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谈判取得重大进展的利好下,今天三大指数集体冲高,AI算力紫光股份、新易盛、恒生电子等纷纷涨超1%,科大、浪潮、中科曙光、旭创、润和软件等亦跟涨。
下午开盘半小时,高“算”含量的$云计算ETF(SZ159890)$和聚焦AI多场景应用的$软件龙头ETF(SZ159899)$均上涨0.7%。
夸张的是,这两只ETF从去年924以来已经分别反弹了54%和60%。就算是4月外部扰动很大,市场轮动没有热点,这两个ETF的涨幅也分别高达10%和9%——大家对算力板块的认可度足以窥见。
大家会发现,外部围堵AI产业链的态度越来越明显,正倒逼国内算力基建从硬件堆砌转向资源优化,产业链或许要从“野蛮生长”的阶段迈向“精准调度”的新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智算中心相关的项目有200个以上,但其中90%的算力在1000P以下,低效能基建冗余问题严重,对当前AI产业的价值十分有限。IDC数据也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165个智算中心项目中,仅10%已投产,大量冗余项目面临淘汰,而高效能项目将获得资源倾斜。
数据显示,当国产算力利用率仅32%,技术迭代正在加速算力行业“挤水分——低效算力项目的清理和资源再分配已是板上钉钉,龙头算力企业有望借马太效应实现强者恒强。
云计算ETF(159890)覆盖从硬件(服务器、光模块)到软件(AI应用、云服务)的全产业链龙头,重仓股中如中科曙光、浪潮信息、中际旭创等,都是这一转型的直接受益者。
根据机构测算,目前央企中45%已经接入DeepSeek模型,阿里、腾讯等头部云厂商资本开支同比翻倍,有望推动算力需求年增超40%。
另外在一定程度上,全国算力大摸底本质上也是一场软件主导的供给侧改革。因此,软件龙头ETF(159899)中的一众软件企业的定价权也在发生质变:从“卖许可证”到“卖效率”、从工具提供者到决策大脑、也从单点突破向全栈掌控逐步过渡。、
数据显示,该ETF近4个交易日一直在吸引资金净流入,从5.6-5.9累计吸金1400万。后续AI大模型的规模化落地会不断重塑算力需求格局,不管是算力龙头还是软件龙头预计都会持续一季度的强势表现,我们要相信AI需求的可持续性。
作者:三好金融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