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募集近300亿元!首批10只科创债ETF明日上市

债券大年

单日售罄的首批10只科创债ETF即将在7月17日集体上市最终合计募集289.88亿元。

其中,科创债ETF博时、科创债ETF富国触达募集上限30亿元,启动末日比例配售,有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分别为96.575974%、99.272%。科创债ETF鹏华、科创债ETF南方、科创债ETF招商、科创债ETF广发、科创债ETF华夏、科创债ETF嘉实、科创债ETF易方达、科创债ETF景顺分别募集29.94 亿元、29.93 亿元、29.91 亿元、29.68 亿元、29.61 亿元、29.59 亿元、28.22 亿元、23.00 亿元。

从10只科创债ETF的有效认购户数来看,处于在1600户至6000户区间,中位数为3800户,科创债ETF认购户数比较少的原因在于债券ETF更适配机构投资者的偏好。

其中,富国科创债ETF认购户数最多,为6041户,招商、景顺长城和博时旗下产品有效认购户数均超过4000户。

从前十大持有人名单来看,兴业银行现身5只科创债ETF第一大持有人,分别是科创债ETF招商、科创债ETF景顺、科创债ETF嘉实、科创债ETF易方达、科创债ETF南方,合计持有4140万份额,总认购41.4亿元

此外,银河证券也现身多只科创债ETF前十大持有人,如是科创债ETF华夏第一大持有人,科创债ETF博时、科创债ETF嘉实、科创债ETF鹏华的第二大持有人。

从10只科创债ETF托管人名单来看,兴业银行正是科创债ETF招商、科创债ETF景顺、科创债ETF嘉实、科创债ETF易方达、科创债ETF南方的基金托管人,其在科创债ETF首募阶段合计买入41.4亿元,成为认购科创债ETF最多的机构。

据媒体报道,多家公募基金选择兴业银行作为托管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兴业银行是业内为数不多的自营资金可以认购债券ETF的银行之一。

多数银行自营资金仍以场外定制基金或专户形式投资信用债,而非直接参与场内 ETF 交易。这主要是因为银行自营面临三重障碍:一是法律层面需监管明确政策支持;二是系统升级成本较高(如 ETF 申赎系统改造需数百万元);三是同业投资制度限制(如部分银行仅能投向白名单主体)。

10只科创债ETF跟踪三种科创债指数,6只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3只跟踪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1只跟踪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三个指数成分券以高评级、央国企为主,信用资质整体较好。主体评级均为AAA,中证和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还要求隐含评级AA+及以上。虽然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对隐含评级没有限制,不过目前成分券隐含评级AA+及以上余额占比也高达87%。分期限看,三个指数成分券行权剩余期限以1-3年、3-5年为主,二者合计占比均大于70%。

今年是当之无愧的债券ETF大年,截止7月15日,29只债券ETF总规模突破4000亿关口,加上明日即将上市的10只科创债ETF,总规模高达4295.96亿元。

今年2月,全市场债券ETF站上2000亿元大关,6月4日突破3000亿元,仅用一个多月,债券ETF规模再次突破4000亿元关口,规模接连攀新高的背后是不断涌入的资金,截止昨日9只债券ETF合计净流入1946.69亿元。

其中规模超500亿的是富国政金债券ETF和海富通短融ETF,分别是529.59亿元、516.84亿元。

债券ETF疯狂“吸金”主要靠信用债ETF,如公司债ETF易方达、南方基金上证公司债ETF、华夏信用债ETF,年内分别净流入200.66亿元、191.61亿元和191.28亿元。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