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碳市场!3大掘金赛道爆发

1

8月25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一份重磅文件——《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这并非寻常的行业指导,而是一份关乎未来十年能源格局和产业变迁的顶层设计。文件明确了两个关键时间节点:到2027年,全国碳市场基本覆盖工业主要排放行业;到2030年,基本建成成熟的全国碳市场。

这不仅仅是环保议题,更是真金白银的产业重塑和财富再分配。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剖析,在这场由国家意志推动的绿色浪潮中,究竟隐藏着哪些不容错过的投资主线。

核心逻辑:电力价值重估,环境成本显性化

要理解这次机遇的底层逻辑,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一个概念:电力的价值。过去,我们认为电就是电,一度电的价格主要由发电成本(能量价值)和供需关系(时间价值)决定。但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电力的第三重价值——环境价值,正从幕后走向台前。

传统火电会产生大量碳排放,对环境造成负外部性;而风、光、水等新能源则是绿色、低碳的。过去,这种环境价值的差异没有被充分定价,导致新能源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承压。而此次《意见》的核心,正是要通过构建全国统一的碳市场、绿电交易市场和绿证交易市场,让电力的环境价值“看得见、可交易”,从而引导资本和资源流向绿色领域。

在这个宏大的体系中,我们观察到两个关键变化,它们直接指向了未来的投资方向。

变化一:碳市扩容与“卖铲人”的狂欢

《意见》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全国碳市场的强制性扩容。自2021年启动以来,碳市场仅纳入了电力行业。但从2025年开始,钢铁、水泥、电解铝这三大高耗能行业将被强制纳入。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控排温室气体总量将从目前的约51亿吨,激增至近80亿吨,覆盖全国碳排放总量的70%以上;控排企业数量预计将从2000余家突破至8000家。与此同时,2025年也是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即“碳关税”)从过渡期迈向正式实施的关键节点。内有政策强制,外有出口倒逼,数千家企业“补碳课”的需求将呈现井喷式增长。

在任何一场淘金热中,最先赚钱的往往是“卖铲子”的人。对于这些新增的控排企业而言,首要任务就是摸清自己的“碳家底”,即进行精确的碳排放监测、核算与报告。因此,提供碳监测设备和解决方案的企业将率先受益。它们是这场绿色变革的基础设施建设者,需求刚性且确定性高。

变化二:CCER崛起,海上风电成“价值新贵”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是碳市场与绿电市场的关系变化。政策明确,碳市场未来只核算企业的直接排放,不再核算使用绿电带来的间接减排。这意味着,碳市场扩容本身不会直接刺激企业购买绿电。

然而,东边不亮西边亮。作为碳市场的补充和抵消机制,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简单来说,企业可以通过购买CCER来抵消自身的碳排放。目前,国家认可的CCER方法学包括造林碳汇、海上风电、光热发电等。

其中,海上风电的CCER价值尤为突出。由于其技术先进性和减排效果显著,获得了对环保标准极为严苛的欧盟CBAM的认可。这使其具备了“国际硬通货”的属性。受此利好,海上风电CCER的交易价格已飙升至约120元/吨,远高于国内碳市场的平均价格。

我们以行业内首个获批的三峡能源江苏如东H6海上风电项目为例测算:该项目签发的CCER量高达150万吨,若按120元/吨的价格交易,将带来约1.6亿元的额外收入,折合净利润约1.2亿元。

这笔“意外之财”对于一个投资动辄百亿的海上风电项目而言,是实实在在的盈利增厚,能显著提升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可以预见,随着更多出口型企业为应对碳关税而寻求高质量的CCER,海上风电运营商将坐享其成,迎来价值重估。

变化三:绿电直供,锁定长期稳定收益

除了碳交易,政策还在鼓励另一种模式——绿电直供。即新能源发电项目绕过电网,直接与大型用户签订长期的购电协议。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双向的。对于用电企业,可以锁定绿色的电力来源,满足自身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要求和减碳目标。而对于新能源运营商,这意味着锁定了长期、稳定的客户和售电价格。相较于并网后面临的电价波动风险,一份带有固定电价性质的多年期长协,无疑是一颗“定心丸”,保障了项目现金流的稳定性和盈利的确定性。垃圾焚烧发电等生物质能项目,由于其电价稳定且可核发绿证,在这轮浪潮中同样具备独特的优势。

总而言之,顶层设计的落地,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我国的能源和工业格局。这不仅是一场深刻的绿色革命,更是一场清晰的投资机遇。围绕着碳监测、高价值CCER资产以及能够锁定长期稳定收益的绿电运营这三大主线,一批优质企业有望乘势而起,穿越周期,实现跨越式发展。

核心投资概念股梳理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整理出以下三大方向的核心概念股,供各位投资者参考:

1. 碳市场扩容受益方向(碳监测、碳减排服务):
随着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纳入,碳监测设备与核查服务需求将激增,相关企业将直接受益。

核心关注: 雪迪龙

2. 高价值CCER资产持有方向(海上风电及其他):
海上风电CCER因受国际认可而价值凸显,将为运营商带来可观的额外收益。同时,拥有林业碳汇等其他CCER方法学的企业也值得关注。

海上风电运营商: 福能股份、中闽能源、江苏新能、浙江新能、广西能源、三峡能源

其他CCER方法学: 岳阳林纸(林业碳汇)、长青集团(生物质能)

3. 绿电及绿证价值提升方向(绿电直供与运营):
绿电直供政策保障了新能源运营商长期稳定的收益,而绿证价格中枢的抬升则为生物质发电等项目提供了额外的盈利增长点。

绿电运营商: 韶能股份、银星能源、龙净环保、山高新能源、金开新能

生物质/垃圾焚烧发电: 长青集团、光大绿色环保、永兴股份、瀚蓝环境、军信股份、旺能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近期热点发掘文章:

降息要来,半导体将是市场主线

单季狂卖5000万颗,晶晨股份起飞了

订单暴增700%!芯原的底牌藏不住了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