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众股份再融资:曾强蹭热点收监管函,一高企子公司有疑点

凯众股份(603037)的主营业务主要为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减震元件和操控系统轻量化踏板总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非汽车零部件领域高性能聚氨酯承载轮等特种聚氨酯弹性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封面图.jpg

作者:郑勇康

编辑:张佳茗

凯众股份(603037)的主营业务主要为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减震元件和操控系统轻量化踏板总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非汽车零部件领域高性能聚氨酯承载轮等特种聚氨酯弹性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去年10月24日,凯众股份的再融资申请获受理,今年4月28日已经提交注册。凯众股份本次再融资拟募集资金30,844.71万元,分别用于建设南通生产基地扩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曾强蹭热点收监管函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凯众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4,848.45万元,同比增长1.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39.3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873.15万元,同比增长16.10%。

今年一季度,凯众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5,885.36万元,同比增长19.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2.24万元,同比增长4.0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914.86万元,同比增长144.82%,公司多项财务指标表现良好。

而近期,凯众股份凭借“小米汽车”和“华为汽车”概念股的热度成为资本市场焦点,这一趋势可追溯至去年。然而,这两个标签凯众股份都贴不“牢靠”。

凯众股份与小米汽车的联系主要源自于公司一参股公司,即炯熠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下称:苏州炯熠)。苏州炯熠成立于2022年6月30日,成立后收购了凯众股份电控业务相关资产,目前主营业务为底盘线控制动系统集成技术和产品,凯众股份通过嘉兴隽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嘉兴隽舟)和上海跨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跨悦)合计间接持有其19.51%股份。

2023年5月24日,苏州炯熠通过转让老股结合增资的方式引入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小米智造)作为战略投资人。嘉兴隽舟将其持有的苏州炯熠1,000万元出资额转让给小米智造,转让价格为1,000万元;另外苏州炯熠注册资本由7,000万元增加至8,250万元,小米智造认购500万元,认购价格为1,000万元。据企查查显示,截至目前,小米智造持有苏州炯熠13.5222%股权。

11.jpg

(截图来自企查查)

苏州炯熠作为链接小米汽车与凯众股份的纽带值得关注。据凯众股份2024年年报披露,苏州炯熠业务发展尚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规模化生产和实现盈利尚存在不确定性。

而在2023年,在华为汽车相关概念处于市场高度关注的热点时期,凯众股份还因强行“蹭热点”收到监管警示函。

据上交所《关于对上海凯众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2023年10月11日16时32分、10月13日14时48分,凯众股份在上证e互动回复投资者提问称,“公司是华为汽车主要合作伙伴赛力斯、江淮和奇瑞的核心供应商”“在奇瑞智界车型上,凯众供货减震产品和踏板产品”。相关回复发布后,公司股票于10月12日至10月16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异常波动情形。

经监管部门督促,凯众股份于10月16日提交说明公告称,公司作为二级供应商对赛力斯供货缓冲块产品,2023年上半年销售60万元左右,占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收0.8%,预计对公司2023年营收影响极小,对奇瑞供货尚未产生销售额。

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相关部门对上海凯众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时任董事会秘书贾洁予以监管警示。

一高企子公司有疑点

凯众股份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截至2024年9月30日,第一大股东杨颖韬持股比例仅为11.93%,第二大股东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黎明院,中化集团下属单位)持股比例为9.71%,第三大股东杨建刚和第四大股东侯振坤持股比例分别为6.62%和5.35%,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为5%以下。股东杨建刚、杨颖韬、侯振坤、侯瑞宏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组成一致行动人,四人合计控制凯众股份26.35%的股权。

黎明院位于洛阳,是凯众股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凯众股份的4名实控人有3名曾就职于黎明院,后将经营重心逐步转移至上海,洛阳仍为其重要生产基地。凯众股份IPO时,投资最大的募投项目即在洛阳建设。

汽车工业属于典型的产业链条长、劳动分工细、覆盖产业广、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现代制造业。凯众股份称对汽车行业内新趋势、新技术、新产品等领域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2021年至2024年1-9月(下称:报告期),公司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4,751.40万元、5,904.90万元、6,565.98万元和4,244.2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66%、9.20%、8.88%和7.93%。

募集说明书披露,除了凯众股份母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之外,其全资子公司洛阳凯众减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洛阳凯众)、控股子公司上海凯众聚氨酯有限公司也均为高新技术企业。不过奇怪的是,凯众股份2024年年报披露,洛阳凯众的所得税税率为25%,并不是按照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所得税税率15%执行。

洛阳凯众主营业务为减震系统零部件生产和销售,其业务逐渐搬迁至凯众汽车零部件(江苏)有限公司后,部分厂房存在闲置。2022年和2023,凯众股份投资性房地产分别为699.52万元、650.70万元,系洛阳凯众闲置厂房出租产生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洛阳凯众2021年至2023年工商年报显示,该公司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职工基本医疗养老保险、生育保险(下称:四险)缴纳人数分别为111人、118人、78人,但各年工伤保险缴纳人数分别为197人、198人、123人,比其他四险缴纳人数多86人、80人、45人,多出部分人数占四险缴纳人数比例分别为77.48%、67.80%、57.69%。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