能力的补强。
当更多车型搭载 Momenta 端到端智驾解决方案,不仅将自家车型的辅助驾驶能力带入第一梯队,更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带动了车型销量增长。
对于车厂来说,这种无需投入巨额资源自研高阶智驾,通过与 Momenta 等供应商合作实现「轻资产化」的技术升级,有效提升了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
03、通过「BBA 严选」,打开 Momenta 广阔增长空间
在智驾领域,通过「BBA 严选」相当于获得了实力认证的硬招牌。
只要能拿下其中一家,足以让市场对你的实力多一分认可;可如果能把 BBA 三家全拿下,带来的就不是多一分认可,而是「认知层面的跃迁」——前者意味着「能跟上顶尖需求」,后者就是「能满足所有顶尖需求」。两者在行业眼中的分量,就会是不同维度的差距。
首先,对自动驾驶公司而言,「客户层级」直接决定其行业地位——BBA 作为全球顶级豪华品牌,对技术的安全性、稳定性、体验感要求远高于普通车企。
就像奔驰说的那样,「从系统开发到测试放行的每个环节,梅赛德斯-奔驰一以贯之地坚持『奔驰标准』」。
此次合作落地,相当于为 Momenta 的技术实力颁发了豪华级认证,证明其技术能匹配国际车企的严苛标准,这也将进一步提升 Momenta 的工程化能力与服务水平,这也将使得 Momenta 在服务其他豪华品牌时更具竞争力。
与此同时,双方合作也为行业树立了国际车企与科技公司深度协同的典范。
其次,与 BBA 合作的信任背书,也会提升 Momenta 的品牌认知度,带动更多车企与 Momenta 进行技术合作,带来更多订单和营收增长,进一步巩固 Momenta 智驾头部供应商的地位。
另外,Momenta 是中国首家使用同一套技术方案落地全球的智能驾驶公司。Momenta 的野心不止如此。Momenta 想要让智驾不仅「全国都能开」,还要「全球都能开」。
现在 Momenta 要的不仅仅是国内领先,而且要输出海外,抢占全球智驾标准话语权。
通过海外多地复杂路况验证场景训练,进一步提升智驾表现。出海不仅仅是市场扩张,也是为了锁定终局席位的战略卡位。
越早进入全球市场,越能积累数据、品牌、合规与生态壁垒,形成「先发者通吃」的局面。
从中国到全球,Momenta 未来可期。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