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企业中国爆款缺失,老树能否发新芽?

在渠道红利消退的背景下,统一需要从规模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但目前尚未看到实质性突破。



8月6日,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0220.HK)披露中期业绩,这份看似亮眼的成绩单却暗藏行业变局的隐忧。上半年公司实现收益170.87亿元,同比增长10.6%;净利润12.87亿元,增速达33.2%,毛利率攀升至34.3%的三年新高。

这场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双位数增长,却被饮品业务增速持续放缓的阴影笼罩——作为占营收超60%的核心板块,饮品业务同比增幅从2022年的11.3%逐年滑落至7.6%,暴露出这家老牌饮品巨头在消费升级浪潮中的创新疲态。


饮品增长失速:核心业务遭遇瓶颈

统一企业中国的饮品版图覆盖茶饮料、果汁、奶茶、咖啡及包装水五大品类,其中茶饮料以47%的占比稳居支柱地位。2025年上半年,茶饮料品类实现收益50.68亿元,同比增长9.1%,但这一增速较2024年同期的11.8%已下滑2.7个百分点。

更值得警惕的是,果汁与奶茶两大品类正陷入"个位数增长陷阱":果汁收益同比增幅从2022年的35.4%骤降至2024年的5.9%,今年上半年进一步萎缩至1.7%;奶茶业务更是在2022-2024年间维持4.6%、5.0%、1.6%的低位徘徊,今年仅回升至3.5%。

饮品市场内卷加剧是主因。外卖平台补贴引发的价格战、大包装产品冲击以及消费场景多元化,正在切割传统饮品的市场份额。在消费总量未显著扩容的背景下,行业蛋糕被切分得愈发细碎,统一缺乏差异化的爆款产品,难以抵御新兴品牌的围剿。


爆款缺失:产品创新滞后于市场

统一企业中国的产品线中,统一绿茶(1995年)、统一冰红茶(1995年)、统一阿萨姆奶茶(2009年)等经典产品已走过十余年甚至二十余年生命周期。尽管公司2024年推出无糖茶"春拂绿茶",2025年跟进"春拂焙茶"试图抢占健康赛道,但在无糖茶饮这个千亿级市场中,农夫山泉"东方树叶"早已占据先发优势,三得利、元气森林等品牌亦通过精准定位分割市场。

对比竞争对手,农夫山泉2011年布局无糖茶,2023年该品类销售额突破百亿;元气森林则以气泡水起家后,迅速拓展电解质水、中式养生水等新品类,2024年新品"好自在"系列在养生赛道掀起热潮。而统一企业中国近年推出的新品中,仅有"海之言"果味水等少数产品形成一定声量,多数新品未能突破区域市场。

统一在产品研发和上新节奏上落后于对手,农夫山泉、东鹏饮料等头部品牌在无糖茶、大包装性价比产品方面动作迅速,而统一的小茗同学、青梅绿茶等产品虽处头部阵营,但面临其他品牌在技术、口味上的迭代压力。统一必须建立自己的护城河,否则在红海竞争中难以突围。

当前饮品市场呈现两大特征:一是中式养生水品类崛起,二是大包装战略成为必争之地。前者以元气森林"好自在"系列、可漾红豆薏米水等为代表,后者则由东方树叶900ml大包装、大窑饮品520ml玻璃瓶装等产品引领。统一企业中国虽在2025年推出1L装冰红茶应对,但价格带已下探至5元区间,与农夫山泉、康师傅等品牌形成正面交锋。

价格战对利润的侵蚀已现端倪。尽管统一上半年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34.3%,但饮品业务增速放缓或拖累整体盈利。公司解释毛利率改善源于销量增长带来的产能提升及部分原材料价格回落,但在PET树脂、白砂糖等原料成本企稳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促销费用增加,未来毛利率提升空间受限。

面对行业变局,统一企业中国并非毫无动作。2025年,公司在无糖茶领域推出"春拂焙茶"与"春拂绿茶"组合,试图以"一浓一淡"覆盖不同消费场景;大包装方面,1L装冰红茶已在全国铺货。但这些举措能否奏效,仍需市场检验。

这家走过33年历程的老牌企业,正站在创新的十字路口——前方是农夫山泉、元气森林等品牌构筑的竞争壁垒,身后则是新兴品牌持续涌入的汹涌浪潮。能否在健康化、高端化、场景化的消费趋势中重新定义自身,将决定其能否在饮品江湖中续写传奇。

在饮品市场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关键期,统一需要的不仅是财报数字的增长,对消费趋势的精准把握与产品体系的彻底革新。当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当无糖、养生、功能性成为关键词,这家拥有33年历史的企业,能否在红海中开辟新蓝海。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