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助力创新药继续跑赢

创新药的行情,在前些时间有过短暂调整后,如今再创新高,这既是之前所说的,创新药行情里拿ETF就是最好的参与方式。因为像近段时间创新药的大涨行情里,也出现了个别公司爆雷,若个人投资者单挑个股踩雷了,那不仅错过了这轮创新药的重估行情,还在牛市

3月上市至今,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涨幅为56%,远远领跑于市场其他指数,例如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仅为22%。

 

创新药的行情,在前些时间有过短暂调整后,如今再创新高,这既是之前所说的,创新药行情里拿ETF就是最好的参与方式。因为像近段时间创新药的大涨行情里,也出现了个别公司爆雷,若个人投资者单挑个股踩雷了,那不仅错过了这轮创新药的重估行情,还在牛市里付出不小的代价。

 

其次,现阶段中国市场的医药投资越来越专业,诸如创新药等细分赛道,即使是业内人士和专业的卖方机构都经常有判断出错的时候;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这部分既难跟踪公司数据,也难选好个股。

 

因此,还是重复先前说过多次的话,个人投资者用ETF的方式来参与创新药行情,既是最省心,且回报不逊色于个股的选择。例如,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就是个好例子。

图片1.png

延续创新药重估的逻辑


今年下半年创新药的逻辑,主要还是三点。

 

1.超过10亿美元的BD常态化,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驱动的行情。

 

今年以来,多家跨国药企在电话会上重申对中国优秀药企资产的关注。因此,我们在上半年能看到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创纪录总额60亿美元的双抗授权,以及康方、百利天恒等药企连续签下超过5亿美元的海外授权订单;创纪录的订单规模和高频次的BD交易,作为这轮行情的主要驱动力,带来估值修复和创新药情绪的提振。在下半年,仍有医药会议举行,不少资金在前段时间的回调里,趁机参与布局,期待下半年国产药企能交出亮眼的成绩。

 

这逻辑对于我们个人投资者来说,BD是难以预测的,即使是专业的卖方机构也只能大范围的配置个股,以免miss某只个股BD拿到大订单的机会。

 

2.创新药行业的盈利拐点

 

据统计,2024年全年CDE批准上市国产1类创新药数量达到34款,已经超过2021年28款的前高。从靶点看,潜力靶点L-4RPD-1/VEGF、TROP2 ADC、JAK1、IL-17A等均开启国产商业化。在新技术创新药和潜力大单品驱动下,本土创新药有望进入新一轮的收入/利润加速期。

 

根据Wind预估,2025年百济神州将扭亏为盈,信达生物24年报实现盈利,伴随着更多创新药商业化,创新药行业将步入盈利的改善期。

 

盈利改善来源于两方面,一是高研发投入得到回报,二是降本增效初步体现。

 

2024年,32家样本创新药企研发投入672亿,同比增长7.3%,较高绝对值下仍延续增长趋势。一方面是更多适应症领域如自免、减重降糖陆续进入临床中后期,研发投入会持续高位;另一方面更多新技术药物,如ADC、多抗陆续进入收获期。

 

而研发和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2021-2024年22家样本创新药企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持续下降。2024年样本创新药企销售费用率为35.25%(同比下降4.52pct),随着创新药产品持续放量、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持续优化基础上带来更多创新药企业陆续减亏、盈利的确定性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还需要担心关税冲击的影响下,可能今年内美联储都不会降息;但现在来看,整个宏观环境的逻辑更加清晰,一是下半年美联储降息的概率越来越高,市场预计最快9月份将迎来首次降息,虽然现在也只是40-50%的概率;二是在“威胁性”为主的关税冲击下,美国通胀也没起来,下半年降息的概率是要更加高的。

 

而创新药企作为对利率敏感的品种,这也有助于药企融资,市场资金可能提前介入布局降息后拔高药企估值的行情。

 

3.从估值来看,虽然涨的多,但业绩提上来,仍然不贵。


从下图中看,在经历了这轮大涨后,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动态市盈率为32倍,而分位数为40%,仍然处于近年来不贵的区间,以往最高去到40-50倍的PE,这得益于上述所说的生物科技行业的整体盈利改善。

图片2.png

自6月份以来,机构资金和南向资金也在继续增持龙头的康方生物。以及,近20日南向资金净流入信达生物39亿港元,长线机构的配置仍在加码。

图片3.png

 除此之外,不少机构投资者也会通过ETF的方式来增加创新药行业的配置。

 

从下图中看,自6月份创新药阶段性回调以来,恒生创新药ETF(159316)的流通规模也在持续增多,资金在回调时选择积极流入。

图片4.png

因此,回到文章开头所说的,在中国创新药出海拔估值的行情里,通过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及联接基金(A类024328/ C类024329)来参与,从整个行业的角度去配置是最直接的选择,既不怕选错公司踩雷,且ETF涨幅不输给个股,也能享受到医药行业的大Beta行情,这是更适合投资者的选择。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