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新能源正前方的第1202篇原创文章
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又陷入了价格战了,甚至在顶层呼吁不要搞内卷的情况下,很多厂商依然前赴后继搞价格战,或明着直接降价,或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增配,或者通过补贴的方式等等,总之,最终价格还是明显便宜了。关键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大战最终又把燃油车拖下水了,结果就是变成了整个汽车行业的价格大战,跟去年没啥两样。
01 谁盈利谁死
对于消费者而言,现在的车市实在太友好了,可选择的太多了,但对于主机厂商而言就很难受了,基本上就像此前新能源正前方说的,"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还远未结束,而且市场会惩罚每一个追求利润尤其是高利润的汽车厂商。"
市场会惩罚每一个追求利润尤其是高利润的汽车厂商,在当下反内卷的舆论之下是一句非常不政治正确的话,也不符合商业逻辑,毕竟企业的使命就是创造利润,但这确实是现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
看看特斯拉、比亚迪和理想汽车这几个近几年表现最好的尖子生,它们是过去几年唯三能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今年不约而同都遇到了销量增长困境,都是因为确定了阶段性的竞争优势后希冀获取盈利。特斯拉自信心爆棚,两款快十年的车型,价格却依然坚挺;理想汽车是玩套娃,尤其纯电车型依然希冀像增程车子一样获得高收益;比亚迪则是对用户的需求漠视,自己就是一个电池大厂,混动车型的电池却比竞对小很多,而且对于用户越来越关注的外形、内饰等的关注力度也不够。
最后市场用脚投票,狠狠地教训了一顿,特斯拉和理想也都学乖了,特斯拉开始更新换代推model y L ,理想在纯电车型上开始降低利润追求,i6 是理想史上利润率最低的车型,从近几日的订单来看,终于有了一点要成功的迹象,不过考虑到虽然i6 配置拉满,价格也合适,但外观并不是很讨喜,个人认为它最终很难成为大爆款,大概率要低于公司内部的预期,这个后面来验证吧。
再反观之前遇到困境的小鹏汽车、蔚来,自从把心态转为"活下去就好"开始孤注一掷押注新车型后,效果好很多,终于有活过来的迹象。
另外,半价版的理想——零跑虽然不怎么在大众的讨论范围内,但实际上它反而是这几年销量表现最好的厂商,今年依然没有遇到困境,反而不断创新高,就是因为便宜,在兼顾了外形、配置,关键还有智驾的情况下,价格足够便宜。它的每一项都不是最优秀的,但都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再加上足够便宜的价格,就成为了性价比的典型代表,这也是它能在市场都认为"比亚迪降价后,它将遭遇最大的风险"的情况下反而活得越来越好的原因。
02 新能源汽车还远没到下半场
此前市场普遍认为2024年的时候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上半场已经结束了,2025年将进入下半场智能化时代。
目前来看,无论是说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还是说上半场是群雄争霸,下半场是寡头垄断,显然都被证伪了。
智能化时代确实在大踏步前进,各家厂商都有了比较长足的进步,但距离真正的无人驾驶还有一段距离,至于确定行业竞争格局,目前看就更远了。
考虑到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渗透率已经达45%,预计年底有望达到50%。2025年8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升至55.2%,创历史新高。渗透率超过一半的情况下,本身越往后,渗透率的提升就将越慢,再加上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将逐步取消,渗透率的提升就更慢了,竞争也将无可避免地更加激烈,各家厂商想要盈利就更难了。
看到国内新能源汽车如此惨烈的竞争,最近正前方总在思考,什么时候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像手机厂商那样成为全球六七家厂商寡头竞争的市场呢?
03 智能手机发展启示
回顾手机行业的发展史,在2007年之前,市场主要是功能机为主,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西门子、LG等五大厂商垄断了全球大多数市场份额,其中诺基亚在2007年出货量占比高达35% 。
虽然那时候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也开始推出一些具备初步智能功能的手机,比如很经典的诺基亚N95,但当时并未形成主流,直到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 ,凭借电容式触控屏、iOS操作系统和应用生态彻底改变了手机的定义 ,将手机行业推进了智能机时代,后续谷歌推出Android系统,智能机时代更是全面开启。
于是从2007年到2015年,手机行业进入了智能机极速狂飙的时代,在这期间,传统的功能机巨头们如诺基亚、黑莓、摩托罗拉等纷纷掉队,而苹果、三星则分别靠大单品和机海战术迅速占领领先地位,同时,中国品牌开始登上国际舞台,早期的“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借助运营商渠道快速崛起,后面小米迅速崛起,另外oppo 、vivo等也越战越强大。
进入2016年后,市场开始逐步饱和,行业格局也基本稳定,形成“两超多强”的态势。苹果和三星长期占据全球出货量前两名,攫取了行业大部分利润 ,而中国品牌小米、OPPO、vivo、华为、荣耀等成为中坚力量,此外,还有一些深挖海外市场的品牌,比如传音手机。
不过即使行业格局已经比较稳定,但竞争依然很激烈,除了苹果靠着封闭系统和品牌溢价攫取了大多数利润外,安卓手机阵营的竞争从来没有断过,出货排名也是经常轮换,各种卷配置。但总的来说,整体的竞争格局是比较稳定的。
这几年随着汽车行业,尤其是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新能源汽车时代,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化迹象明显,更新迭代堪比手机,那么新能源汽车市场什么时候有可能进入格局稳定的状态?
04 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何时能确定?
回过头看,智能机行业其实就用了8年左右时间就基本确定了行业格局,那么新能源汽车行业用的时间会更短还是更长?
毫无疑问,肯定是更长的。相比手机,汽车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智能机的娱乐性和功能多元化和功能机相比完全是碾压式的存在,对于功能机的替代可以说是摧枯拉朽,但客观讲,虽然新能源汽车在舒适性、智能化方面相比燃油车有了明显的进步,但这种进步不像智能机相对于功能机的进化。加上汽车作为工具,核心也就是解决位移问题,虽然新能源汽车在舒适性上有所提升,尤其是有了智驾后,提升还比较明显,但确实并非完全的刚需,这也就决定了新能源汽车对于燃油车的替换不可能那么快速。
叠加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还会受基建也就是充电桩建设的影响,冬季给续航带来的挑战,除非电池技术有更大的进步,不然也会拖累全球渗透率的提升,尤其是纬度较高的国家的渗透率提升。
汽车工业无论对于哪个国家而言都是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大部分汽车工业强国都是发达国家,市场空间最大,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美两国尤其是中国走在了最前沿,中国汽车厂商出海,地缘政治问题也是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市场进入门槛是个大问题。
这几点都决定了相比于智能机,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格局的确定可能要久得多。
除非电池技术和智能化能在几年内完成极大的进步,尤其是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相比于传统汽车工业发生完全的变化,不然全球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能有多高,值得给一个问号。
如果在出海上不能尽快取得突破,国内的竞争又日益加剧,很容易就陷入了存量战争,硬件利润受限,软件端的收益又不能尽快起来,市场也很难给很好的估值,这也许就是今年主机厂商的走势远远不及其他科技板块的原因。
如果大家也对所长看的企业、行业专家交流纪要感兴趣,可以加入《价值宝库》查看。《价值宝库》是所长团队精心打造的投研资料库,每天会上传100+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手调研纪要,此外还有各种研报、突发/热门事件分析、宏观政策及市场解读等内容。总之,只要是对咱们有用的,所长能找到的,都会上传到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