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展现出一定韧性但「能见度」较低”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及到的观点仅为个人思路整理,其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不代表买卖推荐,请谨慎参考最近几天,大致看了几家公司的半年报。我的直观感受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先看愁的部分,东方雨虹2025年上半年营收135.69亿,同比下滑10.8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及到的观点仅为个人思路整理,其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不代表买卖推荐,请谨慎参考


最近几天,大致看了几家公司的半年报。我的直观感受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先看愁的部分,东方雨虹2025年上半年营收135.69亿,同比下滑10.84%;归母净利润5.644亿,同比下滑40.16%。分渠道来看,零售渠道50.59亿,同比下滑6.98%,工程渠道63.47亿,同比下滑5.26%,直销业务20.36亿,同比下滑28.01%。东方雨虹原本的业务大多都是直销业务,在前些年房地产还风风火火的时候为了贡献了相当多的营收和利润。伴随着这几年房地产的没落,其也开始进行渠道转型,主动放弃了不少更容易出现坏账的直销业务。同时加大在小B端工程渠道和C端零售渠道的转型。如果从各渠道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那毫无疑问,东方雨虹的转型算是成功的。但现实的情况,却更加复杂。零售渠道在23年年报、24年半年报中的毛利率在40%左右,24年年报中的毛利率是36.7%,而现在是32.18%。工程渠道在23年年报、24年半年报中的毛利率是23%-24%,24年年报中的毛利率是21.29%,而现在是20.71%。毛利率下降,其中一点是营业成本小幅上升,另外一点就是行业竞争加剧。营收下滑,毛利率下降,怎么看都不是啥好事。4月份的ZZ局会议对房地产的描述是这样的: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未定态势。

而在7月底的ZZ局会议,对于房地产压根没提...

如果真的说提了,那就只能是“城市更新”了。原位是这样描述的,

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形债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在过往的ZZ局会议中,基本都是提到房地产,而7月底没提,还真是头一次。

前几个月国内的一线、新一线城市房价有企稳的趋势,但最近一段时间又开始加速下跌,在这种背景下都没提及,难道上面不知道房地产的情况?

在我看来,上面一定是知道的,之所以没提及,更大的原因是对房地产的容忍度在变高,觉得总体可控。

尤其是上半年GDP目标达成的背景下,下半年更有空间让房地产进一步出清。

东方雨虹在半年报中对于营收减少的解释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新增需要减少,存量需求博弈,那就是内卷、打价格战,谁也不好过。

另外,东方雨虹半年度分红22.09亿。

这么大额的分红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可见老板是真的缺钱。再按照这种方式分下去,过去积攒的老本很快吃掉,家直接都分没了。

海康威视在周五晚上也公布了2025年半年报。

营收418.18亿,同比增长1.48%,归母净利润56.57亿,同比增长11.71%。这个业绩其实看着还是不错的。

但其安防业务基本盘并没有稳住,业绩之所以能够表现的还算不错,是源于其创新业务表现更加强劲。

PBG营收下滑2.11%,EBG营收下滑0.36%,SMBG营收下滑29.75%。

从这里面我看到的是地方财政压力并没有缓解的迹象,同时中小企业在这种环境下受到的压力也不小。

海康威视官方给出SMBG营收下降幅度较大的原因是,一方面帮助渠道去库存,另外一方面是主动放弃了销售毛利率低的产品,提高销售质量。

对于海康威视,喜的地方是在于各个创新业务板块总体表现比较亮眼。逐渐开始扛大旗。

我们再看另外一家公司,九号公司。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7.42亿,同比增长76.14%;归母净利润12.42亿,同比增长108.45%。

这家公司最早是做电动滑板车和平衡车的,主要是销往国外,而最近几年开始在国内卖两轮电动车,目前在欧美卖割草机器人势头也很猛。

理论上来说,在国内两轮电动车市场有雅迪、爱玛、小牛等企业,九号的业绩很难会表现的很强势。

但九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做了起来。2020年两轮电动车的营收是4.32亿,2024年两轮电动车的营收达到了72亿。

其产品核心的卖点一方面是颜值,另外一方面是智能化,其中包含无感解锁、实时调整车速和动力、远程操控等搭载AI、物联网等智能技术。也正是做到了这些,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尤其是女性群体。这些年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其从最早的代步工具逐渐成为了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而九号公司的出现,两轮电动车或许也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具备感知、交互和决策能力的“智能终端”。

逐步成为向消费者提供骑乘乐趣、 彰显个性品味、具备一定社交属性的大件电子产品。

我觉得九号这家公司很不一般的原因还在于管理层的视角更大。

比如目前割草机器人负责人对于割草机器人的未来的定义是“室外智能生态中心”。

其基础的功能是满足割草,但后面还可以解决更多的需求,比如浇水、施肥等。

海康威视半年报中有这样一句话: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展现出一定韧性,但能见度较低。

这句话我理解下来,其实是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方面是以人工智能、新能源、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韧性十足,带动了国内GDP的增长;

而另一方面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行业,未来前景依旧不明朗。(这里面包含做To G 生意的企业,政府本身没钱啊)

我过去总是执着于去寻找传统行业里面的机会,但现在我也开始拥抱新质生产力行业里面的机会。

有时候,顺应大趋势做出的一些选择,会更容易一些。

当然,我并不是那种会参与炒概念的人,而是基于行业前景、企业基本面、估值等。

有基本面托底,只会让我更踏实。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