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企业同日递表高潮!A股新秀龙旗科技为何急赴港股“二次赶考”?

2025年是股票融资热度持续火爆的一年,其中“A+H”热潮更是今年港股IPO融资井喷的主要推动力,目前超过30家A股企业已递交了H股上市申请,还有超过20家A股企业宣布H股上市计划。

AC9361246C491D3BF6477C0E3FE3BE78_w800h450.jpg2025年是股票融资热度持续火爆的一年,其中“A+H”热潮更是今年港股IPO融资井喷的主要推动力,目前超过30家A股企业已递交了H股上市申请,还有超过20家A股企业宣布H股上市计划。

这一爆发在6月27日又被推至新高:一天就有16家企业在港交所递表,申请在港股主板上市,这16家企业全部来自内地,其中有5家已在A股上市,智能手机ODM厂商龙旗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据港交所披露,来自上海徐汇区的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龙旗科技”)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

资料显示,成立于2002年的龙旗科技是一家智能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更系小米智能产品ODM重要合作伙伴,距离在A股科创板上市也仅一年有余(2024年3月),当时募资总额15.6亿元。

截至2024年末,龙旗科技A股IPO募投项目整体投资进度为78.6%。

从“手机ODM王者”到“多品类生态玩家”,龙旗的进阶逻辑

作为全球领先的智能产品和服务提供商,龙旗科技核心业务模式是综合ODM服务,整合了产品硬件设计、软件平台开发、供应链管理及制造运营等环节,主要为全球知名智能产品品牌商、领先的科技企业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包括产品研究、设计、制造及支持)。

如果说智能手机是龙旗科技的“基本盘”,那么其“1+2+X”产品战略(智能手机为“1”,个人计算与汽车电子为“2”,AIoT等多品类为“X”)则勾勒出了更宏大的多元增长蓝图。

目前其已建了涵盖智能手机、AIPC、汽车电子、平板计算机、智能手表/手环及智能眼镜等的多样化产品组合,并形成覆盖广泛的核心客群,包括小米、三星电子、联想、荣耀、OPPO、vivo等领先品牌。

首先是其智能手机业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龙旗科技智能手机ODM出货量达1.729亿台,市占率32.6%,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机ODM厂商。而这背后是其对头部品牌商的深度绑定——小米、三星、OPPO、vivo等客户贡献了超70%的智能手机订单。

值得强调的是,虽然是主攻低产业壁垒的硬件代工业务,但龙旗科技的护城河已不再只停留在规模层面,更在于从产品设计、软件适配及供应链管理再到交付的全流程深度参与。

例如为小米定制的“轻薄旗舰”系列,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将整机厚度降低15%,成为当年爆款,印证其硬件创新能力;在软件层面,其自研的“抬起唤醒方法及系统”专利,无需依赖高通ADSP端算法即可实现功能,既降低成本又提升定制化空间。此外,供应链管理能力(如越南、印度制造基地布局)与系统级测试认证能力,使其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确保交付质量。

这种“全链路服务”能力,使其在ODM行业中形成差异化壁垒,并成功由消费电子向更多汽车电子等领域延伸。

继智能手机之后,龙旗科技的“X”战略已初现成效:AIoT领跑,汽车电子破局。

2024年其AIoT设备ODM出货量达3390万台,其中智能手表/手环出货量跃居全球前列,客户包括华为、Garmin等;平板计算机业务则以1230万台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三,并且国内前三大头部平板计算机品牌商均将其列为ODM主力供货商。

更具想象空间的是新业务——AI PC与汽车电子。在AIPC领域,2024年第三季度,龙旗推出首款搭载高通骁龙处理器的AIPC,支持本地大模型运行,以此助力商用和消费领域AI应用拓展,并已获得国内商用客户订单;汽车电子领域,其与多家OEM及一级供应商达成合作,并有逾10个定点项目,海外市场(如欧洲、东南亚)布局也在加速中。

“增收不增利”困局中,境外收入狂飙288%!

龙旗科技在智能手机ODM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多元化业务布局成绩也充分体现在业绩层面。

从收入数据来看,2022-2024年期间,龙旗科技收入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2023年其收入从2022年的293.43亿略微下滑至271.85亿,但到了2024年就进一步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达到463.82亿,同比增长率高达70.62%。

龙旗科技解释称,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ODM出货量的波动以及终端消费者对智能产品需求的变化。

具体业务板块方面,智能手机业务作为核心业务,继续贡献了绝大部分的收入。2024 年,来自智能手机业务的收入达 361.33亿,占营收的比例为77.9%;其次则是AIoT及其他产品贡献了12%的收入,为55.73亿;来自平板电脑的收入为37亿元,占比为8%;来自其他的收入为9.8亿元,占比为2.1%。显然,以AI PC与汽车电子为核心的新业务目前贡献率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龙旗科技境外收入增长十分可观。2024年其境外销售收入147.09亿元,同比增长288.42%,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31.7%;不过该部分毛利率仅为1.19%,同比减少9.7个百分点。

事实上,营收增长之下,龙旗科技的隐忧也十分凸显。2024年其整体毛利率出现大幅下降,从2023年的9.53%降至5.83%,对应毛利整体下滑-18.14%,从6.03亿降至4.93亿。

反应在盈利层面,2024年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7.21%至5.01亿元。

整体来看,上市首年龙旗科技呈增收不增利状态,这意味着其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提升方面,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对于毛利率问题,龙旗科技称,过去一段时间,整个行业的毛利率先是经历了几个季度的下降,近期又开始逐步回升,这是行业发展的合理趋势。未来,随着行业整体的竞争更加良性,其毛利率会回归到相对合理的水平。

结语

从长远来,全球化扩张进行时的棋局中,企业短期毛利率的波动其实是相对正常的。

对于距离A股上市仅15个月即启动港股IPO,龙旗科技称,主要是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

相对更需警惕的是营收的波动。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其营收为93.7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3亿元下降9.27%;净利为1.5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8亿元增长20.33%;扣非后净利为606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8533万元下降28.95%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