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5年Q3的A股,科技成长主线彻底“霸屏”——AI算力、半导体、机器人、消费电子轮番冲高,我们持续带领会员精准踩中机构资金节奏,重仓出海链、国产半导体、机器人等核心标的,超额收益拉满。
展望Q4,科技成长仍将是绝对主角,半导体、AI算力、机器人、消电端侧四大方向值得超配,还能兼顾双创弹性与龙头红利。今天就把Q3的赚钱逻辑拆透,再给大家划Q4的黄金布局点。
01
回顾Q3的3个轻松“超额”策略,吃透科技牛
策略1:认准“机构主导的科技牛”,抓准资金流向
继去年11月到今年2、3月持续强调科技牛大机遇后,7月16日我们又在公众号文章《机构满血杀出新一轮科技牛!》提出需要重视基本面投研并及时转变为机构手法,同时重点抓住包括AI算力、机器人等为主的科技成长主线方向核心标的趋势机会。
逻辑很简单:国家队(社保、大基金)+两融资金带头冲,险资、公私募跟着加仓。Q3两融余额从1.8万亿飙到2.4万亿,科技股融资占比超60%,相当于“聪明钱”集体用脚投票科技主线。而且中国经济向科技转型,资本市场“含科量”越来越高,国家队配置自然向科技倾斜。
行情验证超给力:寒武纪涨120%、海光信息涨78%,工业富联更猛,直接涨218%创历史新高;科创50指数季度涨49%,把大盘远远甩在身后。
Q4还能接着奏乐接着舞:机构资金不会撤,重点看半导体设备(扩产需求旺)、先进封装、EDA工具这些有政策和产业突破的细分领域。
策略2:下注人类进步,盯紧中美AI竞合
中美在AI、半导体领域的“竞合”,不是风险,而是机会,越是竞合方向,越有持续资源投入和更大的产业边际变化。美国搞技术限制,反而倒逼我们国产替代加速;同时美国自己也在补关键矿产、核电的短板,两边的结构性机会都很明确。
比如:美国限制HBM芯片出口,但我们长江存储300层NAND量产、华为昇腾950芯片突破,直接对冲风险;美股的铀矿、稀土、核电涨疯了,A股对应的国产替代方向也没掉队。
行情不会说谎:英伟达供应链的胜宏科技涨112%、中际旭创涨176%,吃满北美云厂扩产红利;国产替代的中微公司涨64%、拓荆科技涨69%,设备国产化率一升再升。
Q4新变化:中美元首会晤可能缓解部分技术限制,但长期竞争格局不变。更关键的是,国内企业从“追着跑”变成“领着干”——字节跳动把AIAPI价格压到美国同行的1/10,加速AI普惠,这就是新机会。
策略3:双创弹性+主题ETF,背靠龙头效应,“做大做强”,小白也轻松躺赢
8月中旬我们在市场出现短期调整的背景下,又在公众号文章《别急,牛后劲很足!主抓“科技成长+双创弹性”》明确指出当前市场仍处在牛市中期偏前的位置,拥抱科技成长主线的同时,可以抓住创业板和科创板的双创弹性,并重点列出AI算力硬件、机器人、半导体和消费电子四个重点方向。
为啥选双创和ETF:科创板(半导体、AI)、创业板(新能源、机器人)有政策红利(注册制、再融资松绑),流动性又好;主题ETF既能分散风险,又能吃到板块红利,对普通投资者特别友好。
同时在,经济结构转型和技术变革背景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头部企业在技术、资金、客户资源上优势显著,享受估值溢价。例如,中芯国际占据国内14nm以下先进制程80%产能,英伟达依赖中际旭创供应400G光模块。
做大做强,主要指的是在龙头效应加持和ETF增持资金不断流入的情况下,大市值和大成交额的细分龙头和强趋势核心股具有更强的个股阿尔法,呈现“大者共识,强者恒强”特点。
收益直接上数据:科创50ETF涨48%、双创50ETF涨65%、科创芯片ETF涨65%,闭眼买都比大部分基金强。
Q4更值得期待:现在资金都从主动基金往被动ETF挪,指数型基金规模连续三个季度超主动权益类,跟着大部队走准没错。
02
Q3抓牢5大机会,这些股涨疯了
机会1:出海三链(达链+特斯拉链+果链)
全球化需求复苏+国产替代,达链靠北美云厂扩产,特斯拉链靠Optimus机器人量产,果链靠iPhone17换机潮,三链齐发力。
牛股名单:中际旭创涨117%、胜宏科技涨112%、三花智控涨83%、工业富联涨218%、立讯精密涨87%。
Q4催化点:北美云厂2026年CAPEX指引、特斯拉OptimusGen3发布、iPhone17销量超预期,目标再涨10%-15%。
机会2:星辰大海的机器人核心标的
人形机器人要量产了,传感器、执行器这些核心部件需求暴增;消费电子还赶上AI端侧落地(AIPC、AI眼镜)和旺季备货,双重利好。
牛股名单:浙江荣泰涨143%、卧龙电驱涨144%、安培龙涨117%、信质集团涨67%、领益智造涨89%。
Q4催化点:
特斯拉链:11月股东大会可能更新机器人进度,年底有望推出OptimusGen3;
国产链:10月24日小鹏科技日发布新一代机器人,11月鸿海科技日看英伟达+富士康合作机型,还有宇树、智元等厂商可能上市。
机会3:半导体+国产芯片(25年“半导体ETF”类比20年“白酒ETF”)
8月初在国产芯片批量涨停当天,我们就在公众号文章《国产芯片批量涨停,是高潮还是刚启动?》一文中,特别强调当前半导体估值合理且后续需求空间很大,同时大基金三期投资拉动效应也会更大,在看好国产半导体的同时,特别指出了半导体设备的国产替代机遇。
同时8月20日在国产芯片突破加速之时,我们又在财富圈子特地提示了海光信息、中芯国际、华虹等牛股的投资机会,后面整个国产算力板块开始进入主升阶段,收益颇丰。
逻辑够硬:算力芯片70%国产化,政策(《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技术(光刻机突破、长江存储量产)、需求(AI算力基建)三重共振,半导体就是AI时代的“芯消费”,能超越当年的白酒。
牛股名单:中芯国际涨65%、华虹公司涨45%、中微公司涨50%、寒武纪涨120%、海光信息涨95%。
Q4催化点:大基金三期第二批投资落地、华为昇腾芯片产能释放,半导体ETF预计再涨20%-25%,复制2020年白酒ETF的超额收益。
机会4:果链重估(3链合1)
关税战利空落地,消费电子进入AI创新周期,苹果供应链企业同时具有客户、渠道、产能和技术积累优势,抓牢“AI手机(果链)+AI服务器(达链)+机器人(T链)”,这就是我们首创的“3链合1”逻辑。
牛股名单:工业富联涨218%、领益智造涨89%、立讯精密涨87%、长盈精密涨94%、蓝思科技涨50%。
Q4催化点:苹果Q4财报(iPhone17销量有望超预期)、VisionPro2发布;还有一堆AI硬件要落地——苹果AI眼镜11月进NPI阶段,阿里、理想、字节的AI眼镜也会在双11前后发布。
机会5:泛科技(固态电池、核聚变、商业卫星、智驾等)
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固态电池、核聚变这些长期赛道有潜力,短期看主题投资机会。
牛股名单:宁德时代涨60%、先导智能涨150%、上海洗霸涨93%、中国卫星涨29%。
Q4催化点:固态电池量产车型上市,核聚变看实验数据和招标进度,预计固态电池板块再涨10%-15%。
03
Q4怎么干?科技成长仍是王
宏观大环境很友好
1.政策端:美联储Q4预计降息50BP,国内降准概率70%,十五五规划中期评估(10月)会明确科技方向,中美元首会晤(11月)可能缓解技术限制;
2.产业端:英伟达B200芯片量产、中芯扩产、特斯拉OptimusGen3要落地,硬科技资本开支增速超25%;
3.情绪端:科技独角兽集中IPO,科技基金发行回暖,北向资金持续加仓科技股,风险偏好拉满。
9个黄金布局方向
1.科技自主:国产算力芯片、半导体设备/材料、存储,盯紧科技独角兽IPO和大厂算力招标;
2.海外映射:特斯拉链、达链、果链,跟着海外巨头(英伟达、特斯拉、苹果)的节奏走;
3.机器人:除了特斯拉Gen3,还要看小鹏、华为、小米的国产链;
4.消费电子:AI手机、AI电脑,还有AI眼镜、XR这些端侧设备;
5.AI应用:等R2发布,重点看AI智能体、AI智造、AI医疗;
6.泛科技:固态电池、核电、智驾、脑机、卫星,轮动机会多;
7.新能源/军工/创新药:细分龙头有景气度修复机会;
8.顺周期:有色看降息+供需,券商看牛市节奏;
9.消费医药白马:等经济刺激政策和外资进场,暂时先观望。
风险提示
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概率30%),可能导致外资回流;
半导体技术突破慢于预期(比如EUV光刻机限制);
中美关税战、技术限制升级,影响产业链。
总之,现在仍是“机构抱团+聪明资金”主导的科技牛、慢牛、结构牛。Q4前期重点还是冲科技成长,兼顾双创弹性和龙头效应,同时盯紧产业进展和政策催化,关注增量资金构成和市场风格变化,提前布局部分反内卷和顺周期行业的细分龙头,整体仍能继续跑赢市场!
但是宏观事件、产业催化和资金博弈都是瞬息万变,即使三季度我们持续精准把重要的市场机会,在关键节点都公开提示大家,很多投资朋友还是容易掉队。错失更好的收益机会。毕竟宏观流动性变化、产业技术进展、行业高频数据、产业调研、市场筹码结构和资金情绪等变化,普通投资者难实时掌握。
而这些我们都会在会员圈子定期及时更新一手信息,提供更为精准及时具体的投资机会。若想第一时间抓信号、避风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我们。
注:文中所涉公司仅为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决策前请务必结合独立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