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策略下如何“借道”ETF布局核心消费资产?

价值投资策略下如何“借道”ETF布局核心消费资产?

《金基研》 巽风/作者

2025年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其中包括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工作方案》,从加强政策支持、搭建平台载体、扩大对外开放、强化标准引领、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工作举措。

而消费是“刚需”,一般而言具有穿越周期的韧性。在上述情形下,处于低估值阶段的消费类板块基金,是否系聚焦于“长坡厚雪”的赛道?

 

一、消费分类背后的结构升级与投资机遇

一般而言,消费可根据消费对象划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对应着经济统计中的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两部分。通俗点说,商品消费就是购买商品。粮油、饮料、烟酒、服装、鞋帽、化妆品、金银珠宝、日用品、体育娱乐用品、家电、药品、文具、家具、手机、汽车、建材,这些都属于商品消费。而住宿、教育、医疗、文旅等则属于服务消费。

作为商品消费代表的中证内地消费主题指数,其跟踪标的为中证内地消费主题指数。该指数前十大权重分别为:贵州茅台、美的集团、比亚迪、五粮液、格力电器、伊利股份、牧原股份、赛力斯、福瑞玻璃、温氏股份。按照中证一级行业分类可分为主要消费、可选消费,按照二级行业分类可分为食品、饮料与烟草、耐用消费品、乘用车及零部件、农牧渔三大类。以中欧消费主题股票A为例,其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内地消费主题指数收益率×85%+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15%,截至2025年9月24日,近一年业绩回报达18.27%。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内人均GDP的逐步提高,消费结构将加快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消费重心转向健康、快乐、自我提升等精神层面,或使文化旅游与休闲娱乐、体育健康、医疗康养等行业受益。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服务消费还有较大增长空间,既是潜力,也是市场机遇所在。无论是存量规模较大的餐饮住宿、文娱旅游等传统服务消费,还是增量扩张较快的养老托育、医疗健康、数字消费等改善型、新型服务消费,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相关行业ETF的发展或可窥见一二。

以富国中证旅游主题ETF、华夏中证旅游主题ETF为例,两者跟踪标的为中证旅游主题指数 (930633),该中证旅游主题指数选取不超过50家业务涉及旅游住宿、旅游游览、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综合服务、旅游出行、旅游餐饮、旅游地产开发等旅游产业链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二、如何“掌握”长期投资的复利密码?

消费板块作为二级资本市场的核心板块之一,重点覆盖食品饮料、农林牧渔等必需消费领域,这些行业需求刚性较强,受经济周期影响相对较小。同时,汇聚各消费子行业龙头企业,包括多家具有强大品牌护城河和市场竞争力的知名企业。长期来看,消费行业展现出较强盈利稳定性和成长性,可通过价值投资策略实现稳健回报。

价值投资策略以寻找市场低估标的为核心,依靠公司基本面和股息回报获取长期稳定收益。主要关注低市盈率(PE)、低市净率(PB)、高股息率等估值与盈利指标。在宽货币、弱信用、弱增长的宏观环境下,或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时,该策略具有较好的效果,低估值资产或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回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但在牛市初期市场更偏向于成长类标的,价值策略可能会存在阶段性表现滞后的情况。

相较于短期波动剧烈的价格,可以将指数历史50%分位的估值水平作为价值中枢,作为判断是否估值合理的核心参考。此外,还可结合当下市场利率、风险偏好等对价值中枢进行调整。从而,避免机械地进行纵向历史数据对比,进一步提升估值判断的准确性。

具体来看,当指数当前估值低于历史30%分位时,判定为低估区间,此时具备20% 以上的安全边际,可采取分批建仓策略;当指数当前估值高于历史70%分位时,判定为高估区间,则可分批减仓。

总而言之,在消费行业长期稳健特点与服务消费发展机遇的双重驱动下,捕捉板块低估值带来的阶段性机会,或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大消费行业趋势下的中长期成长红利。但是也需要及时关注行业信息,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盈亏目标,谨慎做出决策。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