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者网》谢莹洁
市场竞争白热化之际,全球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NASDAQ:SBUX)选择交出其在华业务的控股权。
11月4日,星巴克宣布与中国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成立合资企业,博裕资本以约40亿美元的企业价值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至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并继续持有品牌与知识产权。
合资公司将继续在中国运营约8000家门店,并以未来扩张(目标最高 20000家)为愿景。星巴克同时指出,公司预计中国零售业务“整体价值”将超过 130 亿美元。
星巴克中国股权变更
公开资料显示,星巴克自1999年进入中国,早期以合资模式拓展市场,华北、华东、华南分别与北京美大、上海统一、香港美心合作,星巴克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最初不足5%。2006年起,星巴克逐步收回股权,转为直营模式,至2017年全面直营中国内地市场。
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瑞幸咖啡等本土品牌通过价格优势和数字化运营迅速崛起,本土品牌以低价策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吸引了大量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数据显示,超60%的中国消费者倾向平价咖啡品牌,而星巴克的单杯均价为37元,相比之下,瑞幸的客单价仅为14.58元,这种价格差距使得星巴克在吸引消费者方面处于劣势。
此外,星巴克的供应链优势逐渐被稀释。随着竞争对手店铺数量和销售额的增长,星巴克的供应链能力受到挑战,进一步削弱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也对星巴克的业务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中国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而星巴克的高价策略限制了其市场渗透。同时,新茶饮品牌如喜茶、奈雪的茶崛起,分流了部分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群体。
从会员年龄结构来看,星巴克银卡及以上会员中30岁以下群体占比不足40%,与之对比,美团Z世代占比超40%,凸显出星巴克在吸引年轻消费者方面存在短板。
2025年初,星巴克CEO布莱恩·尼科尔(Brian Niccol)上任后,将恢复美国市场增长列为首要任务,对中国市场则表示“需要花更多时间了解”,引资计划一度搁置。
今年,星巴克中国业务出现回暖迹象,前三季度销售额分别增长5%、8%、6%,同店销售在连续下滑后实现0%、2%、2%的增长。二季度财报会上,尼科尔首次公开谈论中国业务引资,称公司正寻找理念和价值观一致的战略合作伙伴,20多家机构表达兴趣。
年中,星巴克中国邀请潜在投资人参与路演,博裕资本、凯雷集团、红杉中国、春华资本与殷拓集团(EQT)组成的财团入围最终竞购。最终,博裕资本胜出,与星巴克达成战略合作。
星巴克预计,其中国零售业务的总价值将超过130亿美元,这一估值包括博裕支付的股权对价、星巴克保留的权益价值以及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的授权经营收益。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将继续以上海为总部,运营目前遍布中国市场的8000家门店,并计划在未来将门店规模逐步拓展至20000家,届时星巴克在华门店数量将超过其北美市场。
这意味着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战略从直营转向“轻资产”授权模式,也标志着博裕资本在消费零售领域的又一次重大布局。
新模式下的星巴克布局未来
公开资料显示,博裕投资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深耕中国市场、布局全球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在香港、北京、上海和新加坡设有办公室,投资组合涵盖私募股权、公开市场、基础设施及创业投资,已投资超过200家企业。在消费零售领域,博裕资本曾投资跨境电商SHEIN,近期还收购了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部分股权。
此次控股星巴克中国,是博裕资本在消费领域的又一重要落子。交易完成后,星巴克在全球的直营市场仅剩日本。在北美、英国等市场,星巴克以加盟模式为主,例如英国加盟店数量是直营店的2.6倍,韩国、拉美、土耳其、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地区市场则全部为加盟店。星巴克通过与博裕资本的合作,有望借助其本土资源和运营经验,加速在中国下沉市场的扩张,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及新兴区域。
根据协议,星巴克将继续作为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向新合资企业进行授权,确保品牌标准与服务质量的一致性。博裕资本则将负责合资企业的日常运营与战略执行,推动门店网络扩张与数字化升级。
星巴克中国目前拥有8000家门店,覆盖全国主要城市,未来扩店至20000家的目标意味着每年需净增约1200家门店,这对供应链管理、门店选址、人员培训及数字化系统提出更高要求。中国咖啡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据行业数据,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仅为欧美市场的十分之一,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与消费习惯养成,咖啡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星巴克计划通过多场景门店模型(如社区店、交通枢纽店、办公园区店)及本地化产品创新,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提升市场渗透率。
此次交易也反映出外资餐饮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近年来,外资餐饮品牌在华发展面临租金上涨、人力成本上升、本土竞争加剧等挑战,部分品牌选择通过股权合作或加盟模式降低资本开支、提升运营灵活性。例如,麦当劳中国于2017年将80%股权出售给中信资本联合体,加速在华扩张,门店数量从2017年的2500家增至2025年的超6000家。
在股权出售的关键时期,星巴克中国的业绩表现呈现出向好态势。根据10月30日发布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星巴克中国市场营业收入连续第四个季度增长,达到8.316亿美元,同比增长6%。2025全财年收入达到31.05亿美元,同比增长5%。在销售端,第四季度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长9%。这一增长势头得益于非咖饮品创新与价格下降带来的需求增长。
星巴克此次引入博裕资本,亦希望通过“轻资产”模式降低直营带来的资本压力,聚焦品牌建设与产品创新,同时借助本土资本的力量深耕市场,实现规模与效率的平衡。(思维财经出品)■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