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大涨!资金又回来了

长期逻辑不变

强力深V!A股尾盘的强劲走势真让人太意外了。

截至收盘,A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但均在尾盘时段走出了强力深V,其中创业板从一度下跌2%转为翻红收涨0.21%

同时让人意外的是,今天银行板块在市场一度大跌的环境下一扭近期持续阴跌走势,走出了明显上涨的态势。今天银行指数整体涨幅1.28%,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在内多家银行涨幅均超过了3%

持续回调多日的银行股,终于又开始回归了吗?


01

深蹲反弹


从今天A股尾盘之前的行情表现来看,市场分化是非常明显的。

一方面是AI、互联网、生物医药、算力链等多个近期显著大涨的热门赛道开始会纷纷高位回调;

另一方面是银行、保险、公用事业这些近期回调较多的传统行业板块重新得到资金回流而逆势上涨。

这种资金“高低切换”的操作在向来大涨大跌的牛市行情中经常看到,短期来看并不能意味着大行情变盘。

但今天银行股表现却是意外的强势,即使不能按时市场仍将高低切换的操作趋势,也一定程度能反映资金开始对银行股的重新关注。

银行股自从今年7月中旬以就持续进入震荡回调,期间整体累计跌幅超过10%。对比全A大市强劲的涨势形成非常鲜明反差对比。其中光大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大行都分别跌超17%12%。就连3年飙涨2.3倍的农业银行在近期也没能抗住,近半月回撤幅度超过10%

但就在今天,银行股持续回调的趋势再度引来了逆转。

实际上,今天的主力资金净流入银行股近14亿元,位居所有板块首位,其中超大单资金占比超过22%,反映确有大额资金开始集中布局。

此外,在消息面上,9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惠性大幅提升;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同时,高盛最近研报表示,对冲基金上周以三个月来最快的速度涌入银行、保险和消费金融公司,原因是交易活动增多将提升利润,且监管政策有望进一步放宽。尽管报告所指是国外的金融股,但此报告暗示的趋势也有助于引起国内市场对于金融股的重新关注。


02

长期逻辑不变


实际上,关于银行股在最近1个多月出现大幅回调的原因,除了A股风险偏好提升,导致资金从银行板块抽水转移去其他高弹性板块去博取更多收益外,还有一个点在于行业本身的关键节点——股息分红

可以说,在今年这一波中行情,有大量的长线资金一开始其实也是奔着银行的高分红回报去的。

这些长线资金在近两年政策面引导下大规模入市,它们一开始的选择较为审慎,主要流向了像银行这种低波动高收益的核心资产,甚至由此导致了大规模的资金抱团,让银行股走出了一波罕见的超级牛市,当然这些资金也拿到了它们都没预料到的大惊喜——投资收益大幅提升。

而它们重要关注的股息分红,也在银行股大涨之后迎来重要结算时点(2024年度的分红)。那么对于一些资金来说,这个股权分红的股权登记日就基本意味着目标实现,可以短期先趁高落袋为安了。

以工商银行为例,工行的2024年度分红的股权登记日是2025711日(不包括中期分红),此次分红每股派0.1646元(含税),共计派息586.64亿元。

然后,可以看到,工行的股价走势从6月中旬开始大涨,一直涨到711日即分红的股权登记日当天,当日股价一度大涨3%但午后又回落收跌0.88%,并在随后步入持续震旦阴跌的走势。资金离场的迹象非常显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银行股在明显回调之后,叠加当前市场牛市情绪正酿,或不失为一个重新上车的契机。

因为优质银行板块的长期逻辑一直都没变。

从银行业外部来看,资金面的长期强力驰援是支撑银行板块继续走前的重大主力。这里面不仅有近两年来国家大力出政策引导的各路长线资金入场,这些资金会流向各种公募基金和稳增长低波动高分红的优质资产,最终有大量资金直接或间接继续流入银行板块,或许更重要的是,在无风险利率全面跌破2%的大环境下,居民“存款搬家”已经成为市场共识,股市里股息率整体明显高于4%的银行板块同样会以各种方式得到资金的配置。

更关键的是,进入四季度,叠加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海外流动性宽松将传导至国内),无风险利率有望继续温和回落,能进一步提升高股息的银行股的吸引力。

而从行业内部来看,银行股的盈利底色并未因短期调整褪色。

据机构预测,2025年全年上市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达1.0%,较上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息差拖累边际改善,随着LPR下行对存量贷款的影响逐步消化,叠加银行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如提升高收益零售贷款占比),息差收窄幅度已出现放缓迹象;

二是减值贡献持续加大,上半年银行通过适度计提拨备抵御潜在风险,当前拨备覆盖率仍处于安全区间,下半年可通过拨备反哺利润,平滑业绩波动。

市场对银行股的核心担忧之一地产与零售资产风险,正迎来边际改善的信号。近期上海、深圳等核心一线城市密集放松购房政策,包括下调首付比例、优化限购范围、降低房贷利率等,直接缓解了地产行业的流动性压力,而地产行业的稳定,将减少银行对公地产贷款的潜在风险暴露。

从高频数据看,地产债信用利差已出现震荡收窄迹象,表明市场对地产风险的担忧正在降温。

也就是说,在宏观低利率市场和股市走牛的大环境下,可以肯定,业绩稳增长同时高股息率的银行板块必定会一如既往成为各路长线资金的压舱石。


03

小结


整体来看,随着成长板块估值持续显著走高,股市波动性肯定大幅提升,银行股作为低波动的防御性板块,对资金的吸引力将逐渐重新凸显。

从资金流向看,前期撤离的资金已出现回流迹象”——9月下旬以来,银行ETF份额环比增长3.2%,部分机构开始增持调整充分的城商行,表明市场对银行股的悲观预期已逐步消化,资金正重新关注其长期价值。(全文完)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