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一点点

就差一点点

也就是说,假如你在3850点闭着眼睛随便选了一只股票买入拿到现在,亏钱的概率大50%。A股的结构性行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22年-24年的红利,到19-21的核心资产,莫不如是,大家要习惯这样的行情。可能很多人还是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觉得牛市就是全市场所有股票一起蹭蹭蹭暴涨,实际上,牛市就是一部分人的狂欢,和一部分人的孤单。

相信今年指数破4000点相信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但复盘这一整年的行情,谁才是真正从年头涨到年尾、逻辑最硬、赚钱效应最强的“最靓的仔"?先看看今年表现最好的前三大板块:有色、通信、电子。简化来说,就是资源+科技。这三个板块各有各的逻辑,共同催化了今年的大牛市行情。咱们简化一下就是资源+科技,这三个板块各有各的逻辑,催化了今年的大牛市行情。

有趣的是,这两条主线一个代表传统经济,一个代表对新经济的想象力,但今年都涌现了不少大牛股,比如新易盛、紫金矿业、赤峰黄金。


有色为什么涨

首先看“有色”板块,今年以来,无论是铜、金还是银。今年都经历了一轮大幅上涨,尤其是黄金,创下了45年以来最大年内涨幅。背后的驱动力则是来自于严重的供需关系错配在需求端,有三股力量的叠加:一是全球供应链重构和AI发展;二是"双碳"背景下的新能源革命;三是全球货币超发导致稀缺资源成为对抗通胀的硬通货。但在供给端却是一地鸡毛:过去5-10年的熊市导致全球矿山资本开支严重不足,同时环保和ESG约束又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开采门槛、清退了落后产能。

一边是需求的井喷,一边是供给的瓶颈,结果必然是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对于相关企业而言,在成本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涨将带来利润的指数级暴增。股价上涨只是恐怖业绩的提前映射,这就是经典的"戴维斯双击"盛宴。


科技为什么涨?

今年的科技股已经不是2015年那种"讲故事、炒概念"的模式,而是由两大硬核逻辑驱动:AI(人工智能)和半导体(国产替代)。首先是AI的彻底爆发。从ChatGPT到Sora,从DeepSeek到豆包,AI不断出圈、吸引热度,最终推升了人们对AI的需求。而AI最需要什么?算力!对算力的海量需求,首先利好的就是GPU算力卡,然后衍生到光模块、PCB、最后再蔓延到AI应用和软件。这些公司的股价在今年都有不错的表现。

其次是半导体的"国产化浪潮"。如果说AI是全球科技共振,那半导体就是我们的自主可控之战。外部环境的压力倒逼我们必须在半导体领域实现全方位的自主可控。从设备到材料,再到设计,整条产业链的重构需要大量的资金、人才和政策支持。所以今年科技的上涨,这下我们也理解了。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