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芯生命闯关科创板:中金公司保荐,信披异象待解

今年7月,在科创板鏖战两年多的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芯生命”)上市进程加速,且在当月25日提交了注册申请。

封面图(9).png

作者:柏晓华

编辑:蒋希音

今年7月,在科创板鏖战两年多的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芯生命”)上市进程加速,且在当月25日提交了注册申请。

此次科创板IPO,北芯生命由中金公司保荐,审计机构是容诚所,律所是北京中伦所。在翻阅多版招股书后,我们发现了北芯生命的诸多信披疑点仍有待解释。

首款产品市场规模变脸,第三方机构数据出现调整

北芯生命是一家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精准诊疗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研发产品覆盖IVUS系统、FFR系统、血管通路产品、冲击波球囊治疗系统及电生理解决方案五大产品类别。2020年,公司首款产品FFR系统获批上市,主营业务收入打破零记录。2021年,该产品带动北芯生命营业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从不足两百万元增长至超过五千万元。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内同类产品获批数量增加,北芯生命FFR系统的市场份额遭到了挤压。

FFR系统的收入来自FFR压力微导管和FFR主机两类产品,2021年至2023年收入金额分别为5,162.24万元、8,058.47万元、7,914.58万元。该项收入中,FFR压力微导管的收入占去大头,各期金额分别为4,892.58万元、7,950.15万元、7,771.17万元。到了2024年,FFR系统7,745.84万元的销售额已低于上个年度FFR压力微导管创造的收入。

而诡异的是,北芯生命却对该产品市场规模的预测也在不断缩减。

从北芯生命公示的多版招股书中,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30年国内冠脉直接测量FFR耗材(仅包括适用于冠状动脉血管直接测量FFR的压力导丝和压力微导管)市场规模的预测数据从40.10亿元调降到31.20亿元。

而与之相反的是,北芯生命此次IPO将影响行业发展现状的部分统计数据又调高,如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人数、精准PCI市场规模等。

北芯生命曾于2021年8月冲刺港股IPO,根据当时的申报文件,2017年至2020年全球外周动脉疾病患病人数分别为1.89亿人、1.93亿人、1.97亿人、2.01亿人。科创板IPO的第一版招股书申报稿(2023年3月公示)显示,2017年至2020年,全球外周动脉疾病的患病人数分别为2.55亿人、2.63亿人、2.72亿人、2.80亿人。

11.jpeg

(截图来自港股招股书)

22.jpeg

(截图来自科创板IPO第一版招股书申报稿)

针对国内精准PCI市场规模的数据统计上,港股招股书披露,2017年至2020年,各期的市场规模分别为为2.55亿元、3.48亿元、4.65亿元、7.11亿元。科创板IPO的第一版招股书申报稿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中国精准PCI市场规模分别为2.70亿元、3.70亿元、5.10亿元、7.90亿元。

33.jpeg

(截图来自港股招股书)

44.jpeg

截图来自科创板IPO第一版招股书申报稿)

上述数据的收集均提到了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根据其官网介绍,弗若斯特沙利文是一家全球增长咨询公司,1961年成立于华尔街,1998年进入中国。公司利用数据库和专家库、运用专业知识和咨询工具,帮助客户加速成长步伐,助力客户在行业内取得增长、科创、领先的标杆地位,实现融资及上市等资本运作目标。近10年来,弗若斯特沙利文蝉联中国企业赴香港及境外上市行业研究顾问市场份额领导地位;且近年来,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也被广泛引用于业内A股、科创板等上市公司的招股文件、一级和二级市场研究报告及其他资本市场公示文件中。

去年小杨哥带货美诚月饼翻车的事件闹得满城风雨,其中由弗若斯特沙利文颁发的“市场地位确认证书”就受到了广泛质疑。

核心产品销售价格异常,部分收入确认节点存疑

从此次IPO的申报材料来看,北芯生命针对FFR系统产品的信披存在多处疑点,其一是关于FFR主机的销售价格问题。

根据第一版招股书申报稿,2020年北芯生命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58.76万元,其中FFR主机的收入金额为18.90万元,当期销售数量为14台。根据第一版首轮问询回复,2020年,北芯生命向大区经销商江苏大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销售FFR主机10台,单价为1.86万元/台,合计金额为18.58万元。由此来看,那剩余4台FFR主机的合计销售金额仅为0.32万元。

但是从报告期内FFR主机销售情况来看,北芯生命销售给上海依舟贸易有限公司、广东海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大区经销商的单价是没有差异的,均为1.86万元/台。

根据北芯生命的销售策略,其为促进产品的学术推广及宣传,提供限量的设备免费供终端客户试用。当样机转销售时,样机由固定资产转入存货,并确认收入及结转成本。但2020年,北芯生命也不存在FFR主机试用转销售的情况。这4台FFR主机的销售为何出现销售价格异常?销售对象又是谁呢?

其二,北芯生命对部分客户销售产品的确认收入节点异于常规。

根据招股书,在境内经销模式下,北芯生命在经销商支付货款后安排发货,并于经销商签收时点确认收入。其中大区经销商隶属于境内销售模式。

据首轮问询回复,大区经销商安顺利和(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安顺利和”)成立于2020年6月,在公司成立当年,北芯生命未向其销售FFR压力微导管。但安顺利和2020年FFR压力微导管的进销存数据显示,入库数量为30根,出库20根,存货10根。

2021年,北芯生命向安顺利和销售FFR压力微导管2,143根。同期,安顺利和入库量为2,974根,比采购数量多出831根。也就说,安顺利和先收到货、确认入库,而北芯生命则在当年未对这831根FFR压力微导管确认收入。

再对照2022年和2023年1-6月,安顺利和确认的FFR压力微导管入库数量与北芯生命披露的销售数量则一一对应,分别为是731根、100根。

安顺利和的实控人是仲必文,仲必文曾于2021年10月前担任北芯生命的另一家大区经销商聚赢惠康(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下称“聚赢惠康”)北京分公司的负责人。而且,2021年安顺利和还自聚赢惠康承接北芯生命华北大区的经销业务。但安顺利和与聚赢惠康不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且无关联关系。

从聚赢惠康的进销存数据来看,2020年,FFR压力微导管的入库数量和出库数量均为30根,北芯生命对其销售数量也为30根。2021年,聚赢惠康采购产品的入库数量和出库数量均为831根,北芯生命对其销售数量也为831根。

此外,北芯生命还存在一个明显的信披错误。

因更新年报财务数据,北芯生命公示了第二版首轮问询回复。该文件中,北芯生命将FFR压力微导管2021年和2022年的期末销售入院累计开票数量从原来的5,931根、23,914根调整为6,236根、25,558根。而第二版首轮问询回复的其他部分,2021年期末销售入院累计开票数量又出现第二个数据版本6,346根。

55.jpeg55-1.jpeg

(截图来自第二版首轮问询回复)

2024年,北芯生命另一获批上市产品IVUS系统成为贡献收入的主力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北芯生命的业绩何时才能实现扭亏为盈,或只有通过市场去验证。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