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保险预定利率将下调的消息,是刷爆了朋友圈,对于咱们普通的投资者来说,需要配置保险产品的,要抓住这段时间的窗口期。同时,保险股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此外,昨天,香港金管局在其官网就2025年8月1日起实施的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发布了《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咨询总结及该指引等系列文件。香港金管局表示,上述两套指引于2025年8月1日刊宪。
受多重利好消息影响,本周,精准聚焦“保险+券商+港交所”资产的港股通非银ETF(513750) 表现异常亮眼,尤其周一盘中涨幅一度突破4%,收盘时上涨2.7%。这波强劲上涨的背后,正是近期保险行业一项关键政策的催化。
同时,我们还能看到:市场资金持续加仓该产品。最近2日,港股通非银ETF(513750.SH)获杠杆资金连续流入,合计流入8776.16万元,居股票型ETF基金前3。目前产品规模已突破120亿元,达123.40亿元,再创成立以来新高!年内规模增幅达1464%!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7-30。
这里展开说说。最近,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7月25日公布的最新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1.99%。紧随其后,各大保险公司迅速行动,纷纷宣布下调旗下主力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
普通型人身险: 下调至 2.0% (较此前下调约50个基点)
分红险: 下调至 1.75% (较此前下调约25个基点)
万能险: 下调至 1.0%
这次下调最大的特点是“非对称”——普通型产品降幅更大(50bp),而分红险降幅相对较小(25bp)。这绝非偶然!
在长期利率中枢持续下行的宏观背景下,监管层此举意在明确引导保险公司加速业务转型。减少对传统保证收益型产品(如普通型)的依赖,转而大力发展以分红险为代表的非保证收益型产品。
对于整个保险市场来说, 分红险占比将提升, 更温和的利率下调使分红险相对吸引力增强。
同时,降低险企负债成本, 新业务和存量业务的整体资金成本有望持续下降。
对于头部险企会更受益, 拥有更丰富分红险产品线和更强综合投资能力的大型保险公司,将在此轮转型中占据显著优势。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7-30。
敏锐的资金早已捕捉到这一趋势。今年以来,作为布局“高浓度险企”的稀缺工具——港股通非银ETF(513750) 持续获得资金青睐。
其独特优势有这几个方面:
稀缺性: 它是全市场唯一一只跟踪“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的ETF,填补了市场空白。
聚焦港股非银龙头: 指数成分股精选港股市场保险、券商等非银行金融领域的绝对龙头。其前十大重仓股(如中国平安、友邦保险、香港交易所,单只权重均超14%)合计占比超过77%,集中度高。
“高险企浓度”: 从行业分布看,保险行业以63.1%的权重占据绝对主导,其次是多元金融(20.8%) 和证券(13.3%)。这使得该指数对保险行业的政策变动和景气度变化极为敏感,是捕捉保险板块机遇的“高纯度”工具。
估值吸引力: 当前指数市盈率(PE)仅约10倍,处于历史约40%的分位水平。相较于历史表现和行业前景,估值具备相当的性价比。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7-30。
当然,对于场外投资的朋友,则可以选择相应的联接基金(A类:020500;C类:020501),进行配置。
$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ETF(OTCFUND|51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