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下,中国出口为何依然坚挺?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国金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宋雪涛、孙永乐

来自新兴市场的支撑能否延续

随着美国开启新一轮贸易摩擦,全球贸易秩序正在加速重构,东盟、中国等生产国在新一轮贸易重构中面临不同的机遇与挑战。

美国依旧是全球最主要的消费国,伴随着美国关税税率差异化上行,生产能力相对较强,税率相对较低的东盟国家或成为这一轮关税摩擦中主要的受益方。

2025年7月中国占美国的进口份额相比于2024年回落4.4个百分点至9%,东盟占美国进口份额上升了3.2个百分点至14%。在份额的支持下,尽管4月以来美国进口需求大幅下滑,但美国进口自东盟的增速依旧维持在30%左右。

东盟占美国进口份额提升明显的主要是以玩具(HS95)、鞋靴(HS64)、家具(HS94)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和电气机械(HS85)、机械设备(HS84),2024年上半年相关商品份额分别较2024年提高了21%、12%、7%、9%、6%。

2024年东盟出口了全球25.5%的鞋靴(HS64)、16.7%的电气机械制品(HS85)、12.6%的纺服制品(HS62)、9.4%的家具制品(HS94)。受益于在美国市场份额的提高,预计相关商品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

旺盛的出口也拉动了东盟的经济和投资增速,比如越南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5%,1-8月越南财政支出中用于投资的资金同比增长27.5%,实际到位外商直接投资资金约达154亿美元,同比增长8.8%,创5年来新高。

中国虽然损失了对美出口份额,但对东盟出口保持高增。目前,中国和东盟已基本形成了成熟的产业分工,中国占据产业链的中上游,东盟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下游。中国对美国损失的出口份额通过东盟又弥补了回来。

按照ITC口径,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2%,资本品、中间品、消费品(按照HS6位数口径划分)出口同比增长21%、17%、-1%,中间品和资本品累计拉动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速10个百分点。 

除东盟之外,自然资源、年轻劳动力丰富的非洲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出口的新蓝海。

非洲虽然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潜力巨大。2023年非洲拥有14.8亿人口,占全球人口比例的18.2%,其中25岁以下年轻人8.7亿人,占非洲人口的59%,是全球青年人口占比最高的地区,也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巨大的人口红利是非洲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同时,非洲自然资源丰富,世界上已探明的150种地下矿产资源在非洲都有储藏,其中铂、锰、铬、钌、铱等的蕴藏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0%,磷酸盐、钯、黄金、钻石、锗、钴和钒等矿藏占世界总储量的50%以上。

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口红利叠加非洲区域一体化的加快,非洲经济增长表现出较高的潜力。根据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ECA-UN)预测,2025年非洲经济增速将达到3.9%,2024年为3.3%。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关系在不断深化。按照ITC数据估算,2024年中国占非洲进口份额的23.1%,相比于2019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这部分份额主要来自欧洲,如德国、法国份额相比与2019年分别回落了0.7、1个百分点。

相比东盟,中国对非洲的出口更加多元化,出口目的地也更加均衡。分商品看,中国对非洲出口增速较高的主要有机械设备(HS84)、车辆(HS87)、船舶(HS89)、电气设备(HS85)、钢铁(HS72),分别拉动中国在非洲出口同比增长5、4、3、2、1个百分点。

分国别看,2025年1-7月,中国对尼日利亚(占比中国在非洲出口10%)、利比里亚(占比7%)、几内亚(占比2%)的出口增速分别为40%、48%、82%,是主要出口的主要拉动国。

其中,中国对尼日利亚出口大幅增长的是车辆(HS87)、机械设备(HS84)、电气机械(HS85)。中国对利比里亚出口增速增长的主要是船舶,因为利比里亚是全球第二大方便旗船籍国,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船舶出口地,在中国买船,在利比里亚注册,拉动中国对利比里亚船舶出口同比增长59%(船舶占中国对利比里亚出口份额的74%)。中国对几内亚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是与采矿和基建相关的机械设备(HS84)、电气机械(HS85)。 

中国产业链对东盟、非洲的溢出,维持了中国出口的竞争力,让中国出口增速在关税落地的7、8月依然保持韧性。

2025年8月,东盟、欧盟、美国、中国香港、拉美、非洲占中国出口比重的17.8%、16.1%、9.8%、8.4%、8.3%、5.8%,相比于去年同期分别变动+2.6、+0.9、-5.5、+0.9、-0.6、+1个百分点。

8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滑33.1%,拖累中国出口同比5.1个百分点,但对非洲、东盟出口分别拉动中国出口同比1.2、3.4个百分点,有效对冲了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拖累。 

总的来看,在这一轮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摩擦中,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是主要受益方,占美国进口的份额均有所提高,中国虽然失去了一部分美国市场,但是依靠着自身的产业链优势,在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份额均有所提高,也受益于当地经济发展。相反,日韩、欧洲等在这一轮关税贸易战中或面临更大的压力,高额关税下,其占美国市场份额面临下滑压力,在各类商品份额上也面临着中国、东盟等地区的挑战。

按照WTO口径,在主要样本国家中(2024年样本国家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的90.5%),今年上半年中国占主要样本地区出口份额上涨0.1个百分点,东盟份额上涨0.5个百分点,这部分份额主要是由欧盟和日韩让出的,上半年日韩、欧盟占样本地区出口份额分别回落0.1、0.6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关税上调和全球供应链调整,或致出口波动及企业利润下滑等风险加大。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变化及国际市场波动,可能持续影响出口节奏及相关行业经营。关注后续国内基本面变化,跟踪出口后续景气度波动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注:本文来自国金证券2025年09月09日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出口韧性几何》,分析师:宋雪涛 SAC执业编号:S1130525030001、孙永乐 SAC执业编号:S1130525030004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