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两周后,400亿元市值的能源龙头电投能源(002128.SZ)抛出重磅资产重组方案。
5月18日,电投能源发布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实控人旗下白音华煤电100%股权,交易完成后将形成年产能超6000万吨的煤炭巨头,并同步提升火电、电解铝产业协同效应。
电投能源股票将于2025年5月19日(星期一)开市起复牌。停牌前融资余额高达7.2亿元,北向资金连续5日净买入,暗示着市场对这场国资改革的强烈预期。
百亿资产注入
根据预案,标的资产白音华煤电拥有三大核心资产,1500万吨/年褐煤产能、262万千瓦火电装机及40.53万吨电解铝产能。
这家成立于2003年的企业2024年实现营收114亿元,净利润13.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4.88%和156.85%,堪称"现金奶牛"。其持有的白音华二号露天矿储量达9.97亿吨,相当于全国人均可分得700公斤煤炭。
交易方案采用"股权+现金"组合拳,同时预留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资空间。尽管具体对价尚未披露,但参照标的公司2024年末75.4亿元净资产及行业并购溢价惯例,市场预估交易规模或超百亿。此次重组完成后,电投能源煤炭核准产能将突破6300万吨,电解铝产能跃升至126万吨,火电装机规模增长近40%。
此次并购绝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国家电投精心设计的产业链闭环。白音华煤电的露天煤矿与坑口电厂直线距离不足5公里,实现"煤不落地"直供电厂,相较外购电企业节省0.15元/度成本。所发电力70%直供自营电解铝厂,按年产40万吨测算,每年可节省电费支出超6亿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绿色转型布局。标的公司配套的300MW光伏电站已实现"牧光互补",2024年发电4.5亿度,使电解铝绿电占比达42%。这与电投能源现有霍林河86万吨电解铝产能形成协同,合并后绿电铝产能占比将突破60%,契合欧盟碳关税政策导向。有业内人士测算,每吨绿电铝可增加出口溢价约200美元。
从“甩卖煤电”到“重新定价”
此次重组背后,折射出国家电投战略思维的转变。
作为曾经的新能源激进派,集团2024年甩卖180亿元风光资产后,开始重新审视煤电的战略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的观点或许能解释这种转变:
"新型电力系统中,煤电既要承担57%的发电量保供,又要提供80%的调峰能力。"
从财务数据看,标的资产堪称优质。白音华煤电2025年Q1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率达85%。相较之下,电投能源同期净利润下降19.82%,主要受铝价波动拖累。通过注入稳定盈利的煤电资产,上市公司抗周期能力将显著增强。国盛证券测算,重组后公司归母净利润有望增厚26%,净资产收益率提升3个百分点。
回顾过往,国家电投旗下资产的并购重组曾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2024年国家电投将核电资产注入电投产融后,后者股价10连板;远达环保新增水电业务后也斩获9个涨停。目前电投能源融资余额达7.2亿元,停牌前北向资金连续5日净买入。中信建投预测,参照神华能源历史并购案例,复牌后或有30%以上涨幅。
但风险同样不容忽视,标的资产评估溢价可能摊薄每股收益;整合2万名员工带来的管理挑战;以及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