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红利还是赢家...

想在老A想长久生存下去,必须得明白慢即是快的道理,十年后,红利大概率还是赢家...

今年成长股发疯,让红利策略备受冷落,年内所有红利指数收益均不佳,即便算上分红,全收益指数的涨幅也有4%多一点,

但是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玩家都知道,现在虽然牛市红利被冷落,但熊市下跌的时候调整幅度往往也最小,

而且拉长到十年周期来看,成长策略指数最终往往跑输红利类指数,这背后就反映出A股很多成长股是伪成长的现象,

和老美成长股表现更优相比,老A因为涉及到不少的概念股和财务造假,成长可以修饰,但分红是实打实的,于是呈现了长期价值>成长的结果。

因此想在老A想长久生存下去,必须得明白慢即是快的道理,十年后,红利大概率还是赢家...

现阶段部分成长股上百倍PE的情况下,导致指数的风险也很高,所以我打算写写红利,帮股民、基民冷静一下头脑。

因此就出了今天这篇文章,和大家聊一聊红利股有哪些,又有什么特征,现在是否值得配置。

什么是红利股?

人话说就是有稳定现金流,而且行业缺乏高成长空间,不再需要大规模扩产,可以稳定把利润拿出来分给股东的股票,这种股股息率长期保持在(3%-6%)之间。

那红利股主要集中在什么行业?

01、银行类

银行的主要盈利靠存贷利率差以及理财产品,信用卡等的手续费,

理论上银行受到宏观经济,利率和政策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在2022年到2025年,整个银行板块的净利润可以说几乎没有太大的增长,

但由于本身行业韧性很强,基本都是以区域性垄断性国企为主,所以经营上面并不存在太大的竞争压力,

比如工商银行,哪怕最近几年经济下行,但净利润却几乎没怎么波动。

股息率方面,银行过去普遍都在6%-7%左右,但随着这两年银行板块估值大涨,目前股息率已经降到4%上下,相比前两年,已经没那么吸引人了。

02、能源类

在一些重资产行业,尤其是能源类,资本投入巨大,而一旦形成稳定产能,企业就能有高额现金流。

主要是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类行业,还有一些传统的稀土,化工、机械设备、建材等。

比如煤炭,石油,在开发的时候需要巨量资金挖掘矿坑,钻探油井,但是建成后就能源源不断出售煤炭,石油获取现金流;

并且,越是具有垄断地位的龙头企业,现金流就相对越稳定,比如三桶油,陕西煤业,中国神华等,股息率甚至不输银行股,通常有4%-8%

中国神华过去就一直被誉为现金奶牛,近几年每年分红高达400-500亿。

但能源类红利股的优缺点也很明显,在经济向上时,工业生产会扩张,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也会增大,企业的业绩也会跟着增长;

股价叠加盈利上行,形成“盈利与红利”双击,涨幅甚至能超过大部分成长股;

但周期向下时,工业生产萎缩,股价可能跌得连妈都不认识,

比如,2018-2020年,原油价格从80美元跌到20美元,中石油的股价也从7元/股跌到了3元/股,直接腰斩;

2020-2022年油价大涨,原油价格一度突破120美元,中石油的股价随之上涨,最高达到10元/股,涨幅达到200%。

虽然煤炭这种有长协价来限制,会适当降低受资源品价格周期的影响,但投资这类强周期的红利股对择时的要求依然较高,

如果买在山顶上,赚的那点股息可能都不够股价亏的。

另外,国家政策和地缘政治的影响也很大,比如碳中和、能源价格管制,以及现在的俄乌战争中东局势等,都会让能源市场产生大幅波动。

03、公共事业类:

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交通,电力,水务等行业,

它们在经营模式上与能源行业类似,初期需要巨额投资来建设电厂、电网、水厂、管道等基础设施;

但建成后,公司业绩很稳定,甚至不受经济周期,地缘政治等影响,

毕竟不管经济好不好,人们总是要用水用电的,所以这类行业的业绩和收入基本稳如老狗,股价波动也很小。

典型的如长江电力,靠着三峡大坝发电,每年躺赚两三百亿,拿出200亿左右分红

不过,在中国,公用事业属于天然垄断型行业,价格和盈利空间都受政府监管;

比如电价、水价往往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或严格控制,因此业绩非常容易预测,几乎没有炒作空间,导致股价没有想象力。

而且即使在牛市,这类股票的价格也不会暴涨,甚至大量资金还会流出转投成长股,导致股价严重跑输大盘;

不过在全球局势动荡的时期,这类股却是很好的避险品种。

04、消费类:

主要包括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电、家居等行业。

其中一些龙头企业因为品牌能力强,市场认可度高,所以需求相对稳定,现金流也不错。

其中不乏普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

白酒:贵州茅台,五粮液;

家电:美的,格力,海尔;

肉类加工:双汇发展

...

它们的股息率也不错,经常能达到4%以上。

食品饮料:

家用电器:

我们看茅台,每年的分红也都是比较稳定的:

不过消费类红利股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比较大;

优势在于,相比公用事业类红利资产,消费股还带着一定的经济周期性;

在经济上行期,随着消费复苏,企业的估值和业绩共振,股价往往会有不错的表现。

但在经济下行期,因为消费低迷,业绩表现往往不太好(比如这两年的白酒),防御性不及公用事业类红利股。

......

总结

总结一下哈,当经济处于复苏期时,能源类的红利股会比较好,这时企业业绩刚有起色,股价往往还在低谷,这时有机会享受股价与分红的戴维斯双击;

等到经济进入繁荣期,消费类的红利股也不错,人们敢于消费,企业也会有大量现金流可用于分红;

如果全球政治局势不稳定,或者经济大萧条,公共事业类的红利股就比较稳;它几乎不受经济周期影响,因为人的刚需不会变,因此公司业绩也比较稳定,分红更有保障;

不过嘛,普通人基本是无法对经济周期做出有效判断的,

所以对于公共事业、银行股、食品饮料这些方向的入场时机,我还是更建议参考股息率的绝对值和历史百分位,

以中证银行指数为例,最适合的时机最好要满足以下条件:

1、中证银行指数,股息率百分位大于80%;

2、中证银行指数股息率大于5%;

2、央行有加息趋势,存贷款的利差扩大;

今天提的这四大行业,股息率和股息百分位分别如何呢?如图:

目前消费和公用事业的股息率分别为3.2%2.8%,近五年股息率分位数85%86%

虽然低于银行和煤炭,但百分位显著更高,说明估值相对历史来说比较低。

当然,对于个股来说普通投资者其实难度还是很大,而像中证红利、东证红利低波、红利低波100这类指数基金而言,行业分布广泛,个股分散,操作难度要更小,不容易暴雷。

比如中证红利的成分行业,就分散了24%的银行、16%的煤炭、14%的交运、6%的钢铁等,并且有100只成分股...

......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红利策略指数,总体上目前的股息率也不算非常高,普遍只有4%多些,比起前两年动辄5%、6%的股息率,现在股息分位数也处于堪忧的水平

说明即便是红利,在近几年股价大涨之后,现在也没有太大的估值上升空间,要进入缓慢增长期了....

.........

最后,如果有条件配置海外,其实也可以关注下海外的高股息ETF

比如先锋高股息ETF-VYM的股息率大概在3%左右,而安硕精选红利ETF-DVY的股息率在4%左右,

也都是主要以公共事业、蓝筹、金融、消费等配置,

这俩十年增长两倍,而且最大回撤也只有15%左右,业绩、回撤均优于国内的红利(不过暂不如后发的东证红利)。

以上就是各类红利股的特点以及适合布局的时机,今天就科普到这。

总体来说,红利股并不是单一的标签,而是一种价值投资投资风格的体现

其实各类红利股在分红稳定性、周期敏感度、成长空间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但选哪些,还是得结合经济周期、利率环境和自身的风险偏好,去敲定最合适的配置方向。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