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不会的无需硬做,但会的要反复做

AH打新VS中概回港 规则不同,操作策略就不同

上周的美股跟过节似的,英伟达成史上首家市值达5万亿美元的公司,超越印度、德国等GDP,目前已占标普500总市值的10%。苹果也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谷歌,亚马逊,微软的业绩都超出了市场预期,股价大涨。只有META因其巨额AI支出计划,当晚股价暴跌11%。市场热情高涨到什么程度?高通宣布将推出人工智能芯片,(明后年的事)股价就能一天涨11%+。

11 英伟达.jpg

上周A股这里,三季报基本披露了,总结两点:含“科”公司业绩领跑;上证如果没有消费,已经5000点了。特别是白酒,雷声滚滚。前五大酒企合计营收跌13%+,合计净利润跌16%+。过去几年,见证过新能源与白酒在公募极致抱团中,眼看他筑高楼,眼看他住高楼,眼看他蛀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巧了,在刚过去的第三季度,主动公募基金对TMT板块的配置比例达到约40%。超过新能源抱团峰值,追赶茅台抱团峰值。重点是,二季度这个比例才二十多,也就是说,12%+仓位是最近三个月加上去的。资金面到位了,那情绪面也就不等基本面了。TMTETF三季度涨了58.8%。问题是,资金面后继乏力了,要小心。老股民都知道,没有轮动就不算大牛市,什么时候出现风格切换了,不仅仅是涨科技了,才代表经济好了,企业有业绩了,财富效应才能出来。目前的急涨只是让场外的资金翘首企盼,场内的资金心惊胆颤,挺难走稳。

此前看过一本书,《怎样决定大事》,有两点启发。人生中真正重要的决策只有那么1%,但现实是,我们经常会花大量时间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决策上——今天穿什么衣服,中午吃什么,看哪部电影。然而,当我们面对那些真正的人生大事时,却往往选择拖延、回避,甚至到了快没时间了才匆忙草率地“赶紧解决掉”,比如高考填志愿,去哪个城市发展,在哪买房,甚至是否结婚......因为小决策即使错了,代价很小,我们反而不怕。而大决策一旦错了,可能要承担巨大的后果,我们的大脑反而会本能地逃避。但这种逃避,恰恰可能让我们错过人生中重要的机会,或者让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启发是:值得回顾下,打新收益在你今年收益占比有多大?如果只是个小头,那就像笔者一样,别太纠结,别浪费太多时间在这里,大差不差就行了,反正错了或错过了,代价也不大。腾出更多宝贵的时间思考你的重仓领域。

这本书另一个建议是,做出任何重要决策之前,先问自己一个简单但关键的问题:“我需要现在做决策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先不要现在决策。因为很多时候“事缓则圆”。就像塔勒布的《反脆弱》提到的,决策操之过急,本质是自大,自以为未来可预测,且尽在自己掌控之中。但什么叫风险?你看不到的不确定性才是风险。所以你很难去“规避风险”。晚点决策,是对不确定性的尊重,是对未来不可预测的谦卑。等一等,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在此期间,你需要积极收集跟决策有关的信息。有时能等出事情的转机,可能会让你整个决策翻盘,甚至有的时候,这件事情就根本不需要你再去决策了。港股打新为例,经常性地有五天时间,我一般是等到最后一天再决策。

上周初的打新复盘。三一重工中签1.25%,剑桥科技中签千分之2,滴普万分之3.8,八马茶业万分之3.8。明略科技最恐怖,万分之1。每100万港币本金抽1000万计。按开盘价算,三一打平,明略科技盈利1000(暗盘),八马茶业盈利2200,滴普盈利4200,剑桥盈利7200。

聊聊这一波港股打新。赛力斯,群里分享过。打新之前先问问自己,怎么看比亚迪,小米,蔚来,理想,小鹏。如果像我一样近期看空且做空过,那你至少对赛力斯的估值困惑过。如果强烈看多,那么赛力斯不容错过。如果没观点,那么可以考虑摸一摸,截止认购之前7.4折,国配挺热,赚钱概率还行。目前7.8折。

暂时笔者全力冲旺山旺水,均胜电子PASS了,乐舒适值得期待下。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属于中概回港。顺便科普下AH打新和中概回港打新。AH一般折扣还行,所以设定的招股价上限,一般代表的就是发行价。而中概回港不同,设定的招股价上限,一般代表的就是个美好的愿望,你别太当真。AH的招股价是指哪打哪,靶心设置得挺宽,抬手稍微瞄准就是十环;中概回港的招股价是打哪指哪,先让子弹飞,子弹打到哪里,哪里就是靶心。具体说就是临定价前,看一眼美股价格,抹个零,整个位数折扣就是港股发行价了。二选一的话,我选小马智行,毕竟还是B机制,散户货少。文远是18C发行,最大回拨20%。两只都是,大概率赚小钱,套利时间窗口不多,控制仓位就好。风险点在于获利盘遮住天空的蓝,抛压折返没浆的船。当然也有人说长期看好+入通预期,愿意格局一下,那就不是打新的范畴了,你现在直接买美股也一样。中概回港后,港股美股更像是高铁检票时候的AB入口,最终上的是同一辆列车。区别在于,你想在港股排队两天后上车,还是走两步,直接美股上车。

小马.jpg

格雷厄姆说过,衡量你投资成功的最好方法不是看你是否打败了市场,而是看你是否制定了一个可能让你达到目标的财务计划和行为准则。我翻译下:投资不像高考,不会做的题无需硬做,因为会做的题可以反复做。题目1:5+6= ? (1分)。题目2:证明:若 a,b,c>0 则 a/(b+c)+b/(a+c)+c/(a+b)>=1.5。(10分)。投资里有个Bug,5+6=?这道题可以反复计算,每算对一次,系统就给你一分。那你何必自我挑战呢?努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战场,去领域展开吧。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