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存力主线爆发,19%涨幅只是开始!

1

当市场的目光还聚焦于AI算力的狂飙时,一个新的风口已经悄然来临,那就是“AI存力”。

近期一份来自国内云计算巨头深信服的基建调价函,如同一声惊雷,彻底验证了我们此前反复强调的判断:存储行业正迎来一轮波澜壮阔的量价齐升周期,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我们的核心投资逻辑:由AI革命驱动的,不仅仅是对GPU算力的无尽渴求,更是对数据存储和读取能力的颠覆性重塑。

当前,供给端的产能转移与需求端的结构性爆发形成了剧烈的供需错配,引爆了存储产品的极端价格跳涨。

一、AI革命重塑存储价值

一切的起点,源于那份刷屏的深信服托管云调价函。

函中明确指出,由于上游供应链价格上涨,其服务器的核心组件价格将进行调整。其中,主流的32G和64G DDR4内存型号涨幅超过19%,部分企业级SSD的涨幅也达到了15%。这不再是市场预测,而是来自产业一线最真实、最直接的反馈,它雄辩地印证了AI对存储需求的拉动已经从预期走向现实。

 

在传统云计算时代,存储更多扮演的是“仓库”的角色,追求的是容量。而在大模型时代,存储必须进化为“高速中转站”。大模型的训练需要吞吐海量的数据集,而推理应用则要求对数据进行毫秒级的快速响应,这对存储的带宽、时延和IOPS(每秒读写操作次数)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苛刻要求。

这种结构性升级体现在两个层面。

首先是技术的加速迭代。为了匹配GPU的惊人算力,作为显存的HBM技术正从HBM3向HBM3e快速演进,其高昂的成本和对先进产能的挤占效应日益凸显。与此同时,为了打通CPU与存储设备之间的数据高速公路,支持PCIe 5.0标准的企业级SSD正在加速渗透。

其次是单机价值量的巨幅提升。根据产业链数据,一台传统服务器的存储配置可能仅为1.2TB,而一台主流的AI服务器,其存储配置已经跃升至2.6TB以上,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这种配置的跃升,叠加更高技术规格带来的单价提升,共同推动了单机存储价值量的大幅增长。高端存储,已然成为一种结构性紧缺的战略资源。

二、供需错配引爆极端跳涨

如果我们进一步深挖本轮涨价背后的逻辑,会发现这是一场由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作用而引爆的完美风暴。我们预计,在今年四季度乃至明年全年,AI存储都将维持高度景气的态势。

首先来看供给端,DDR4的紧缺是核心矛盾之一。

三星、SK海力士、美光这三大全球存储原厂,作为理性的市场参与者,正不遗余力地将其有限的先进产能转向利润更丰厚的HBM和DDR5。每一片用于生产HBM的晶圆,都意味着DDR4产出的减少。

然而,市场对DDR4的需求依然庞大,它不仅是存量服务器的主力内存,在很多边缘计算和特定应用场景中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供给的收缩与存量需求的惯性碰撞,导致DDR4的供应缺口迅速扩大。

深信服调价函中,64G DDR4内存高达22.7%的涨幅,正是这一供需失衡最直观的体现。随着原厂产能转移的持续,后续DDR4价格继续上涨几乎是必然。

再看需求端,企业级SSD的需求正在迎来爆发。

以国内互联网大厂为代表的最终用户,正在开启新一轮疯狂的AI资本开支竞赛。为了训练和部署自己的大模型,它们对高性能AI服务器的需求呈现井喷之势。而要喂饱这些性能猛兽,高速的企业级SSD不可或缺,尤其是能够充分发挥AI服务器性能的PCIe 5.0 SSD,正成为采购的重点。

这为长期在这一领域努力追赶的国产厂商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替代机遇。当海外原厂的产品量价齐升时,国内大厂出于供应链安全和成本控制的考量,将更有动力去验证和导入国产SSD供应链。

海外原厂的涨价是风向标。美光等巨头率先宣布对部分产品提价20%至30%,而国内基建云大厂的迅速跟涨,甚至出现部分紧缺型号涨幅高达87%的极端情况,则彻底点燃了市场的热情。

这一系列信号清晰地预示着,一轮由AI驱动的、力度和广度都可能超乎预期的存储新周期,已经正式拉开序幕。

在这轮周期中,国产存储产业链(以长鑫存储、长江存储为代表的芯片原厂,以及下游的模组厂)将同时受益于“供需错配”和“国产替代”的双重红利,其第四季度的业绩弹性值得我们高度期待。

核心概念股梳理

在这一轮AI存力爆发的主线行情中,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存储模组和存储芯片两大方向的核心标的。

存储模组

开普云:通过收购金泰克,深度切入存储模组市场,协同效应显著。

德明利:深度绑定阿里供应链,是国内领先的存储主控与模组厂商。

江波龙:国内存储模组龙头,旗下拥有Lexar(雷克沙)和FORESEE两大品牌,在信创SSD领域优势明显。

佰维存储:深度融入华为生态,是华为PC、手机等产品线的重要存储供应商。

香农芯创:作为SK海力士在国内的核心代理商,最直接受益于存储价格上涨周期。

存储芯片

兆易创新:国内领先的存储芯片设计公司,在Nor Flash领域全球领先,并积极布局DRAM市场。

澜起科技:全球内存接口芯片龙头,占据绝对市场份额,是AI服务器内存模组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

东芯股份:聚焦中小容量存储芯片,是国内少数同时掌握NAND和NOR设计能力的公司,SLC NAND产品具备特色。

普冉股份:专注于低功耗Nor Flash和EEPROM,在物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具备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近期热点发掘文章:

半导体突发!万亿模拟赛道爆发在即

光芯片最核心 8 家企业和概念股梳理(附名单)

罗永浩硬刚西贝,最核心8家预制菜企业梳理(附名单)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