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道琼斯指数能走出10多年牛市,从1万点涨到4万点;日本日经225指数从2012年到现在涨约400%%;A股牛短熊长,过去10次牛市平均持续12.99个月,但10次熊市平均持续时间达27.12个月。反观美股,19次牛市平均持续43.68个月,而19次熊市平均持续仅16.74个月。不仅如此,A股牛市常常 “涨得快、跌得也快”。看似差异巨大的全球牛市,其实藏着5条不会变的铁律;而A股作为 “政策市”,还有3个特殊规律,不懂这些,就算牛市来了也抓不住机会,甚至可能亏得更惨。
全球牛市大致有5条共性规律,用美、日、A股的真实案例一验证就懂。
第一条规律:流动性是“第一燃料”,钱多才会涨。美联储每次降息后1年,美股上涨概率高达85%,2020年美联储推出无限QE政策,美股从2万点涨到3.6万点;2009年日本央行实施量化宽松,日经225 指数1年涨76%;A 股也不例外,2020年央行降准后,沪指3 个月涨15%,而2022年美联储加息,A股全年跌15%。这说明不管哪个市场,“钱多”都是牛市的前提;
第二条规律:经济周期先于牛市,企业盈利是根本。全球所有牛市启动前,PMI(采购经理指数)一定会站上荣枯线(50),这代表经济开始复苏。2020年A股牛市前,PMI连续 3个月超50,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从- 38.3%回升至19.8%;2019年美股牛市前,美国PMI从 47.8升至52.6,企业盈利改善带动指数上涨。没有经济支撑的 “牛市”,本质就是空中楼阁,比如 2023 年 A 股 AI 行情,因企业盈利没跟上,仅持续3个月就回调;
第三条规律:主线板块涨幅是指数的2-3 倍,抓对主线才能赚大钱。2020年美股牛市,特斯拉涨743%,而道指仅涨33%;2019年A股牛市,贵州茅台涨107%,沪指仅涨22%;2012 年日本牛市,半导体板块涨300%,日经225指数涨200%。这意味着,牛市里赚不赚钱、赚多少,关键看有没有抓住主线;
第四条规律:牛市中期必现“10%回调”,这是“洗盘”不是“熊市来了”。2017年美股牛市中途,道指回调12%,很多人以为行情结束,结果后续又涨20%;2020年A股牛市,沪指从3458点回调到3174 点,跌幅12%,但回调后继续上涨近20%;2013年日本牛市,日经225指数回调15%,随后再创高点。回调是为了消化获利盘,让更多资金入场,反而给了没上车的人机会;
第五条规律:散户 “最后入场”必见顶,全民炒股是危险信号。2007年A股新增开户数达历史峰值,1个月新增1381万户,随后沪指见顶6124 点;2021年美股散户开户数激增,Robinhood平台新增用户超1000万,2 个月后纳指见顶16212 点;2015年A股“全民炒股”,连菜市场大妈都在讨论股票,结果沪指从5178点跌回2638点。当所有人都觉得 “炒股能赚钱”时,往往就是行情要反转的时候。
再看A股牛市的3个特殊规律,这是区别于全球市场的关键,也是赚钱的核心:
第一个特殊规律:政策驱动性更强,政策方向就是主线方向。2015 年“互联网 +”政策出台,创业板指1年涨177%,互联网板块涨200%;2020年“碳中和”政策落地,新能源板块涨120%,远超其他板块;2024 年“新质生产力”成为政策重点,AI、高端制造板块已涨40%+,而其他板块涨幅不足10%。美股牛市靠科技企业盈利驱动,比如苹果、微软的业绩增长推动指数,而A股牛市更多靠政策引导,跟着政策走,就不会偏离主线;
第二个特殊规律:“结构牛”成常态,不是所有股票都涨。2019-2021年牛市,仅30%的个股跑赢沪指,70%的个股涨幅低于10%;2014-2015 年牛市,创业板指涨177%,但沪市主板仅涨 152%;甚至2007 年“全面牛”,也有10%的个股涨幅低于50%。这和美股“普涨牛”完全不同,A股牛市里“选错板块 = 白玩”,比如2020年买新能源能赚100%,买银行可能只赚5%;
第三个特殊规律:资金“快进快出”,波动更大。A股牛市中,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最高达600亿元,单月净流出也能达400亿元,波动是美股的2倍;2020年牛市,沪指曾在1 个月内涨15%,又在随后1个月跌12%,而美股牛市单月涨幅很少超5%。这种高波动意味着,A 股牛市里“拿不住”就赚不到钱,频繁换股更容易踏空。
很多人以为 “牛市里人人都赚钱”,但数据会告诉我们真相。
2007年,仍有相当比例的散户亏损,主因是高位追涨垃圾股;
2015年,亏损比例更高,加杠杆和踩雷退市股是致命伤;
2019-2021年,虽然盈利散户比例提升,但平均收益远低于基金表现,根源在于拿不住主线、恐惧回调。
所以,牛市赚不赚钱,不取决于行情,而取决于你的认知和纪律!
你在之前的牛市里是赚了还是亏了?是因为抓住了主线,还是因为频繁操作亏了?评论区说说你的经历!明天我们聚焦当下:现在A股到底是不是牛市?能延续到什么时候?
(注:全文图文内容、逻辑以及数据仅供参考、交流,不构成绝对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