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一期间全球市场动态
五一假期,全球风险资产积极修复,中国资产表现亮眼。股票市场上,恒生科技指数涨 3.1%,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7%,富时中国A50期货涨0.3%。美股三大指数均上扬,纳斯达克指数涨3.0%、标普500指数涨2.3%、道指涨1.9%,纳指与标普500修复4月2日以来跌幅;欧洲股市向好,德国DAX指数涨2.9%、法国CAC40指数涨2.8%,英国富时100指数更是连涨15日创历史纪录。
汇率与避险资产方面,美元指数走强背景下,人民币与港币逆势升值,香港金管局时隔五年首次购入美元维稳联系汇率。同时,避险资产表现疲软,COMEX黄金跌2.6%,10年期美债利率上行14BP。主要因多国与特朗普政府开启贸易谈判,国际贸易紧张缓解,叠加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减弱。
二、五一节后市场可能的炒作方向
1、历史规律:消费与大金融占优,政策驱动是核心
华金证券研报表示,复盘历史,“五一”前后消费、大金融表现大概率占优,领涨的行业主要受政策支持、产业趋势上行等因素驱动。一是2016年以来“五一”前、后10个交易日消费和大金融表现占优,如2016、2019、2022年的食品饮料,2018、2021年的医药,2017年的非银金融,2020年的消费者服务在“五一”前10个交易日领涨;2016、2018、2020年的食品饮料,2019、2021年的综合金融在“五一”后10个交易日领涨。二是“五一”前后领涨的行业主要受政策支持、产业趋势上行等因素驱动。
2、今年可能主线:消费复苏与科技突围双轮驱动
消费方面,根据2010年以来的数据,五一节后10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上涨概率为46.7%,2020年后提升至80%。消费板块(如食品饮料、家电)和政策支持方向表现突出。当前看,假期消费数据超预期叠加“以旧换新”政策加码,白酒、家电、汽车等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例如,贵州茅台一季度营收同比增10.67%,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拉动美的、海尔等销量。细分方向看,高端白酒(贵州茅台、五粮液)、家电龙头(美的集团)、新兴消费(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智能家居)等值得关注;
科技板块方面,国家对“创新驱动”和“自主可控”的强调,使得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半导体等领域获得了专项补贴和设备更新支持,同时美股科技巨头如微软、Meta 超预期的财报也形成了外部催化。在AI产业链上,算力领域的中科曙光、浪潮信息,大模型领域的科大讯飞,应用端的金山办公、万兴科技等企业受益于技术突破和需求释放;机器人领域,随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临近,减速器企业绿的谐波、传感器企业奥比中光等核心零部件企业有望受益;半导体领域,设备企业北方华创、材料企业沪硅产业的国产替代加速,存储芯片企业兆易创新则处于周期触底回升阶段。
此外,金融板块中券商的并购重组加速,银行的高股息特性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具有防御属性;新能源板块里,光伏企业隆基绿能、储能企业阳光电源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和明确的政策支持,也都具备一定的潜力。
三、如何应对?
整体看,节日期间全球市场整体稳中向好,有利于节后A股的开门红。对于投资者来说,可采取均衡配置的策略,把握政策与业绩双主线。一方面,在消费与科技板块进行均衡布局,短期重点关注消费数据的验证,如家电和白酒行业,中长期则配置科技自主可控相关领域,如半导体和 AI。另一方面,采用杠铃策略,将科技成长的进攻性与红利资产的防御性相结合,以应对市场波动。从长期来看,消费升级和科技国产化是两大主线。在消费领域,聚焦新兴赛道如冰雪经济、悦己消费等,对于传统消费则需等待盈利拐点的确认;在科技领域,硬科技如量子计算、商业航天以及绿色科技如智能电网等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