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机器人站上风口,社会变迁催生新机会!

截至午间收盘,从整体看三大指数开盘集体低开,随后呈窄幅震荡的走势,两市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700只个股上涨,半日成交额6457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01亿。

微信图片_20250429123958.jpg【行情分析解读】2025.4.29

 

截至午间收盘,从整体看三大指数开盘集体低开,随后呈窄幅震荡的走势,两市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700只个股上涨,半日成交额6457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01亿。

技术面看,大盘像被按了暂停键似的,关键压力位始终突破不了,多空双方都像是在憋大招,暂时谁都不愿意先动手,再看看最近的年报季末期,不少公司业绩数据陆续出炉,虽然利好利空都有,但市场对负面消息的反应明显更敏感,这可能跟投资者普遍谨慎的心态有关。

要说最让人心烦的还是外围因素,中美之间的博弈还在持续发酵,这种不确定性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加上五一假期要来了,资金现在都怕节前出幺蛾子,所以宁愿缩着脖子等消息明朗。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种窄幅震荡其实暗藏玄机,从历史经验来看,市场在重要会议或政策窗口期前,往往会出现这种磨底行情。现在市场成交量持续低迷,说明大部分资金都在等方向,特别是市场普遍预期的降息窗口可能要等到年中附近,这时候贸然追高容易被套,但完全空仓又可能错过局部机会。可以保持现有仓位别轻易加仓,尤其是那些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补跌风险可能还没完全释放。但可以适当关注低估值蓝筹的防御属性,这类品种在震荡市里往往波动更小。另外,假期前可以适当提高现金比例,毕竟现在市场就像坐过山车,没有明确催化剂的情况下,与其猜顶猜底,不如等等更清晰的信号。

·从板块上看CRO、自动化设备、汽车热管理板块今日领涨;电力、公用事业、娱乐文娱板块今日领跌。

·从资金上看机械设备、华为、汽车零部件主力净流入电力、公用事业、绿色电力主力净流出。

·从指数上看港股通医药C港元、恒生医疗保健、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日涨幅居前绿色电力、电力电网、绿色电力日涨幅居后。

 微信图片_20250429124003.jpg

【技术面】

我们以上证综合指数为例:

·周线图(每周更):5周均线死叉10周20日均线MACD指标死叉,绿柱扩大,指标线运行于0轴下方运行;KDJ指标死叉向下扩散,J值探底;BOLL通道开口收敛,股指在中轨附近运行。

·分析:中期看指数虽然跌破了5周、10周和20周均线,但是超跌反弹了,说明资金在指数超跌后,确实有一些承接,不过上方的几条周线还是有压力,连续大幅反弹还是有难度的。

·日线图(每日更):5日均线金叉10日均线;MACD指标金叉,红柱缩短,指标线在0轴方运行;KDJ指标死叉向下扩散J值探BOLL通道开口收敛,股指在中轨附近运行。

·分析:短期看量能没有持续释放,上方跳空缺口不断被挤压后,出现了比较大的压力,也让指数开始下行,跌破5日均线,不过下方还有10日和20日均线的支撑,再次跳空下跌的概率也不大。

 微信图片_20250429124007.jpg

【基本面&消息面】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推动自动驾驶安全标准制定。(智能汽车)

·国家能源局鼓励民企参与核电及油气项目,扩大能源基建投资。(能换)

·药明康德一季度净利同比增89%,医药外包服务需求旺盛。(医药)

·国家数据局优化算力资源布局,东数西算枢纽智能算力占比超80%。(算力)

·美联储官员暗示暂缓加息,美元走弱提振新兴市场资产估值。

(美股)

·赛力斯拟赴港IPO募资1451亿元,聚焦新能源车研发与全球化。(新能源汽车)

 

【估值面】

·上证指数:市盈率14.21,偏高估值;

·深证成指:市盈率24.50,正常估值;

·创业板指:市盈率29.14,偏低估值;

·科创50:市盈率95.05,偏高估值;

·沪深300:市盈率12.32,正常估值;

·上证50:市盈率10.81,正常估值;

·中证500:市盈率28.10,偏高估值。

 微信图片_20250429124009.jpg

【板块分析】

·机器人最近几年,机器人板块的热度持续攀升,尤其是家用场景下的陪伴型产品,感觉像是踩中了时代情绪的脉搏。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独居比例越来越高,再加上老龄化加速,空巢老人数量庞大,这种社会结构变化催生了一个新需求——情感与安全双重价值的硬件产品,这类机器人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功能执行,而是试图通过算法模拟人类的情感互动,甚至能完成跌倒监测、语音安抚等复杂任务。

这个市场的爆发力其实藏在两个维度里:一个是技术突破带来的可能性,另一个是人口结构变化制造的刚需。像中兴通讯这样的传统通信巨头开始跨界布局,显然不是看热闹的,而是看到了底层技术整合的商业空间。他们推出的Tina机器人虽然主打B端,但背后透露出的信号很明确,多模态大模型+算力网络的组合,正在为家庭场景的智能化打开新入口。这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从单纯的硬件性能比拼,转向了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深度理解和场景化服务的构建能力。

现在市场上很多初创公司都在尝试定义陪伴的边界,有的做桌面级的小型设备,有的瞄准银发经济开发健康监测功能,但真正能跑通商业模式的,大概率会是那些能把硬件成本压下来、同时又能提供持续增值服务的企业。毕竟消费者买回去的不只是个机器,而是希望它能长期参与自己的生活。从产业资本的动作来看,整个链条都在向这个方向倾斜,上游的柔性电子材料、中游的交互算法优化、下游的家庭场景适配,这三个环节的协同效率将成为关键变量。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或许可以把目光放在那些既能解决技术瓶颈、又能在细分场景找到落地抓手的领域上。

 

【策略分享】

·今日上车:无。

·今日下车:无。

·准备上车:中证白酒。

·准备下车:标普生物、印度市场。

 微信图片_20250429124005.jpg

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主观交易思路的记录和自我留存,分析涉及的指数及基金,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