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三季报接近尾声,对于那些管理规模在百亿以上的基金经理的看法人们颇为关注,从公开媒体的发布的情况看,付鹏博和朱璘、胡中原、谢治宇、高楠以及农冰立比较受市场关注,毕竟这些基金在规模比较明显的情况下,今年都取得了不错的投资收益。
比如说付鹏博和朱璘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A 今年以来的收益率达到了50%,当前的净值也从曾经最差时候的1元到了2元,还比如说农冰立管理的景顺长城品质长青A 和胡中原管理的华商润丰A收益率也超过了40%。
对于这些基金经理在今年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收益,我总结了一下,主要的优势是重仓买入了科技股,比如说算力、芯片以及机器人,也就是说踏准了市场节奏,在这点上付鹏博和朱璘以及胡中原就做得相当好,而在港股层面的投资上比较出色的是农冰立。
即便是现在,这些百亿基金经理们对科技的态度依然没有改变,当然与过去二季度不同的是,基金经理们对市场都比较冷静,认为三季度之后市场大多数板块处在了历史高位,如此的话前期市场带动的普涨机会未来会让位于基本面考量下的个股精选。
其实对这点我是有深刻感悟的,应该说进入10月份之后,市场已经改变了此前的科技普涨格局,大多数情况下市场是被几只股票所调动,比如说CPO当中的中际旭创、新易盛以及天孚通信几乎代表了整个行业,还有芯片当中的寒武纪和中芯国际。

接下来基金看好的方向是什么?
其实大科技的思路并没有改变,主要还是在半导体、消费电子、医疗服务和有色光伏等,虽然说人工智能因为涨幅比较大引发了市场的分歧,而如果拉长时间看,行业还是处在一个前期阶段,尤其是对创新药,基金经理们看好的态度依然没有改变,
应该说这轮科技是一个长周期,这个时候如果基金经理们因为涨幅过大而调仓到涨幅较小的低位品种,那么可以坦率的说,这些基金经理们的思路就OUT了,当前或者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方向无论怎么改变都还会在科技,只是进入四季度科技的表现未必会有三季度那么犀利,科技板块出现震荡是在所难免的,这种时候其实就是考量基金经理们的坚持能力以及对主动管理的把握程度了。
从我自身的理解看,以及最近百亿基金经理的净值波动情况看,大部分基金的持仓依然是在科技行业没有出现大的动摇,这波市场的上涨资金对科技股的介入程度比较深,目前虽然有部分板块处在低位,比如说传统消费,可是从向上的逻辑看,暂时无法找到基本面的支持,这样就很难被资金所重视。
所以从操作的角度而言,还是要重视科技股,只是要采取震荡的方式看待,因为此前累计涨幅比较大,科技股进入四季度出现大震荡的概率是难免的,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波段的模式对科技股重视,也是一种稳定盈利的方式。
免责声明: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或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请谨慎!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