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空间无限——深空经济概念来了!(附股)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image.png 

202594日,首届深空经济与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

本次大会以聚焦深空经济,引领产业未来为主题,在全国首次提出深空经济概念框架,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正式从技术突破、科学探索迈向经济赋能、产业驱动的新阶段。

深空经济兴起和服务于深空探测活动,是支撑深空探测所需的技术研发、产品制造、设施建造、科学探索、资源开发、运营支持及应用服务所形成的新兴经济业态,具有前沿性、稀有性、探索性和多元性等新特征

会议探索提出深空资源开发、深空互联网、深空能源、深空生物、深空运输、深空智能、深空建造、深空旅游、深空安全、深空文化等深空探测十大产业方向,预计2040年全球深空经济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

一、深空资源开发:20259月,中国在首届深空经济大会上明确将小行星资源开发列为重点任务,计划通过小行星撞击演示验证任务(2026年实施)积累近地天体探测技术,为后续稀有金属开采铺路。当前核心技术聚焦于低功耗探测传感器、微重力环境下的自主采矿机器人及水冰原位提炼工艺,如安徽九州云箭研发的激光钻井设备已在模拟月壤环境中实现30米深度钻探。

相关概念股:

楚江新材(002171.SZ):子公司天鸟高新生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深空探测器结构件,其耐辐射特性满足小行星探测任务需求。

隆达股份(688200.SH):作为国内少数能量产航空级高温合金的企业,其产品用于资源勘探机器人的驱动电机线圈,2025年获航天科技集团订单超3亿元。

航天电子(600879.SH):为嫦娥六号搭载的月壤采样器提供测控通信模块,技术可直接复用至小行星探测器。

二、深空互联网:5GNTN(非地面网络)技术实现突破,中兴通讯2024年助力中国电信建成国内首个IoT NTN运营级商用网络,使物联网终端可直接连接卫星,latency控制在10秒以内。中国卫通正在构建地月激光通信星座,计划2027年前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的100Gbps高速数据传输。

相关概念股:

中兴通讯(000063.SZ):掌握5G NTN手机直连卫星核心技术,2023年完成国内首次外场验证,其卫星通信终端已适配北斗三号系统。

烽火电子(000561.SZ):自主研发的空间站舱外航天服通信组件,为航天员出舱活动提供加密通信保障,技术可扩展至深空载人任务。

中国卫通(601698.SH):运营18颗商用通信卫星,是地月通信网络的核心运营商,2025年新增3颗高通量卫星部署。

三、深空能源:洛克希德・马丁的Kilopower核反应堆完成太空环境测试,单台10千瓦机组可支持6名航天员长期驻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嫦娥七号任务中验证了月面太阳能电站的防尘技术,通过静电除尘使电池板效率提升40%

相关概念股:

中国广核(003816.SZ):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空间小型核反应堆,采用铀-235陶瓷燃料,半衰期达15年,适配火星基地能源需求。

隆基绿能(601012.SH):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在模拟月尘环境下发电效率保持23%,已通过航天科技集团验证。

红相股份(300427.SZ):为核动力航天器提供辐射监测设备,其scintillation探测器可实时监测高能粒子通量。

四、深空生物:微重力环境下的药物晶体生长成为研究热点,AstraZenecaNASA合作发现,在太空培育的紫杉醇晶体纯度比地面提高37%。中国科学院太空应用中心2025年启动"太空生物反应器"项目,探索空间干细胞培养技术。

相关概念股:

华大基因(300676.SZ):与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合作,开发基于空间转录组学的辐射损伤检测芯片。

药明康德(603259.SH):为太空制药实验提供化合物筛选服务,其超高通量筛选平台可适应微重力环境。

达安基因(002030.SZ):研发的太空微生物检测试剂盒已搭载神舟二十号进行在轨验证。

五、深空运输:蓝箭航天朱雀三号火箭20256月完成9台天鹊-12A发动机并联试车,推力达7542kN,为可回收火箭首飞奠定基础,预计将运输成本降至$5000/公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长征九号重型火箭进入总装阶段,2030年首飞后将实现15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

相关概念股:

航天晨光(600501.SH):为蓝箭航天朱雀三号提供液体燃料储运设备,2023年中标2.7亿元地面支持系统项目。

中天火箭(003009.SZ):与蓝箭航天合作开发固体助推器,其分段式喷管技术可提升推力15%

航宇微(300053.SZ):为朱雀系列火箭提供星上计算机,玉龙810A芯片抗辐射能力达100krad

六、深空智能:波士顿动力Spot机器人在模拟月球表面完成自主避障与采样测试,其视觉识别精度达98%NVIDIA推出Jetson Orin Space版芯片,专为深空探测器设计,算力达200TOPS且功耗仅15W

相关概念股:

科大讯飞(002230.SZ):为"天宫课堂"提供多语种AI同声传译,其离线翻译模型已适配空间站极端环境,延迟<0.5秒。

海康威视(002415.SZ):研发的星光级太空相机用于火星车导航,可在-180℃环境下工作。

航天宏图(688066.SH):基于AI的遥感图像处理平台用于月球基地选址,已为嫦娥八号任务提供数据分析支持。

七、深空建造:铂力特2024年助力实现国内首次3D打印贮箱在轨应用,其铝合金贮箱研制周期缩短80%,成本降低62%,该技术将用于月球基地habitats建造。RedwireArchinaut系统完成太空在轨制造卫星天线验证,精度达0.1mm/m

相关概念股:

铂力特(688333.SH):其BLT-S310设备用于火箭发动机复杂构件3D打印,为蓝箭航天朱雀系列提供批量生产支持。

中国卫星(600118.SH):承担月球科研站模块化设计,其大型柔性太阳翼展开面积达500㎡,功率密度提升至300W/kg

楚江新材(002171.SZ):碳纤维预浸料用于太空建筑框架,比传统铝合金减重40%且抗疲劳性能更优。

八、深空旅游:中科宇航计划2027年首飞太空旅游飞行器,2028年开展商业运营,票价约200-300万元/人次,采用单级火箭+旅游舱设计,配备4扇全景舷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同步推进载人月球旅游技术研发,目标2040年前实现绕月观光。

相关概念股:

航宇微(300053.SZ):为中科宇航太空旅游飞行器提供宇航芯片与AI导航算法,保障亚轨道飞行的精准控制。

航天宏图(688066.SH):与中科宇航合作探索太空旅游商业模式,提供航线规划与地面监控服务。

祥源文旅(600576.SH):布局低空旅游向太空旅游延伸,与亿航智能合作积累载人飞行器运营经验。

九、深空安全:ClearSpace-1卫星计划2026年捕获ESAVESPA火箭碎片,采用四臂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技术,抓捕精度达±5cm。中国"女娲星座"已发射12颗雷达卫星,可监测直径>10cm的太空垃圾。

相关概念股:

航天宏图(688066.SH):女娲星座提供太空碎片监测数据,其SAR卫星分辨率达1米,可识别在轨故障卫星。

中国卫星(600118.SH):研发的卫星碰撞预警系统已应用于北斗星座,预警响应时间<1小时。

新余国科(300722.SZ):为太空垃圾清除任务提供起爆装置,其钝感炸药安全性通过航天级验证。

十、深空文化:中国首部8K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20259月公映,所有画面由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轨拍摄,采用全国产8K摄影机系统,实现太空影像的超高清呈现。MetaVR太空探索项目用户数突破500万,还原精度达90%

相关概念股:

中国电影(600977.SH):参与《窗外是蓝星》出品与发行,掌握太空影像后期处理核心技术。

中科星图(688568.SH):开发"数字太空"VR平台,整合嫦娥、天问探测数据,已接入中小学科普教育体系。

光线传媒(300251.SZ):投资太空题材动画电影《星际列车》,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合作确保科学准确性。

当前,全球深空探测已从科学探索迈入资源开发——产业落地新阶段,地外资源开发、深空能源利用、太空旅游等新业态加速涌现。商业航天飞速发展为深空经济发展提供内在推动力。合肥深空探测产业加速汇聚,已集聚中科星图、航天宏图、中卫星等上下游企业160多家,初步形成集设计研发、载荷制造、星座运营、通信终端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