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新蓝海:“积极老龄化”才是未来

银发经济顾名思义,就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

这是苍穹猎鹰第402篇演化日记

银发经济新蓝海:“积极老龄化”才是未来

本文只是小编的观点分享,列举的数据和逻辑只为了分析说明,不构成任何的决策建议。

近几年,银发经济成了热门。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人最终都会老去,上了年纪,消费、娱乐、生活方式和习惯,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资深政策研究专家马江博,在专栏里用了四期的篇幅讲了银发经济,可见趋势的确定和前景的广阔。

理解银发经济,先搞清楚,什么是银发族?简单说就是60岁及以上(也有的认为是55岁以上)的群体。

银发经济顾名思义,就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

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大家都知道这个市场未来很有前景。

今年8月份《第一财经》的报道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22年至2031年十年间,中国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退休潮”,每年有2000万人退休。

也就是说,这十年,新增大约2亿退休的银发族。

根据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5)》的数据,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左右,约占GDP的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占GDP的10%。

按照这个数字计算,未来10年有望增长约3倍,是妥妥的巨大蓝海。

但对于银发经济,市场还存在不少的误解,因惯性思维的制约,很多人还停留在过去的认知。

结合马江博的专栏,小编通过5点来重新理解银发经济。

1/5  银发经济的核心是活力

诚然,很多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群体是从物资匮乏的时代过来,缺乏主动消费的兴趣欲望。

这点,相信很多家里有老人的朋友都感同身受,小编也有同感。很多老人别说让他们主动消费了,倒点剩饭剩菜、丢点旧衣服都得和你争论半天。

根据马江博的判断,银发经济的核心增长点,是服务有钱、有闲、有活力的健康老人。

日本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把这些老人称作“活力银发族”。银发经济的关键不是“银发”,而是活力。

银发经济真正要兴起,靠的是近几年这批刚刚老去的富裕人群和未来十到二十年即将老去的更富裕的人群。

相信很多朋友都感觉到了,现在公园里、广场上,到处是跳广场舞、竞走的大爷大妈,活力四射。

难怪有网友调侃,现在是朝气蓬勃的老年人和萎靡不振的年轻人。

2/5  银发经济的潜力在“备老”

前面提到官方对银发经济的定义,“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

也就是说,银发经济既包含“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也包括“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

简单理解,“备老”就是为老龄阶段做准备。概括地说,“老龄经济”的重点在于当下现状,而“备老经济”关注的是未来趋势。

管理层首次把“备老经济”纳入政策框架,要为那些提前做养老准备的备老人群,提供产品和服务,涵盖养老金融、健康管理、适老化改造等领域。

借用马江博的观点,这里面细分下来潜力最大,就是老龄经济中新一代银发族的需求和“备老经济”。

3/5  银发经济的引擎是“消费”

对于银发族来说,人们首先想到的,最典型的消费就是居家照顾、医疗康养、情感陪护等等。这些属于银发经济,但不是全部,很可能只占很小的部分。

其实,银发族还有更多的真实需求,包括教育、旅游、珠宝、美容产品、户外消费等等。

根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4银发族消费报告》,以京东平台为例,2024年前三季度,银发族购买教育培训、珠宝首饰的成交额,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大约3倍和2倍,本地生活和旅游出行、手机通讯、美妆护肤、数码、运动户外的成交额,增长都超过70%。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能录得这样的增速,可谓惊艳了。

不少商业机构也纷纷入场,2023年7月,新东方注资10个亿成立了北京新东方文旅有限公司,并正式宣布,要开拓面向中老年人的文旅事业。

根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统计,我国老年大学数量达到7.6万所,老年学员有2000万人,很多老年大学是“一课难求”。

新银发族的消费欲望并不低,既包括数码、美妆等实体产品,也扩展到了教育、旅游等体验服务。

4/5  银发经济的突破在“新模式”

习惯性的观念认为,银发族是“观念陈旧、思想保守”,跟不上时代潮流,很少上网和网购,事实并非如此,这里列举两个数据:

京东《2024银发族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银发族线上成交单量和用户数,和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238%、187%。

根据《北京商报》报道,到2024年底,小红书平台60岁以上的老年用户,月活量突破3000万,创作者数量在过去两年增长了3倍,累计发笔记超过1亿篇。

从这两个数据上看,很多银发族非但没有和时代脱节,反而可能成为互联网上最有生命力的内容创作者之一,甚至在未来改变互联网上的内容创作和消费生态。

毕竟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他们才是主流群体之一。

所以,很多平台需要调整思路了,由过去的迎合年轻人,到将来的服务好银发族。

相较于年轻人,银发族有更多的时间、更充裕的资金、更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也愿意在平台上社交、分享、创作和消费,这方面的需求还远远没有被满足。

5/5  银发经济的重点是“去标签”

需要注意的是,像“老年产品”这样的标签化,有可能引起银发族的抵触和反感,原因也很简单,这样的标签容易让用户感觉自己是弱势群体。

很多银发族,尤其是接下来即将迈入老龄化的这批人,他们是生理上的老年人,但大概率不是心理上的老年人。

很多银发族退休之后,选择返聘、进入老年大学,或者参加社区活动,不正是想告诉大家,我年龄虽然到了,但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学习和工作能力。

要服务好银发族,重点关注他们的真实需求,避免因误解和偏见,给他们贴上所谓“老”的标签。

我们倡导的是迎接“积极老龄化”。

这个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提出的,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才是真正理想的老年人生活?

除了衣食住行、医疗陪护之外,还需要社会参与、价值再现、职场接纳、学习工作等等。

本文只是小编的观点分享,列举的数据和逻辑只为了分析说明,不构成任何的决策建议。

  参考资料:

  马江博:《198|银发经济(一):产业万亿待发,但很多人理解错了》

  《199|银发经济(二):搞清底层逻辑和竞争方向》

· END·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