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主线回归!全球市场“万物普涨”,亚太股市嗨了

新高又新高!

全球金融市场挥舞反攻大旗,久违的“万物普涨”行情重现。

随着贸易博弈现缓和迹象,叠加三季报强劲开局,华尔街情绪率先高涨。

美股隔夜再次挑战历史新高,资金重回科技主线,苹果成了全场焦点。风险与避险资产齐升,黄金又爆拉,美元走强。

周二,亚太市场延续火热。MSCI亚太地区(除日本)股指创逾四年半新高,日韩股市冲锋,早盘均创下历史新高。

其中,日经225指数早盘逼近5万点大关,不过午后在高市早苗当选后跳水;韩国综合股价指数一度飙升逾2%,连续第六日创新高台股升破27900点,连续两日创历史高位。

港A股大反攻,沪指收复3900点大金融、科技芯片股拉升。截至目前,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98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恒科指涨约3%,科网股表现强势。10月以来,450.63亿资金南下扫货;今年迄今,南下资金净买入12125.78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亚太市场“火热”!


亚太市场集体飘红背后,得益于多因素共振。

首先,日本政坛的"不确定性"彻底落地,高市早苗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

当地时间21日上午,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石破内阁集体辞职。

今天下午,在日本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第一轮投票中,高市早苗获得过半票数,成为日本历史上首位女首相。

当前,市场对“高市交易”正从单纯基于通货再膨胀措施的预期,演变为对稳定执政和经济改革的预期。

野村证券最新分析称,日股的关键在于高市早苗能撑多久。

市场对高市早苗的预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最初的“高市交易”建立在对通货再膨胀政策、弱势日元以及由此受益的出口导向型股票的简单预期之上。

现在这一交易逻辑正演变为“新形态”。这轮所谓的“高市交易”的可持续性不再仅仅取决于刺激政策的规模,而更多地与新政府的政治稳定性息息相关。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的核心问题已从“会发生什么”转变为“能持续多久”。

其次,美韩贸易谈判提振市场情绪。

上周三,美财长贝森特透露华盛顿"即将完成"与韩国的贸易谈判。

本月底,特朗普将在APEC峰会召开前访问韩国,市场则对美韩贸易谈判持乐观态度。

据说,韩美商定在特朗普访韩期间签署贸易谅解备忘录。

而为了“讨好”川普,韩国正考虑授予特朗普“无穷花大勋章”,这是韩国最高级别勋章,目前还没有美国总统拥有过。


全球股市变“有吸引力”了?


全球市场欢欣鼓舞,离不开特朗普嘴“软”了。

当地时间20日,特朗普最新表示,中美有望达成公平互惠的贸易协议,并确认将于明年初访华。

“我已经收到访问中国的邀请,我可能会在明年初前往。一切基本确定。

这无疑增添了市场对中美关系回暖的信心。

天风证券指出,整体看,中美双方仍有密切广泛的经贸合作,当前中美并不具备脱钩的基础,市场反应也更为理智,市场的学习效应使得关税冲击边际效应递减。

在10月底APEC会晤前,中美贸易牵头人已举行视频通话,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特朗普TACO交易或越发清晰。

对于美方来说,当前政府停摆是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21天,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第三长的停工事件,且目前尚无结束迹象。

政府复工遥遥无期,对美国经济影响也将越来越大。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备忘录指出,政府“停摆”会导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周损失约150亿美元。

牛津经济研究院认为,政府停摆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未来可能会成倍增加。

根据经验法则,政府关门每周都会导致年度GDP增长率下降0.1-0.2个百分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经济成本会带来非线性风险。”

国家公共服务体系面临崩塌、失业率攀升之际,700万人已走上街头控诉特朗普。

与此同时,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数据也陷入 “真空”。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继9月降息之后,美联储还将再降息25个基点,以支撑不断走弱的就业市场。

伴随贸易博弈、美政府停摆、数据真空、美元信心崩塌………这些对全球资产定价体系造成了巨大扰动。

对此,白宫经济顾问最新认为,政府“关门”可能会在本周某个时候结束,特朗普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来迫使民主党人合作。

受此提振,美股大市氛围转好。对全球金融市场而言,当前的宏观背景对股市有利。

瑞银日前将全球股市的评级上调至“有吸引力”,并将2025年全球盈利增长预期从6.5%上调至8%,并预计明年将继续保持高个位数增长。

行业配置方面,瑞银继续将科技作为其“全球首选行业”,并特别将中国科技股评级上调至最具吸引力级别。

该行还预测,2026年中国科技股每股收益将增长近40%。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