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周的市场悬念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陶川,作者:陶川、邵翔、钟渝梅

美股、A股谁更受益?

美联储迎来降息周,中国资本市场又将演绎怎样的宏观叙事?我们认为在即将到来的超级周,A有望巩固回稳向上的行情并再度跑赢美股。只是这次的看点并非中美货币政策的同步,而更可能来自于中美经贸谈判在新领域的突破,以及四季度财政货币协同增强的政策信号。

事实上,中美股市同频共振的行情自6月下旬以来一直在上演。每当美股连续创下历史新高,A股也会迎来一波向上突破。我们认为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在当前中美经贸谈判的战略相持期,经济的韧性比拼的是基本盘,股市的韧性彰显的则是预期和信心:今年以来A股无论是大盘还是科技板块,在每一轮美股创新高后依然毫不逊色,无疑是其吸引力与包容性不断增强的例证。

那么这一次美联储降息,中国的货币政策跟不跟?在疲软的就业、相对可控的通胀以及虎视眈眈的白宫影响下,下周美联储降息几乎是板上钉钉,我们倾向于降息25bp:一方面,与去年相比,今年美国的通胀局面更加复杂,尽管宏观数据表现温和,但微观的涨价预期依旧不小;另一方面,在欧洲央行已经暂停降息、日本央行酝酿加息的背景下,激进降息对于市场冲击会比较大。

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国内跟随式降息可能还要再等等。除了上述海外背景外,国内方面,经济运行的压力和市场的情绪都要好于去年第三季度,匆忙降息可能和股市节奏的初衷背道而驰。不过,第四季度随着经济动能的进一步放缓,以及美联储后续降息的推进,国内仍有降息的空间。

Tiktok成中美谈判焦点,关注可能的高层对话。下周Tiktok禁令的第三次延期即将结束(917日),这一次中美双方似乎希望能够有所突破——何立峰副总理将于914日至17日率团赴西班牙与美方举行会谈,Tiktok是被摆到台面上的重要主题。而9月以来,中美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都已分别进行了通话,频率和级别都是今年以来少见,这很可能意味着中美之间最高级别的通话沟通也不远了

国内来看,近期政策端的吹风,表明四季度财政货币政策协同性将明显增强。财政正通过适当前置的预期管理,以此应对四季度的压力,货币政策将会伺机而动。若以当前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增速进行估算,财政收支缺口较年初预算扩大了约6800亿元。这一方面反映出前期政策发力对稳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四季度财政空间存在一定约束。

在此背景下,财政端预告了地方债额度的提前下达,无疑是“预期管理”的及时雨。2018年人大常委会批准以来,每年可提前下达不超过60%的新增地方债限额,但这部分债券并不在当年发行,而是于次年13月间启动。此次提前下达的额度明确用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且恰逢今年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超额”、同时特殊再融资债券额度已所剩不多之际。因此,提前下达2026年额度或更多旨在稳定预期、且引导地方政府做好项目储备。

93日,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作组召开第二次组长会议,比较微妙地研讨了金融市场运行、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央行国债买卖操作等市场关心的主题,这可能意味着第四季度货币政策会根据债市收益率的变化和财政前置的预期影响,加大流动性和利率的支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宽松的重要“触发器”——青年失业率已有上升的苗头,而近几年货币政策往往也倾向于后置发力。

风险提示:美国经贸政策大幅变动;关税扩散超预期,导致全球经济超预期放缓、市场调整幅度加大。

注:本文来自民生证券2025年09月14日发布的《宏观经济点评:降息周的市场悬念》,报告分析师:陶川 S0100524060005,邵翔 S01005240800007,钟渝梅 S0100124080017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