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半导体材料:磷化铟(InP)产业及个股梳理

光通信半导体材料:磷化铟(InP)产业及个股梳理

前言:近日,九峰山实验室成功突破6英寸磷化铟基PIN结构的外延生长工艺,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一. 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是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电子材料,为现代电子工业的核心,广泛用于集成电路、光电器件等领域。

2.1 按代际划分

(1)第一代:硅、锗;硅性能均衡、工艺成熟、成本低、适合大规模量产,用于分立器件、集成电路(逻辑/模拟/存储芯片)。

(2)第二代: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光电性能卓越,用于射频器件(砷化镓)、光通信器件(磷化铟)。

(3)第三代:碳化硅(SiC)、氮化镓(GaN);耐高温/高压/高功率,用于逆变器/充电桩(碳化硅)、电源(氮化镓)。

二. 磷化铟概览

磷化铟(InP)是由铟(In)和磷(P)组成的化合物半导体,禁带宽度(直接带隙)适合光通信器件,高电子迁移率适合高频器件。

应用领域:光通信(光模块激光器)、射频器件(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卫星通信前端)、光学传感器。

2.1 制备流程

磷化铟为原材料,需经过一系列工序制备成磷化铟衬底,才能用来做做芯片(如晶圆制备:石英砂→工业硅→硅料→硅片)。

(1)多晶合成:高纯铟和磷在高压炉中反应生成InP多晶锭。

(2)单晶生长:采用VB法/VGF法/LEC法,生成2-6英寸衬底。

(3)外延片加工:通过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在衬底上生长InGaAsP等合金。

(4)晶圆加工:切割→研磨→抛光→超净包装。

image.png

三. 供应格局

全球磷化铟衬底市场被日本住友、美国AXT等少数厂商垄断,国内北京通美、云南鑫耀突破6英寸技术,加速替代进口。

云南锗业:国内最大磷化铟衬底供应商,产能15万片/年;持有云南鑫耀56.3%股份,携手九峰山实验室完成6英寸衬底技术突破。

三安光电:主营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包括氮化镓/砷化镓/碳化硅/磷化铟外延片、芯片。

兆驰股份:主营多媒体视听产品及LED,子公司江西兆驰半导体投建砷化镓/磷化铟半导体激光晶圆产线。

跃岭股份:主营铝合金车轮,参股中石光芯(持股10.89%),其专注磷化铟基光通信芯片的研发与生产。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