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休闲食品行业进入深水区,洽洽如何逆浪而行?

当休闲食品行业进入深水区,洽洽如何逆浪而行?

4月24日,洽洽食品发布2024年度财报,全年营收71.31亿元,同比增长4.79%;归母净利润8.49亿元,同比增长5.82%;海外营业额5.69亿元,同比增长10.28%,产品远销近70个国家和地区。

据欧睿数据,中国休闲零食行业保持稳健增长趋势,但增速逐渐放缓。2022年市场总规模7342亿元,2008-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预计2022-202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765亿元。

从行业数据看,休闲食品行业增速已放缓,与此同时行业竞争白热化,价格战此起彼伏,品类同质化严重,而洽洽如何穿越周期,实现规模与利润的双向增长?

v2-8c7fd850c12c5f7acdc42e73d0542d23_1440w.jpg

允许创新失败,不允许不创新”,这是洽洽总部展厅里的一句标语。正所谓创新破内卷,从1999年首创"变炒为煮"工艺,到2024年凭借"八段控温低温轻焙""奶粉级保鲜包装"等技术斩获多项国际认证,洽洽用25年时间,构建起休闲食品行业的技术壁垒。

在新疆阿勒泰的其中一块5000亩葵花种植基地里,每一颗葵花籽都要经过6道机选+1道手选,确保颗粒饱满无坏籽。从种源培育开始,洽洽就建立了"从种子到货架"的全链条管控体系:与种业公司合作选育专属品种,在内蒙古赤峰、甘肃武威等黄金种植带建立标准化基地,引入盐碱地水肥一体化技术、机械化收割技术,甚至针对向日葵菌核病等"卡脖子"问题投入百万级研发资金。

生产端的数字化革命则彻底重塑了行业效率,在洽洽的透明工厂,智能烘焙密封舱、"蜘蛛手"自动包装机、智能数粒系统高速运转,从风选、煮制到包装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合肥工厂单条产线效率较手工提升150%以上。更值得关注的是,洽洽建立的电商智能立体仓,24米层高的仓储系统实现15分钟极速出库,库存周转率有效提升。

坚果保鲜技术的突破,更是洽洽技术护城河的核心壁垒。针对坚果行业"新鲜度"痛点,洽洽小黄袋每日坚果,通过八段控温低温轻焙技术,既保留坚果的酥脆口感,又最大限度锁住营养;采用八重保鲜工艺,含氧量低于1%的奶粉级包装,让产品保质期内持续保持新鲜度,这项技术不仅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更成为全球坚果行业的品质标杆。

2020-2023年,洽洽研发费用年均增速超20%,2024年研发投入达7568.39万元,同比增长17.15%,截至目前累计获得299项专利授权,主导制定39项国家及行业标准,仅2024年就有茶衣瓜子自动化轻裹技术、意式火腿风味坚果仁等19项新技术落地,而这些构筑起洽洽难以复制的技术壁垒。

v2-57f242ee7d51753a27af15c0b0c1dbe1_1440w.jpg

从2006年试水海外,到2024年海外营业额突破5.69亿元,洽洽的全球化之路走出了中国食品品牌少有的"深度本土化"路径。

早期的洽洽海外业务以东南亚华人圈为突破口,通过华人超市、中餐馆等渠道销售传统瓜子,但真正的突破始于2017年泰国工厂的建立,这座海外生产基地不仅解决了关税和运输成本问题,更成为本土化创新的枢纽,比如针对东南亚市场偏好推出椰香瓜子;在加拿大开发低盐低糖的"健康版"每日坚果;在欧洲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将国潮包装的葵珍瓜子打入高端礼品市场。

截至2024年末,洽洽海外经销商达108家,覆盖近70个国家和地区,在RCEP成员国的出口额占比达72%,更成为首个进驻加拿大Costco的中国瓜子品牌。

全球化不只是简单的产品出海,洽洽不仅卖休闲食品,更是输出中国文化。在纽约时代广场,洽洽的LED广告屏循环播放着融合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街舞的"洽洽舞",这支创意视频在TikTok上获得超千万次播放,这只是洽洽文化出海的一个切片。

从早期与《红楼梦》IP联名推出"金陵十二钗"集卡,到与路易威登设计师合作推出国潮礼盒,洽洽始终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品牌基因。2024年,洽洽入选"外国人喜爱的中国品牌""胡润国潮品牌百强榜地区代表",海外社交媒体矩阵粉丝量突破500万,在西班牙驻华使馆,外交官们盛赞洽洽葵珍是"最好的中国礼物";在东南亚,年轻人将洽洽瓜子列为"中国零食必买清单"Top3。

产能布局的全球化,则为品牌扩张提供了底层支撑。2024年,洽洽包头坚果扩建项目投产,提升了产能;在泰国工厂二期工程启动,重点布局东南亚坚果深加工,这种国内外的产能布局既满足了国内市场对高端坚果的需求,又为海外市场提供了就近供应的保障。通过全球11大工厂的协同,洽洽实现了原料采购、生产调度、物流配送的全球化优化。

在国内市场,休闲食品行业早已进入存量竞争,当传统经销商体系遭遇电商冲击,当线下门店流量萎缩,洽洽用"全渠道精耕+新场景开拓"打开新局面。

截至2024年末,洽洽数字化渠道平台服务终端网点超49万家,覆盖全国1272个经销商,这种"深度分销"模式源于独创的"厂商一体化"体系,通过数字化工具将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纳入同一管理系统,实时掌握终端销售数据,实现精准补货、动态调价,在安徽、江苏等核心市场,洽洽产品的终端铺货率超95%,做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洽洽"。

当零食量贩店成为新风口,洽洽迅速与KKV、零食很忙等品牌合作,推出针对年轻群体的"螺蛳粉味瓜子""榴莲味坚果"等定制化产品,在量贩渠道销量同比增长200%;在会员店领域与山姆、Costco合作推出大包装坚果礼盒,2024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喜事场景的开拓更具想象力,洽洽针对婚礼、乔迁等场景开发红色定制包装的"喜葵珍",联合婚庆公司、商超打造"喜事零食一站式采购"场景;在餐饮渠道与连锁奶茶店合作推出"坚果+茶饮"套餐,成功切入下午茶消费场景,这些创新让洽洽从"休闲零食"拓展到"全场景食品解决方案"。

线上线下的场景共生,是洽洽流量运营的核心策略。比如,去年洽洽在抖音发起的"嗑瓜子大赛",吸引百万用户参与挑战,相关话题登上同城热搜,带动线下商超瓜子销量增长;泡泡岛音乐节上,洽洽设立的"快乐加油站"展区,通过定制香瓜子充气沙发、百人嗑瓜子PK等互动,吸引众多乐迷打卡,现场产品两次补货售罄,线上话题曝光超1亿次。这种"线下体验造热点、线上传播扩声量、全渠道转化促销量"的闭环。

回看洽洽的2024,三个关键词贯穿始终:

一是,技术深水区的长期主义。当行业陷入价格战时,洽洽选择向技术要效益,从1999年的"变炒为煮"到2024年的智能工厂,每一次创新都不是短期投机,而是围绕"质造"的长期布局,这种"根技术"的积累,让洽洽在坚果保鲜、智能制造等领域建立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是,全球化的"本土化再造"。洽洽的出海不是简单的产品出口,而是从研发、生产到营销的全链条本土化,在泰国建厂、开发椰香瓜子、与本地KOL合作,这种"入乡随俗"的策略,让洽洽在海外市场的接受度远超同行

三是,渠道的"场景化破局"。在电商流量见顶、线下渠道分化的当下,洽洽用场景重构激活存量,无论是零食量贩店的定制产品,还是喜事场景的礼盒开发,本质上都是在细分需求中寻找增量。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洽洽的故事还在继续。传统行业的突围,从来不是放弃根基,而是让老品类长出新基因。洽洽的“只为一把好坚果”,是坚持与进化,这从来都是一体两面。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