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财政数据点评:支出回升,余粮仍够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梁中华宏观研究,作者:梁中华、侯欢

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

投资要点

9月税收收入增速回升,非税收入降幅扩大。狭义支出增速回升,其中,基建类边际改善。接下来,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关注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中央安排地方债务结存限额、专项债额度的提前下达。

狭义收入增速回升,主因税收推动。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5%,其中9月当月增速2.6%,相比8月的2%有所回升。究其原因,第一,反内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PPI降幅继续收窄。第二,股市成交活跃,印花税收入支撑更为明显。第三,受设备更新等政策的带动,相关行业税收收入持续改善。但需要提醒的是,一方面,9月税收收入明显回升、非税收入降幅扩大。前者带动狭义收入增速回升,但是有低基数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10月中旬后,A股行情震荡,市场成交量有所下滑,印花税收入的支撑或有不确定性。考虑到下半年房地产需求调整,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还需增强,宏观积极政策仍需加码

狭义支出增速:整体回升,基建类改善。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1%。其中,9月当月同比增速3.1%,相比8月增速0.8%边际回升。值得关注的是,央、地财政支出增速均有回升,且后者更为明显。从分项看,民生类支出增速较为平稳,基建类支出增速边际回升。我们认为,财政稳增长力度有所提升,叠加“类财政”工具落地,或带动基建投资边际改善。

政府性基金增速:收入升,支出降,主因基数因素扰动。在收入端,2025前三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5%。其中,9月当月增速5.6%,相比8月的-5.7%有所回升,主要与基数因素有关。9月房地产市场调整,仍然使得土地市场承压。在支出端,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3.9%,从9月当月增速0.4%,相比8月增速回落,主因基数抬升的影响。需要提醒的是,今年财政节奏前置,债务资金带动基金预算支出保持较快增长。接下来,稳增长或更多依靠政策性金融工具。

展望未来,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第一,步入四季度,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这或将带动基建投资改善。第二,近期,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一方面,总规模较上年增加1000亿元。另一方面,使用方向除了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外,还安排额度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精准支持扩大有效投资。第三,财政部将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重点项目2026年一季度建设资金需求。使用方向上,提前下达的限额除用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外,还继续支持各地按规定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风险提地产需求有待提振。


1

狭义收入:税收推动增速回升


狭义预算收入增速回升,主因税收收入带动。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5%,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1.1%;二季度由降转升,增长0.6%;进入第三季度,7月份增长2.6%,8月份增长2%,9月份增长2.6%,当季增长2.5%。其中,9月当月同比增速相比8月增速边际回升。究其原因,第一,反内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PPI降幅继续收窄,对税收收入的拖累边际缓解。第二,股市成交保持较高活跃度,9月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对税收收入的支撑更为明显。第三,在设备更新等政策的带动下,相关行业税收收入持续改善。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一方面,9月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同比增速分化明显,前者明显回升,后者降幅扩大。虽然前者带动狭义收入增速回升,但是有低基数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10月中旬后,A股行情,市场成交量有所下滑,印花税收入的支撑或有不确定性。考虑到下半年房地产需求调整,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还需增强,宏观积极政策仍需加码。

税收收入增速回升。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0.7%,其中9月当月同比增速8.7%,相比8月增速4%有所回升。从主要分项看,第一,主要税种均有不错表现。其中,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速回升。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是与去年同期高基数有关。第二,房地产相关税收收入增速边际回落。第三,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持续高增,对税收收入的拉动较为显著。

非税收入降幅继续扩大。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非税收入同比下降0.4%,比上半年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4%,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盘活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出租、出借等收入增加带动;罚没收入下降7%,自今年3月份以来降幅逐月扩大。反映了财政对非税收入的依赖边际减弱,也体现了非税收入的依法、规范、精细管理的提升


2

狭义支出增速:整体回升,基建类改善


狭义支出增速回升。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1%。其中,9月当月同比增速3.1%,相比8月增速0.8%边际回升。值得关注的是,央、地财政支出增速均有回升,且后者更为明显。

从分项看,民生、科技等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得到较好保障,基建支持力度或边际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社保就业、教育、卫生健康、科技等支出增速均高于总体支出增速,支出增幅均为近三年同期最高水平。从2025年9月当月看,边际变化在于,社保就业、教育、卫生健康等民生类支出增速较为平稳,而基建类支出增速边际回升。其中,交通运输、节能环保支出连续两个月保持较高增速。农林水、城乡社区支出同比降幅收窄。我们认为,财政稳增长力度有所提升,叠加“类财政”工具落地,或带动基建投资边际改善。


3

政府性基金增速:收入升,支出降


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边际回升,主因基数因素影响。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5%。其中,9月同比增速5.6%,相比8月增速-5.7%有所回升,主要与基数因素有关。9月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增速-1%,反映房地产需求仍然较为疲软。反映房地产市场调整使得土地市场承压。

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回落,主因基数因素扰动。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3.9%,其中,中央本级支出、地方支出分别增速2.6倍、14.9%。从9月当月看,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0.4%,虽然较8月增速明显回落,但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抬升的影响。需要提醒的是,2025年前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等资金带动基金预算支出保持较快增长。考虑到今年财政节奏前置,接下来,后续稳增长或更多依靠政策性金融工具发挥“类财政”功能。

展望未来,稳增长政策仍持续发力。第一,步入四季度,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或将带动基建投资改善。第二,近期,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一方面,总规模较上年增加1000亿元。另一方面,使用方向除了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外,还安排额度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精准支持扩大有效投资。第三,财政部将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支持重点项目2026年一季度建设资金需求。使用方向上,提前下达的限额除用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外,还继续支持各地按规定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风险提示:地产需求有待提振

注:本文来自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的《支出回升,余粮仍够——2025年9月财政数据点评》,报告分析师:侯欢   S0880525040074,梁中华  S0880525040019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