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蔚来干了一件大事:成功增发股权,将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亿元)收入囊中。
消息一出,美股跌近9%,港股也跟着下调。
注意,这已经是蔚来今年第二轮公开融资。三月刚融了32亿人民币,半年不到,再度出手,两次合计破百亿。
在蔚来的生存逻辑中,“会融资”已成为与“会造车”“会经营”并列的核心能力,甚至更重要。
你可能会问:不对啊,蔚来最近不是卖爆了吗?
乐道L90首月交付破万,冲上大型SUV销量榜第二;新ES8火到试驾排到凌晨。看起来销量一片大好,怎么还在拼命找钱?
答案,全在财报不骗人的数字里。
从盈利这一项来说,蔚来从来就没真正实现过。无论是经营利润、净利润,还是调整后净利润,统统为负。
盈利时间表一推再推,最新说法是今年第四季度实现单季盈利。
2020–2024年五年,蔚来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累计为-91.8亿。什么意思?主业根本不造血。
同一时期,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累计高达873亿。也就是说,这公司要靠一轮一轮融资活着。
如果把时间拉长到十年,只有两年实现了正向自主造血。其余八年在资本市场上“求充值”。
目前蔚来的资产负债率已超90%,距离资不抵债真的只差一口气。流动资产覆盖不了流动负债,短期偿债压力山大。
今年这两波融资,既是优化资本结构,也是缓解近渴。
车是越卖越好,但卖得好不等于赚得到。销量可以回血,但不一定够止血。
汽车行业有个共识:毛利率达不到18%-20%,很难实现盈亏平衡。
蔚来在过去十六个季度中,只有三个季度摸到安全线。今年一二季度,整车毛利率还卡在11%以下。
李斌的目标是年底毛利率拉到16%-17%,其中乐道L90和全新ES8要扛起20%的大旗。但问题是:这两款车之所以卖得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定价显出诚意。
既要销量又要毛利,蔚来必须在成本控制上下狠功夫。
降本这件事,远不止“多卖车”这么简单。它涉及到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当年长城汽车出身的王凤英空降小鹏,很快看出小鹏汽车钢采购价出了问题,而小鹏花了整整九个月才搞清楚。
此外,“60天账期”也带来了现金压力。截止今年6月底,蔚来的应付账款+票据高达350亿元,比一季度末明显上升。
这说明什么?付款压力还在累积。
再往长远看,除了持续盈利的不确定性,蔚来还有个持续烧钱的换电业务。
所以,蔚来什么时候能彻底摆脱融资依赖,还真不好说。
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