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亿美金的代价:微软与OpenAI的AI权力游戏

本文来自:深网腾讯新闻;作者:胡世鑫

曾堪称“科技界最好的合作关系”

北京时间5月6日,OpenAI宣布,公司将继续由非营利组织控制,现有营利性实体将转变为一家公共利益公司,而非营利组织将控制该公共利益公司,并成为其重要持股方。

而就在前几日OpenAI 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社交平台X上发布了一张与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的合照,并配文称他们正在讨论一些最新进展。评论区中,纳德拉回复道:今天很高兴见到你,我很喜欢新办公室。

图源:奥特曼X

回溯过去六年,微软投资了OpenAI这家公司超130亿美金;而微软则因为与OpenAI的深度绑定被视为一家有想象力的老牌科技公司,甚至一度登顶全球市值之最

奥特曼曾称,OpenAI与微软是科技界最强的合作关系。在双方关系最亲密的时期,纳德拉每天会给奥特曼发五到六条短信,而奥特曼也都会一一回复。

不过,据外媒4月29日报道,这段硅谷联姻如今陷入了困境。熟悉双方关系的人士透露,两位CEO在微软提供给OpenAI的算力、OpenAI给予微软使用其模型的权限,以及OpenAI是否很快能开发出通用人工智能(AGI)等问题上,矛盾日益加剧。

与此同时,纳德拉将提升ChatGPT的竞争对手——微软自研的AI大模型Copilot的销量和使用度列为重点,并于去年聘请了一位AI大牛,秘密启动了新模型的研发。

据外媒报道,现如今,奥特曼和纳德拉之间的短信交流也减少了,他们更多是通过已安排好的每周电话会议沟通。


微软正降低对OpenAI的依赖风险


奥特曼和纳德拉的合作始于2018年的夏天,当时双方在一场年度会议的楼梯间相遇。据奥特曼透露,他仅用了5分钟时间,便向纳德拉介绍了OpenAI的筹资计划。

一年后,微软向OpenAI投资了10亿美金。这笔投资也使微软获得OpenAI技术的独家使用权,并成为其唯一的云服务提供商。

OpenAI于2022年11月推出其划时代的产品——ChatGPT。2023年初,微软再次注资100亿美金,使OpenAI具备从微软租用数据中心训练新模型的能力。同年11月,奥特曼被董事会短暂罢免,纳德拉主动提出愿意聘用他。

据外媒报道这一事件在OpenAI内部被称为意外插曲对于纳德拉而言,这一插曲提醒他必须为微软对奥特曼及OpenAI的依赖制定备选方案

后来,纳德拉招募了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an)其为谷歌DeepMind的三位联合创始人之一。

苏莱曼19岁牛津大学辍学2010年和两位好友共同创办了DeepMind,后于2014年被谷歌收购。2019年,苏莱曼完全退出DeepMind,开始负责谷歌AI相关工作。2022年,他又离开谷歌创办了人工智能创业公司InflectionAI

最终,微软花6.5亿美金成功让苏莱曼以及旗下Inflection的同事一起加入公司。据知情人士透露,苏莱曼着手打造一个大语言模型,目标是与当时OpenAI已发布的最先进模型GPT-4媲美。

不过,该项目起步不顺。一次早期训练测试显示,构建一个可与OpenAI媲美的模型比预想中更为困难。

但据最新消息,苏莱曼团队目前已开发出代号为MAIAI模型家族,在内部基准测试中展现出与OpenAI和Anthropic等行业领导者产品相当的性能。此外,他们还在开发ChatGPT -o1类的推理模型

而微软已经开始尝试将这些MAI模型替换掉Copilot中的OpenAI模型,并考虑在今年晚些时候以API形式发布MAI模型供外部开发者使用。

微软不能只依赖OpenAI技术,否则可能会被甩在后面,投资银行D.A. Davidson分析师吉尔·卢里亚(Gil Luria)表示,这是一场真正的竞赛,而OpenAI可能不会赢。

另外,微软已开始多元化其AI供应链。在苏莱曼的指导下,微软正在测试来自Anthropic、xAI、DeepSeek和Meta等公司的模型,作为Copilot的潜在替代品。这种多厂商战略旨在降低对OpenAI的依赖风险。


OpenAI也开始去微软化


据外媒报道,OpenAI与微软之间的重要矛盾之一还集中在双方云计算合作协议上。

作为OpenAI的最大投资方,微软掌握着OpenAI模型训练的算力命门——OpenAI的大部分电力和数据中心算力均由微软提供。根据合同,微软不仅是OpenAI的独家云服务器供应商,还是唯一获准向云计算客户转售OpenAI模型的公司。

目前,微软已向OpenAI投入超过130亿美金,获得其20%的股权,并有望获得未来最高达920亿美金的利润。旗下Azure是OpenAI的独家云服务提供商,年支出费用超过10亿美金

此外,微软可以使用OpenAI开发的所有技术,并将其集成到产品Copilot中;Azure则垄断了OpenAI模型向云计算客户的转售权,并向OpenAI支付20%的收入。OpenAI则负责训练新模型(包括GPT-4、Sora等),并通过ChatGPT订阅和销售API获利。

伴随着OpenAI算力需求不断攀升,奥特曼持续向微软索要更多资金和计算资源,但自2023年下半年起,微软对OpenAI的要求变得敷衍。表示,已经提供了所能提供的一切,并且已经放宽了排他性条款限制。

OpenAI对此不满,认为微软难以满足其服务器需求。此后,奥特曼开始寻找新的资方。频繁访问中东国家,与沙特、阿联酋等国的主权基金洽谈合作。

2024年,奥特曼与孙正义合作开发AI芯片。同年10月,OpenAI完成66亿美金的融资,投资方包括Thrive Capital、英伟达、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和软银等。尽管微软也投入了5亿美金,但已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此外,奥特曼绕过微软直接推销OpenAI的服务类产品。知情人士透露,他在推介活动中强调,企业与OpenAI团队直接合作可以获得最新模型和更多定制AI产品的机会。

今年1月,奥特曼与特朗普、孙正义和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在白宫宣布成立星际之门合资公司,总投资预计高达5000亿美金项目与奥特曼原本希望与纳德拉合作的计划相似,但当时纳德拉正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

据知情人士称,微软和OpenAI曾磋商一项数据中心项目,但在奥特曼短暂罢免后,微软搁置了该项目。

OpenAI宣布,到2030年,软银主导的星际之门数据中心将支持其四分之三的算力需求。在未来几个月400亿美金融资中,软银将至少投入300亿美金,其中近一半将用于星际之门项目。

此外,OpenAI预计今年的公司营收将是去年的两倍多,从37亿美金增至125亿美金以上,其中三分之一来自软银对AI智能体工具的支出。


AGI究竟何时能实现


微软与OpenAI的这种疏离,是一种必然。双方公司之间的另一主要矛盾点在于OpenAI究竟何时能实现AGI?

根据OpenAI与微软之间的协议,一旦OpenAI成功开发出AGI,其董事会便有权重新调整与微软的合作关系。

奥特曼虽多次宣称OpenAI离实现AGI还有一定距离,一两年内无法做到,但同时他又认为 AGI的到来将比大多数人预期的早。在奥特曼看来,行业已经触及已知的未知,总体方向是明确的,现在需要的是快速推进。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私下闭门谈判中,微软的谈判代表向OpenAI表示,目前的技术距离实现AGI还相差甚远。此前,纳德拉在一档热门播客节目中驳斥了有关AGI里程碑的炒作,认为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只是在玩弄基准测试。

纳德拉认为,AI的发展不应过度追求AGI里程碑。

去年12月,有外媒曝出一份秘密协议,称当OpenAI开发出能够产生至少1000亿美金利润的AI系统时,即标志着AGI时刻的到来。不过,文件同样规定,AGI的实现还需要由OpenAI董事会依据合理裁量做出判断。

事实上,OpenAI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一方面,自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离开后,外界就对OpenAI缺乏技术灵魂人物表示担忧。而且,几乎每个月都有技术型人才宣布主动离职,有的投身其他公司,有的选择创业,还有的回归学术。

另一方面,从去年年底OpenAI连续十二日的直播活动来看,其并未公布如前作一样惊艳的模型作品(唯一发布的o3模型还被爆出存在作弊刷分行为),这让人们开始怀疑OpenAI是否已江郎才尽。

外媒分析指出:年初DeepSeek的突然崛起,更是让OpenAI有点手忙脚乱。

尽管ChatGPT 4o模型在图片生成方面引领了一波吉卜力风格的热潮,但这承载不了人们对AGI的热望。AGI仍未实现,但微软与OpenAI却渐行渐远。

参考资料:

1.https://x.com/sama/status/1918014405515853833?s=46

2.https://www.wsj.com/tech/ai/sam-altman-satya-nadella-rift-307cb7f5?ref=spyglass.org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Mustafa_Suleyman

4.https://view.inews.qq.com/a/20250308A01T1E00?devid=623BA859-5B8C-400B-8B71-38D9219478C0&qimei=d31f90f00564897d608d365c00001f11721c&uid=2111060706911

5.https://www.wsj.com/tech/ai/the-14-billion-question-dividing-openai-and-microsoft-71cf7d37

6.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microsoft-and-openais-secret-agi-definition?rc=epv9gi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