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奈雪茉莉花茶中喝出完整青蛙”的消息引发全网哗然。目前,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调查,且据当事人透露,其与奈雪的茶之间的纠纷已处理完毕。这只泡了近一年的 “茶宠”,也撕开了千亿新式茶饮行业光鲜表象下的卫生疮疤。
不得不说2025年是新式茶饮狂欢之年,赛道也成为了商业的聚焦点。年初古茗登陆港交所;蜜雪集团紧跟其后,在港交所掀起波澜;霸王茶姬远渡重洋,在纳斯达克敲响钟声,成为中国茶饮赴美上市第一股,5月沪上阿姨成为第六家上市的新式茶饮。此前上市的奈雪的茶、茶百道早已在资本市场落定,关于新式茶饮的资本盛宴正在上演。其它的品牌正在积极筹备IPO之路,新式茶饮的尽头是IPO,上市已成为新式茶饮行业的归宿。
但新式茶饮狂欢的背后藏着隐忧,在加盟店的领域,却是另一番景象。加盟店面临着闭店困境,盈利情况持续疲软。一边是上市热潮中品牌方的风光无限,一边是加盟店在市场寒冬中的苦苦挣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式茶饮争相上市,是凭借强大的市场根基和实力火爆出圈,还是资本催生的泡沫终将“昙花一现”?当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谁能在这场“剩宴”中突围,关键要看谁能握住核心竞争力的密钥。
新式茶饮商业模式下的本质较量:谁能笑到最后?
在过去几年,新式茶饮行业以迅猛之势崛起,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宠。从最初的几家品牌崭露头角,到如今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茶饮店,这一行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古茗、蜜雪集团、霸王茶姬等品牌相继登陆资本市场,还有众多品牌排队筹备上市,融资事件也频繁发生,显示出资本对这一赛道的持续看好。然而,随着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竞争日益激烈,新式茶饮品牌之间在商业模式层面的本质较量也愈发凸显。
新式茶饮赛道中,不同品牌的商业模式各具特色。蜜雪冰城以极致性价比策略,主打低价亲民路线,通过“2元冰淇淋”“4元柠檬水”等爆款产品吸引大量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迅速在下沉市场跑马圈地,门店数量突破万家。其背后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是支撑低价策略的关键,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物流配送,蜜雪冰城实现了高度的一体化和规模化,有效降低成本,确保在低售价的情况下仍能维持一定利润空间。不过,其在一线大城市面临品牌形象不够高端、产品难以满足高消费层次需求等问题。
奈雪的茶则走高端化路线,聚焦国内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打造“第三空间”概念,将茶饮与休闲社交场景深度融合。店内装修精致,空间宽敞舒适,提供鲜果茶、软欧包等产品组合,客单价超过30元 。但这种模式下,店铺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租金、人力等支出占比较大,盈利难度增加,从其多年来的财报数据可见一斑,亏损情况时有发生。
处于中间地带的茶百道、古茗、霸王茶姬等品牌,努力在性价比与品质之间寻求平衡。茶百道凭借丰富多样的产品线和高频上新策略,不断吸引消费者尝鲜;古茗则注重地域加密布局,在大本营浙江等地形成规模效应,强化加盟商服务,提升单店盈利能力;霸王茶姬以“东方茶饮”为独特定位,从品牌名称、店铺设计到产品包装,都融入浓厚的中式元素,在茶饮市场中脱颖而出,不仅在国内快速扩张,还积极出海。
此外,地域化的新式茶饮品牌也有独特表现。茶颜悦色在湖南本地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本地消费者口味偏好的精准把握,拥有极高的市场认可度和忠实客户群体,但向外扩张时面临水土不服等挑战,在其他城市的市场表现不如在湖南。
早期资本的大量涌入,推动新式茶饮品牌快速扩张,市场上短时间内涌现出众多品牌。在资本催熟下,行业竞争迅速白热化,同质化问题也随之而来。许多品牌在产品口味、品类上高度相似,都围绕“茶底 + 水果/奶盖”等常见组合进行开发,缺乏核心差异化竞争力。消费者在新鲜感过后,品牌忠诚度难以维持,往往因为其他品牌的新品推出或促销活动而轻易转换消费选择。
随着市场逐渐从野蛮生长走向理性发展,资本态度也发生明显转变。近两年,新式茶饮赛道融资规模同比锐减40%,资本从单纯追逐GMV规模,转向更关注企业真实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这使得品牌必须回归商业本质,依靠自身造血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造血能力主要体现在供应链的稳定性与效率、单店盈利水平以及合理的扩张策略上。
蜜雪冰城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高效把控,保障了产品品质和成本优势,支撑其毛利率稳定,是其强大造血能力的重要体现;古茗通过精细化的数据驱动运营,将加盟店闭店率控制在5%以内,在加盟商管理上形成了成熟的模式,实现品牌与加盟商的互利共赢,增强了自身造血能力。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资本的审视,新式茶饮品牌纷纷探索创新之路。一方面,在产品研发上持续投入,挖掘珍稀原料,钻研独特配方工艺,打造独家风味产品;另一方面,注重品牌文化塑造,将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潮流元素结合,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品牌内涵和消费者认同感。
跨界联名也是常见玩法。茶百道与各类热门IP的联名活动,每次都能引发话题热度,吸引大量消费者关注和购买;蜜雪冰城布局咖啡领域,拓展业务边界;霸王茶姬推出特色周边衍生品,丰富品牌消费场景 。
部分品牌还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蜜雪冰城凭借低价策略在海外市场取得一定成绩,海外门店超3000家,但并非所有品牌都适合出海,出海过程中面临供应链保障、文化适配等诸多难题。例如,奈雪的茶、霸王茶姬等品牌在海外拓展时,需要考虑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保持品牌特色的同时,满足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和消费习惯。
新式茶饮行业的商业模式较量仍在持续,各品牌都在努力寻找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坚持性价比路线,还是走高端差异化道路,亦或是在中间地带突围,只有真正洞察消费者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优化成本结构,提升品牌价值,才能在这场商业角逐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王者 。
新式茶饮行业洗牌下的决胜逻辑:探寻破局密码
在消费市场的激烈角逐中,新式茶饮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洗牌。近年来,行业迅速崛起,大量资本涌入,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门店数量急剧增长。古茗、蜜雪集团、霸王茶姬等品牌纷纷登陆资本市场,奏响了行业发展的激昂乐章。然而,繁华背后,危机四伏,随着市场逐渐饱和,竞争愈发白热化,一场行业洗牌已然拉开帷幕。
在这场洗牌中,商业模式的差异化成为品牌决胜的关键因素之一。蜜雪冰城凭借极致性价比和强大供应链,在下沉市场构建起坚不可摧的商业壁垒。其以低价策略吸引大量价格敏感型消费者,“2元冰淇淋”“4元柠檬水”等爆款产品深入人心,门店数量突破万家,成为下沉市场的王者。但在一线大城市,其品牌形象和产品定位面临挑战,难以满足高消费层次需求。
奈雪的茶则高举高端化大旗,主打“第三空间”和鲜果茶,聚焦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店内环境优雅,产品组合丰富,客单价超30元 ,试图为消费者打造高品质的茶饮社交体验。但高昂的租金、人力成本,使其盈利之路布满荆棘,长期处于亏损边缘。
茶百道、古茗、霸王茶姬等品牌处于中间地带,努力寻求差异化竞争。茶百道凭借丰富产品线和高频上新,不断刺激消费者尝鲜欲望;古茗通过地域加密布局,在大本营浙江等地形成规模效应,强化加盟商服务,提升单店盈利能力;霸王茶姬以“东方茶饮”为独特定位,融合中式元素,不仅在国内快速扩张,还积极出海,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
此外,地域化品牌也各有千秋。茶颜悦色在湖南本地凭借深厚文化底蕴和精准口味把握,拥有超高市场认可度,但向外扩张时遭遇水土不服。
品质与创新是新式茶饮立足市场的根本,也是在洗牌中胜出的必备要素。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对茶饮品质要求愈发严苛,从原料选择到制作工艺,每个环节都备受关注。喜茶率先公开产品配方原料信息,开启“配料表时代”;霸王茶姬上线热量计算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茶百道推出无植脂末、无反式脂肪酸的真鲜奶茶系列,顺应健康化潮流。
创新同样不可或缺,产品创新是品牌吸引消费者的直接手段。不少品牌深入挖掘珍稀原料,钻研独特配方工艺,打造独家风味产品。例如,一些品牌推出融合小众水果或特色茶底的新品,给消费者带来全新口感体验。除了产品本身,品牌文化创新也至关重要。众多品牌将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潮流元素结合,举办茶艺表演、文化讲座等活动,提升品牌内涵和消费者认同感,让茶饮不再只是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数字化和供应链建设是新式茶饮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数字化浪潮下,许多品牌搭建会员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实现精准营销。根据消费者过往购买记录,推送个性化新品推荐和优惠活动,提高消费者复购率。数字化还助力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库存精准控制,降低运营成本。
供应链的稳定性与效率直接影响产品品质和成本。蜜雪冰城构建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一体化供应链,实现规模化采购、生产和配送,有效降低成本,确保产品品质稳定。其他品牌也纷纷加大对供应链的投入,与优质供应商合作,建立原料种植基地,保障原料供应和品质。通过优化物流配送网络,缩短配送时间,提高配送效率,减少损耗。
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逐渐饱和,拓展新市场成为新式茶饮寻求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其中出海和跨界备受关注。蜜雪冰城凭借低价策略在海外市场取得一定成绩,海外门店超3000家。但并非所有品牌都适合出海,出海面临供应链保障、文化适配等诸多难题。奈雪的茶、霸王茶姬等品牌在海外拓展时,需在保持品牌特色的同时,深入了解当地消费者口味和消费习惯,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
跨界也是新式茶饮拓展业务边界的常见方式。蜜雪冰城布局咖啡领域,试图在咖啡市场分得一杯羹;茶百道与各类热门IP联名,借助IP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霸王茶姬推出特色周边衍生品,丰富品牌消费场景,增加消费者粘性。
新式茶饮行业洗牌仍在持续,各品牌都在这场激烈竞争中寻找决胜之道。只有构建差异化商业模式、坚守品质与创新、加强数字化与供应链建设、积极拓展新市场,才能在洗牌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新式茶饮行业的最终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