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力需求驱动+国产替代主线,半导体Q1业绩大涨!半导体ETF(512480)投资价值凸显

一季报披露,在AI算力需求和国产自主可控“双轮驱动”下,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晶圆制造等领域上市公司业绩持续改善。

一季报披露,在AI算力需求和国产自主可控“双轮驱动”下,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晶圆制造等领域上市公司业绩持续改善。

2025年Q1,科创板110家半导体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4.79亿元,同比增长73%;半导体设备板块归母净利润25.55亿元,同比增长41.20%。

半导体ETF(512480),今天早盘成交额已超5亿元,最新规模217.43亿元,均居半导体行业ETF第1,流动性优势显著。

半导体ETF(512480),全面覆盖半导体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测等半导体上中下游产业链,有效避免单一个股或环节的剧烈波动。前十大成分股中芯国际、寒武纪-U、海光信息、澜起科技等多家龙头公司2025年一季报业绩飙升。科创板晶圆龙头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已接近九成,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3.65亿元,同比增长166.5%。

东吴证券指出,当前TMT板块成交拥挤度已回落至2023年以来11%的历史低位,前期风险基本出清后,高风险偏好资金有望入场,后续建议重点关注AI+、自主可控方向,半导体存储等板块值得关注。

科创板芯片设计相关企业中,A股市值第一的海光信息(688041.SH),一季度实现DCU产品快速迭代实现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长75.33%;市值第二的寒武纪(688256.SH),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期末存货达27.6亿元,环比增长56%。全球内存接口芯片第二的澜起科技(688008.SH),受益于AI产业趋势对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高性能运力芯片需求的推动,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6%、135%。

代表性ETF——科创芯片设计ETF(588780),成分股包括50家科创板芯片龙头企业,覆盖AI算力芯片、RISC-V架构高景气领域,含芯量超95%;科创板20%涨跌幅具有更高弹性。截至5月12日收盘,科创芯片设计ETF(588780)2025年上涨12.51%,位居科创芯片ETF第1。

投资者可采用“核心+卫星”策略,配置半导体ETF(512480)【场外联接 :A 类007300;C 类007301】,及科创芯片设计ETF(588780),兼顾半导体全产业链崛起+芯片设计环节增厚收益!

风险提示:以上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