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美国对等关税的复杂性,我们短期的观点由乐观调整为高位震荡。从战略上,我们认为这一次震荡是去年10月8日以来市场震荡的延伸,震荡后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迎来政策和资金驱动的新的突破性上涨。
战术上,我们认为震荡本质上是对关税冲击后遗症的消化,4月关税冲击虽然较难改变牛市大格局,但对居民资金赚钱效应和A股盈利逐渐触底的过程产生了明显的扰动,这一扰动需要时间消化,所以后续上涨可能受制于春季行情高点的限制,但往下空间或将会有限,因为21-24年连续多年熊市中,外资等不稳定资金逐步离场。
我们认为去年9月以来流入的资金,更多是基于对政策、长期估值和产业趋势的认可,这些资金可能很快就能稳定住。牛初震荡期,经济有可能比熊市最低点更弱,但市场大概率不会跌回熊市,而是会让牛初震荡期拉长。
(1)关税可能拉长牛初震荡期。牛市初期一般快速涨一波修复熊市或之前1年大部分跌幅后,会进入震荡回撤(时间长达半年-1年)。1994年8-9月牛市初期,市场快涨2个月,随后震荡休整1年半,1996-1997年进入牛市中后期,市场持续稳定上涨1年半。1999年5月19日-7月初,牛市初期,市场快涨1个半月,随后震荡半年,直到2000年初才进入新的上涨趋势,2000-2001年中的牛市中后期,市场持续稳定上涨了1年半。
2012年12月-2013年1月,熊市刚结束的2个月,市场快速上涨,但随后的2023年Q2-2014年Q1,市场震荡了1年,直到2014年Q2-2015年Q2,市场才有持续上涨的牛市。2019年Q1,牛市初期,市场快涨1个季度,随后震荡1年,直到2020年Q2才进入新的上涨趋势(牛市中后期)。我们认为,这一次关税冲击,让经济预期出现了更多扰动,牛初震荡期持续半年的乐观情形难以出现,持续1年的可能性提高,市场重回牛市节奏(指数明显突破)的时间可能要等今年晚些时候。
(2)震荡期,经济有可能比熊市最低点更弱,但市场大概率不会跌回熊市。震荡期被拉长,背后主要是因为美国对等关税不确定性较高导致盈利预期偏悲观,这一影响类似2013年年中钱荒和2020年初疫情。这两次牛市震荡期都比较长,因为期间出现了新的压制经济的因素。2013年年中钱荒后,金融紧缩导致2014年经济再次下台阶,2020年初疫情导致20年Q1经济明显大幅下降。GDP创新低后,虽然指数依然很强,维持震荡,但也导致震荡的时间被拉长。
(3)我们分析,未来一个季度,不同情形的演绎节奏:
悲观情形(小概率):如果出现比4月关税冲击更大的且突然的黑天鹅(不可预测且概率低),则市场可能跌回4月冲击的低点。可以参考2020年初疫情后的第二次冲击,期间由于海外疫情,导致投资者认为疫情由短期内可以控制转变为疫情短期内控制不住,对经济的担心更持久。
中性情形(大概率):关税对经济逐渐显现,即使中美谈判缓和,也很难取消全部加征的关税,新增政策不断拖底,稳增长“缓慢”发力,则市场可能会有1-2个季度窄幅震荡,之后在政策发力、居民资金流入驱动下,重回牛市。这一情形可借鉴2013年底-2014年中,市场窄幅震荡的案例,期间钱荒对经济的影响滞后出现,经济指标明显偏弱,但由于没有新增的突发黑天鹅,经济下滑的原因是13年钱荒、11-12年产能过剩的延续,所以市场回撤幅度较小,但时间较长(2个季度)。
乐观情形(小概率):如果中美谈判进展顺利,取消了大部分关税,且剩余的关税被国内政策、企业转移产能、出口到其他国家等因素对冲掉,则后续市场可能很难有二次回撤或震荡。虽然4月出口数据较好,但鉴于18-19年的中美关税提高的经验,出口数据走弱往往会有滞后,所以现在来看乐观情形依然属于小概率事件。
(4)短期A股大势研判观点:谈判和政策预期部分兑现,反弹进入后期,5月下旬到7月可能会有二次“小幅”回撤。历史上较大的利空冲击,往往会先杀估值再杀盈利,持续过程较长。但由于这一次关税冲击出现在牛市初期,市场整体估值位置较低,这一次杀估值阶段调整较多,但杀业绩阶段可能只有小幅回撤。历史上类似的案例有13年年中钱荒和20年初疫情。关税第一次冲击的低点大概率是今年的低点,过去1个月,国内政策和关税谈判预期驱动市场反弹,上周这两点均部分利多兑现。我们预计Q2-Q3盈利的担心还会持续,市场在5-7月可能还会有震荡回撤,不过幅度可控。Q3后期或Q4有望回归牛市状态。
(4)近期配置观点:季度内偏价值,等Q3再增加弹性。
本周新增的行业配置逻辑:地缘冲突、公募基金改革。(1)军工:印巴地缘冲突催化本周行情,新一轮需求周期有望开启,“自主可控”政策方向明确。(2)指数权重(金融、大盘):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动方案》,对基金公司中长期业绩考核权重、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提出新要求,短期可能推动主动基金提高低配板块仓位,持仓向指数权重靠拢。
季报期后重回成长的配置面临挑战。经验上业绩风险期过后,部分投资者会重新关注成长。比如今年1月年报业绩预告后2月重回成长。但考虑到以下三个因素,这一次不确定性较大:(1)季报等因素带来的季节性规律在年底到年初比较明显,但5-10月规律性往往不强,因为基本面数据披露间隔不长;(2)万得全A指数从4月9日以来反弹幅度可观,后续指数反弹速度或放慢。而成长更容易在市场上涨期间活跃;(3)AI和机器人等成长方向长期产业趋势依然不错,但短期能否出现新的类似DeepSeek的产业突变存在不确定性。
配置风格:季度内偏大盘价值。(1)如果是业绩较强的成长股牛市,则超额收益往往比较连续,如果是业绩不稳定的成长股牛市,则经历过持续活跃表现后,往往会有季度的休整;(2)关税对指数的冲击结束,但对板块的影响或将继续。我们预计外需相关方向还会偏弱,国内稳增长政策预期可能还会反复出现,有利于价值风格;(3)美国股市的调整,影响了全球科技股的估值。
配置方向:(1)进可攻退可守(银行、钢铁、建筑):海外经济敏感性低,国内政策敏感性高;指数权重相比投资者配置比例达;长期破净个股占比多,市值管理受益方向。(2)新消费:自下而上,业绩趋势和产业逻辑能自洽;自上而下看,宏观层面外需不确定,内需更确定,后续还可能有稳内需的政策,新消费也会受益。(3)军工:独立的需求周期,内外部特殊环境下,军工会有持续的主题事件催化。(4)有色金属(黄金、稀土):产能格局强,经济弱受影响小,经济强或政策多受益;内部黄金稀土等受益于地缘格局的细分行业可能有所表现。(5)房地产:估值位置偏低;稳增长政策可能还有新增举措。
风险因素:房地产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历史规律可能会失效。
本文源自信达证券发布的报告:《牛初震荡期可能延长》,分析师:樊继拓 S1500521060001 ;李畅 S15005230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