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脲(Thiourea)是一种白色光亮苦味晶体,化学性质活泼,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化工、农药及电子工业领域。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硫脲在降糖药、抗甲状腺药等医药分子中扮演关键角色,同时因具备杀虫活性,在农药领域需求持续增长。
全球市场现状:
规模与增速:根据QYResearch最新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硫脲市场销售额达1.2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增长至2.21亿美元,2025-2031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8.1%。
区域分布: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市场规模为0.57亿美元(占比48.10%),预计2031年将扩大至1.16亿美元(占比52.49%)。
生产格局:中国是全球硫脲生产核心,2024年产量达64,048吨(占比85.79%),主要依赖石灰氮法生产工艺。
核心驱动因素:
医药与农药需求:全球医药中间体市场对高纯硫脲的需求激增,推动工业硫脲向高附加值转型。
新兴市场崛起:东南亚、中东、东欧及拉美地区成为中国企业市场多元化的重点方向。
技术升级:高纯硫脲毛利率显著高于工业硫脲,企业加速布局高端产品线。
二、供应链结构与上下游分析
上游供应链
原料端:硫脲生产主要依赖石灰氮、硫氰酸盐、二硫化碳等原料,中国企业在原料供应端具备成本优势。
技术壁垒:石灰氮法工艺成熟,但环保要求提升倒逼企业优化生产工艺。
下游应用市场
二氧化硫脲:2024年市场规模0.36亿美元(占比30.41%),预计2031年增至0.69亿美元(CAGR 8.5%),增长稳健但增速放缓。
医药中间体:高纯硫脲需求快速增长,驱动医药领域应用占比提升。
电子工业:半导体材料需求推动硫脲在电子领域的应用潜力释放。
区域市场动态
中国:全球最大生产与消费国,国内需求受二氧化硫脲及医药中间体驱动。
亚太市场:越南、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对硫脲需求增长显著,中国企业加速布局。
欧美市场:美国关税政策限制出口,但欧洲市场对高纯硫脲需求增长,存在技术合作机遇。
三、主要生产商企业分析
企业名称
核心优势
产能规模
市场布局
山东益丰
国内硫脲龙头,技术积累深厚
年产20,000吨
国内主导,拓展东南亚市场
贵州宏凯
成本优势显著,产业链垂直整合
年产15,000吨
西南地区市场,辐射中东
红星发展
医药中间体领域技术领先
年产10,000吨
医药行业定制化产品
浩一环保
环保工艺领先,符合国际标准
年产8,000吨
欧洲市场,技术合作优先
山东信科
高纯硫脲研发突破,毛利率提升
年产5,000吨
电子工业高端市场
四、政策环境与行业挑战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出口成本激增:关税加码导致中国硫脲企业外销利润压缩,外销占比高的企业风险加剧。
供应链重构:企业加速布局“区域制造中心+本地化生产”,规避贸易壁垒。
中国政策支持
产业升级导向:鼓励高纯硫脲研发,推动医药、电子领域应用。
区域协同:依托“一带一路”深化与东盟、中东产能合作,降低对欧美市场依赖。
环保与合规压力
石灰氮法工艺面临环保审查,企业需投入技术升级以满足国际标准。
《2025年全球及中国硫脲企业出海开展业务规划及策略研究报告》报告中,QYResearch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硫脲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20至2024年,预测数据为2025至20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