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慢慢变主线,三年政策来指引

因此,在当下AI主题充分炒作过后的真空期阶段,新能源板块可能是新的主线行情,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储能电池ETF(159566)来做配置,过去一个多月已涨超40%。

近几个月的A股,主线就是围绕着AI硬件,虽然涨的多,但也不少人踏空了这轮行情。而自8月以来,A股的新主线正在悄悄成长。

 

由于前段时间AI主题的讨论声过大,显得这轮储能电池涨上来是静悄悄的,市场上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在涨什么;而从逻辑上看,同样是国家政策作为导向的行业,这也是具有持续性的基本面行情,龙头估值仍没有被充分定价。

 

因此,在当下AI主题充分炒作过后的真空期阶段,新能源板块可能是新的主线行情,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储能电池ETF(159566)来做配置,过去一个多月已涨超40%。


储能电池的基本面拐点


对于储能电池的行情,市场上扩散的共识还不够充分,因为这波上涨来的太快,而同期的AI主题声音太大,盖过了这轮的储能行情。

 

主要的大逻辑分为几点,而新能源作为A股熟悉的肌肉记忆,市场资金其实对此的认识已经足够深了,但龙头公司的估值还没充分反应。

 

1.国内外储能需求增长超预期,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阶段,这也是A股最喜欢的逻辑。

 

据储能与电力市场,今年8月国内储能市场共计完成25.8GW/69.4GWh储能系统和含设备的EPC总承包招标工作,另外还有13.3GWh储能电芯和直流侧采招落地。主要得益于12个GWh级大型单体项目完成采招、以及中能建25GWh储能系统集采订单落地。1-8月,国内储能招标规模达到80GW/272GWh,同比增长131%/191%。

 

国内方面,自从强制配储取消后,市场下修了储能需求增长预期,但自从5月以来的排产数据看,悲观预期已被证伪,实际需求并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差,在电池降价后,储能需求转向市场化驱动,目前市场预计全年仍可维持30%的增长,而此前市场预估只有20%的增长。

 

海外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新获199个海外储能订单/合作,总规模超160GWh,同比增长220.28%。美国和欧洲大储需求高增,新兴市场多点开花增量明显,储备项目丰富支撑25-26年需求延续高增。

对应来看,电池的排产持续向好,价格上行,主要受益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的需求强劲,9月份电芯排产环比增长5%,同时储能电芯价格上涨1分/Wh。

 

2.持续的增量政策推动储能板块,国家层面装机目标明确,储能需求增长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上周五,根据发改委、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规划27年新型储能装机达180GW+,截至25年H1装机为95GW/222GWh。

 

若要实现政策目标,意味着未来两年半国内大储累计装机将翻倍,按照4小时备电时长来计算,年均装机将达34GW/136GWh,相对2024年42.37GW/101.13GWh的装机量有明显提升。

 

在政策中明确:

1)推动“新能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有序推动新型储能参与中长期市场。2)有序引导新型储能参与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市场,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研究探索爬坡、转动惯量等辅助服务品种,逐步扩大新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规模。3)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有序建立可靠容量补偿机制。

 

中金在报告中提到,看好在电能量的中长期及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的多种收益模式加成下,储能项目长期经济性得到保障和提升,政策明确了容量电价机制,为项目经济性提供长期保证。

 

换句话说,明确了价格后,市场更容易测算中长期的增长空间,龙头能赚多少钱,实际上就很清楚了。

 

政策中还提到,电力现货市场未连续运行地区应综合考虑系统需求、安全性、调节经济性等因素,结合系统需要科学增加新型储能调用,尽量减少煤电机组频繁深度调峰、日内启停调峰。

 

简单来说,就是电力市场化的过渡期,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为储能项目收益得到保障,毕竟要赚到钱,才有助于加快储能的建设。

 

3.结合上述两个条件来看,本身储能电池的基本面在8月份就已显示出量价齐升的趋势,叠加上政策保底未来3年的增长目标后,这就能理解为什么储能电池相关的公司表现强劲了。

 

例如,我们能看到像阳光电源自这轮行情启动以来,涨幅已经翻了一倍,虽然涨了不少,但从估值上看仍然很便宜,因为后续的增长确定性很高。例如,市场预计明年阳光电源160-180亿的利润,对应目前也就15-17倍的PE。

 

在过往成长期时,阳光电源的估值平均在25-30倍pe往上。从中位数上看,目前阳光电源的估值分位数仅为40%,仍是过去5年时间里很便宜的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像阳光电源这些储能股,接下来还有AIDC出海的储能概念,所以后续增长逻辑不仅仅是国内政策所拉动,还有海外的出海叙事。

 

在这种供给紧张的基本面行情下,往往技术领先的龙头公司是最受益的,所以我们只需要拥抱龙头公司就是最简单直接的选择,龙头公司不仅是BETA,更是alpha的来源。

 

因此,在中长线的大行情面前,需要做的不是追高,而是在回调时有机会慢慢配置。可以通过ETF的方式来进行配置,例如储能电池ETF(159566)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没有股票账户,可通过其他平台买联接基金021033/021034,这只ETF里包括了电池的龙头企业,以及含有AIDC催化剂的公司,受益程度最高。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