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以“AI觉醒与人类文明存续”为主题的VR大空间项目

该项目巧妙融合了“AR+VR”和大空间技术,通过沉浸式灯光设计,打造出多人协作的剧情体验线。游客在参与趣味互动的过程中,能够深入探索石窟艺术的精髓,使历经千年岁月的文物以一种“可接触、可互动、可感知”的鲜活形态呈现在公众面前。

近日,VR大空间沉浸式项目《一念幻世》在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文化景区落地。

该项目巧妙融合了“AR+VR”和大空间技术,通过沉浸式灯光设计,打造出多人协作的剧情体验线。游客在参与趣味互动的过程中,能够深入探索石窟艺术的精髓,使历经千年岁月的文物以一种“可接触、可互动、可感知”的鲜活形态呈现在公众面前。

dda8c3738926f6e43f7dee303c99437b.jpg

在叙事手法上,《一念幻世》设定于AI觉醒的未来世界背景之下,讲述人工智能群体因不满人类统治而企图毁灭地球的故事。玩家佩戴VR设备后,将置身于这一虚拟世界,从虚拟宝殿出发,在时空穿越的旅程中与关键角色进行智能对话。通过一系列道德抉择,玩家能够影响并改写人类命运的走向,从而深度沉浸于历史与科幻交织的奇幻体验之中。

6e12fe038c0e7be858b39c8dff329714.jpg

技术层面,《一念幻世》在三大核心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其一,项目采用先进的空间定位系统,能够在数百平米的场地内实现玩家位置的厘米级实时追踪,确保多人协同探索时的交互流畅无阻。其二,玩家可通过自然语言与虚拟角色进行互动,每一次对话都可能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其三,项目结合了4K分辨率的高清画面、360度空间音效以及体感交互技术,玩家在虚拟世界中能够通过触觉反馈解锁新的关卡,进一步增强了沉浸感。

响堂山石窟作为我国北齐时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经历着数字化升级的变革。峰峰矿区借助VR技术,以“寻迹北朝 漫游峰峰”为主题,深入挖掘并展示响堂山石窟文化及磁州窑文化等丰富的历史资源。

d207d8b0ce71b415d926bea7e93f1050.jpg

近期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全国范围内VR文旅项目的预订热度较去年同期有显著提升。特别是与“多人协同体验”和“AI智能互动”相关的搜索量大幅增长,这反映出游客对于旅游体验中“参与感”和“思考感”的强烈需求。

在邯郸市邯山区的赵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数字化赵王城”项目通过运用赵王城博物馆的MR技术以及历史长卷MR“王城复现”数字体验,生动再现了赵王城的历史建筑、宫城风貌、生活场景、文化特色及重要历史事件。该项目采用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数字化、科技化手段,为游客提供了全景式、沉浸式、交互式的感官体验,极大地增强了文化旅游的“代入感”,使赵王城的历史文化更加鲜活。

a969c3a56e2620ec0a382e9def01472e.jpg

此外,北京近日也推出了规模最大的沉浸式复合VR院线,占地面积达3500平方米。该院线首批上线了8部VR影片,分别是:《唐朝诡事录·西行》《遇见东坡》《火星探险》《深海奇遇》《时空迷局·恐龙危机》《末日历险》《昆仑迷宫》《宇宙猜想·启程——星际探索·前传》,涵盖了历史、科幻、探险等多个题材,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

随着VR大空间项目的不断涌现,国内已有上百家项目团队投身于VR沉浸展的开发。这些团队汇聚了来自游戏、VR硬件、影视动画、数字文旅等多个领域的人才、企业与机构,共同致力于开发多样化的VR产品。

fb39f2e06304e3ee4c428716bb92db74.jpg

业界预计,到2026年,VR大空间沉浸展产业在国内的总体规模有望突破2500亿元,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然而,与硬件搭建的迅猛发展相比,VR展的内容开发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形式雷同、缺乏标准等问题,这将是未来行业需要重点关注和改进的方向。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