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导技术闯关北交所:项目未批先建被责令整改,多处购销数据打架

浙江正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导技术”)是一家专业从事弱电线缆及精密导体的设计、生产与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封面图(7).jpg

作者:方 升

编辑:张佳茗

浙江正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导技术”)是一家专业从事弱电线缆及精密导体的设计、生产与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24年12月31日,正导技术正式向北交所提交IPO申请材料并获受理,随后于2025年1月24日进入问询阶段。此次IPO,正导技术选择开源证券作为保荐机构,审计机构则为天健所。

母公司研发投入引关注

2021年至2024年6月30日(以下简称“报告期”)内,正导技术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分别实现77,288.40万元、87,611.09万元、105,338.75万元和58,808.80万元。同期净利润也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各期分别达到1,570.22万元、2,380.75万元、7,416.00万元和2,258.66万元。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正导技术已累计取得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57项以及外观设计专利1项。在研发资金投入方面,报告期各期,母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268.09万元、1,353.12万元、1,753.84万元和898.29万元,对应各期母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1,781.78万元、74,776.48万元、83,608.58万元和43,766.44万元。据此计算,2021年至2023年母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仅为2.05%、1.81%和2.10%。

值得注意的是,正导技术母公司于2020年12月首次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2023年12月,公司通过高企资质复审,继续享受该项税收优惠。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应不低于3%。按照其披露的相关数据,正导技术母公司近年来的研发费用率均未达到这一标准,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复审值得关注。

项目未批先建被责令整改

根据招股书披露,正导技术本次IPO拟募集资金24,521.53万元,计划用于“年产100万箱5G大数据传输电缆及5万公里通信传输类电缆工厂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该建设项目总投资额为21,521.53万元,已取得备案文号“2205-330503-04-01-473236”和环评审批文号“湖浔环建〔2023〕57号”。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号的环评审批对应的实际项目名称是“年产300万箱5G大数据传输电缆及年产20万公里通信传输类电缆系列产品及未来工厂建设项目”,本次募投项目或属于该整体项目的一部分。

此外,在绿网公开信息中检索发现,正导技术于2024年12月还备案了另一个名为“年产100万箱5G大数据传输电缆系列产品项目”的建设项目,备案文号为“2405-330503-04-02-982513”,项目总投资8,310.00万元。该项目的建设内容与此次IPO募投项目部分相似。环评报告表显示,该项目部分生产设施已安装,但因未完成生态环境部门审批程序,于2024年10月25日被湖州市南浔区生态环境分局出具责令整改通知书。

11.png

(截自项目环评文件)

除了上述研发投入和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外,正导技术在公司内控与治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报告期内正导技术曾发生转贷情形。为满足贷款银行受托支付要求,正导技术将部分贷款以采购货款名义支付给供应商浙江久立电气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立电气”),后者随后将资金转回正导技术。同时,正导技术还向久立电气开具银行承兑汇票,并由后者进行贴现。

在问询回复中,正导技术补充说明了其与久立电气之间存在真实购销关系,2021年度采购交易金额为10,888.63万元,强调所开具的票据均具备真实交易背景。

然而,招股书所披露的2021年前五大供应商名单显示,公司对久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久立集团”,包含久立电气,合并口径)的采购总额仅为9,635.96万元,该数据与问询回复中披露的金额并不一致。

多处购销数据打架

除了前述招股书与问询回复出现的正导技术与供应商久立集团的采购数据不一致外,《民商财经》在对比正导技术招股说明书与其新三板挂牌期间发布的2022年年度报告后,发现二份材料在披露当年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方面也存在多处不一致的情形。

招股书显示,2022年公司前五大供应商依次为宜兴市意达铜业有限公司、久立集团、江西万斧金属有限公司、杭州远鸿科技有限公司及浙江万马高分子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对应的采购金额分别为31,233.97万元、20,960.16万元、5,261.67万元、1,253.73万元和1,047.46万元。

然而,根据其2022年年度报告,除了第二大供应商久立集团变为其控制的久立电气外,前五大供应商名单及排序与招股书完全一致,但所披露的采购金额却分别为35,361.00万元、23,684.99万元、5,945.68万元、1,416.72万元和1,158.89万元,两份文件在采购数据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22.jpg

(截自2022年年报)

同时,正导技术在招股书中披露其2022年向关联方ALPHATEC INTERNATIONAL,INC.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金额为52.66万元,但在2022年年报中这一数据却变为了69.92万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正导技术在报告期内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的披露也存在多处不一致的情况。

根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分别是大华股份、NEXANS PARTICIPATIONS、立讯精密、LEGRAND FRANCE S.A.以及上海爱谱华顿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应销售额分别为22,020.59万元、10,483.87万元、5,350.36万元、4,824.43万元和3,465.56万元,并注明以上数据均按合并口径统计,其中NEXANS PARTICIPATIONS包括韩国NEXANS KUKDONGCO., Ltd.、耐克森(苏州)线缆系统有限公司、耐克森凯讯(上海)电缆有限公司。

然而,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前五大客户名单显示为大华股份、NEXANS PARTICIPATIONS、江西博硕电子有限公司、罗格朗智能电气(惠州)有限公司以及Madison Technologies,且所列销售金额与招股书存在明显差异。2023年也存在类似情形。这些客户除大华股份、NEXANS PARTICIPATIONS外实际均为招股书注释中合并口径大客户旗下的子公司,因此年报中所披露的或为单个口径数据。

33.jpg

(截自2022年年报)

值得进一步注意的是,在首轮问询回复中,正导技术按大洲分类披露了报告期内客户销售情况。其中2022年对亚洲客户的销售显示,KUKDONG ELECTRIC WIRE CO. LTD.位列第一,销售额为3,611.53万元。但该金额并未出现在2022年年报的前五大客户列表中。若依招股书注释,该公司名称中含“KUKDONG”,或属于NEXANS PARTICIPATIONS合并范围内,若年报确系按单体口径披露,则对该客户的销售金额理应符合进入前五大客户的条件。

44.jpg

(截自首轮问询回复文件)

除了前文所述与客户、供应商披露中存在的数据不一致之外,正导技术在子公司财务数据的披露方面也存在出入。

报告期内,正导技术共拥有两家子公司,其中之一为江西正导精密线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正导”)。根据首轮问询回复文件披露,江西正导2024年净利润为813.67万元。然而,在公司同期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中,该子公司的净利润却显示为810.38万元。

正导技术此次IPO及2023年、2024年年报的审计机构皆为天健所,而此前2021年报、2022年年报的审计机构则为中兴华所,对于上述购销数据等信披方面的疑点或需要正导技术能给出解释。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