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进展+日历效应双重加持,可关注港股科技

贸易谈判进展的催化下,今天AH市场全线上涨,科技条线表现尤为突出。

在贸易谈判进展的催化下,今天AH市场全线上涨,科技条线表现尤为突出。

在风险偏好上升情况下,科技通常会有更大弹性。最重要的是,从近十年风格表现的日历效应来看,进入 5、6 月份,科技板块本身也会表现出相对较高的胜率。

背后的逻辑,一方面是因为4月财报风险释放后,市场风险偏好会提升,另一方是本身5、6 月份也是科技产业重要会议密集的时间节点,催化比较多。

而且从美股费城半导体指数的表现看,每年的 5、6 月份都是美股科技板块季节性特征最强的一段时间,英伟达的财报、苹果的开发者大会,随便一个都能点燃市场。因此,过去十年中的5-6月,费城半导体指数往往都会跑赢标普500,这也会对科技板块形成映射。

为什么港股科技更值得关注?

首先,在大行情来临前,港股科技股通常先于A股启动。比如去年9·24大涨前夕,以及今年年初的一波行情,港股科技指数都比沪深300指数“先涨”了近一个月左右。

其次,在港股同类指数中,港股科技弹性更大,今年以来,港股科技指数(CNY)涨幅为23%,恒生科技指数为18%。

不过现在港股科技指数的市盈率还在历史18%分位趴着,对比纳斯达克综指约35%的历史分位,这差距就像雪王和华尔街咖啡的价差,很便宜。

再加上中美瑞士谈判领导说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本身港股就对流动性比较敏感,5月6月又是科技板块的主场,港股的“弹簧”已经压到极限。这时候资金盯上港股科技50ETF(159750)这类两融热门标的,本质上就是“水往低处流”。

接下来一段时间,上市公司财报、全球AI峰会、消费电子新品亮相等事件会密集发布,这些都会持续催化市场情绪。港股科技50ETF(159750)成分股对AI全产业链覆盖,包括算力硬件(如中芯国际)、中游软件服务(如腾讯、阿里云)及下游应用等,深度受益于AI技术商业化落地与国产替代浪潮,自主可控逻辑明确。

作者:ETF金铲子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