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品牌“金九”排位赛揭榜

零跑首破6万,小米、小鹏跃过4万门槛。

零跑首破6万,小米、小鹏跃过4万门槛。

秋意渐浓,北方多地一夜入冬,但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热度,却丝毫不减。

随着2025年“金九”收官,各大新势力车企/品牌交出成绩单,令外界直呼“卖爆了”!

与此同时,新势力车企/品牌竞争格局再迎关键转折——“月销4万辆”已取代3万辆,逐渐成为一道新的分水岭。

01

再拔头筹的零跑汽车,以6.67万辆月销成绩创下品牌月度新高,同比增幅达97.4%,环比增长16.81%。

其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已达39.55万辆,同比激增128.81%,暂时超越极氪科技,成为新势力阵营中的双料销冠。

依托极致的性价比,零跑C10和C11系列持续热销,在此推动下,零跑汽车已完成调高后全年交付58万辆目标的68.19%。

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只需要再完成交付18.45万辆,这就意味着余下3个月,零跑汽车只需要保持月交付6万辆以上即可达成目标。

今年以来,伴随销量不断攀升,零跑汽车股价也在一路上行。虽然在8月以76.3港元的价格创其股价历史高点后出现波动,但9月最终收涨2.55%,回升至66.35港元。

不仅如此,国庆假期第二天港股开盘,或得益于9月极为强势的销量表现,零跑汽车股价上涨近4%。截至10月9日收盘,零跑汽车股价收于66.5港元/股。

不过,零跑汽车要准备应对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等传统车企更为猛烈的产品攻势,以及2026年购置税退坡的潜在冲击。

02

新势力阵营中,紧随零跑汽车身后的华为鸿蒙智行,9月全系交付5.29万辆,同比增长32.52%,环比增长18.7%。

今年8月25日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预计在今年10月,鸿蒙智行累计交付将超100万辆大关。截至9月末,这一数字已突破95万辆。

迎着台风“桦加沙”带来的狂风暴雨,华为鸿蒙智行完成“五界十车”产品布局。

其中,华为与上汽集团携手打造的尚界H5,极有可能成为推动鸿蒙智行进一步上量的重要力量,百万辆目标几乎已唾手可得。

极氪科技9月交付5.12万辆,同环比分别增长8.53%和14.08%。虽然月度增速较为温和,但其前三季度已累计交付38.51万辆,同比增长13.77%,稳居新势力TOP3。

更为重要的是,9月吉利汽车和极氪科技的股东大会先后通过合并协议,完成回归“一个吉利”战略的关键一环。国庆假期前,热度极高且被外界称为“电混增程天花板”的极氪9X正式上市。

这两大利好之后,极氪与吉利汽车股价均迎来明显上涨,可见不论是资本端还是产品端,极氪科技的一举一动,都备受资本市场期待。

03

TOP3之后,伴随新势力中游集团更加激烈的厮杀,月销4万辆成为这一阵营新的竞争门槛。小鹏汽车与小米汽车在9月双双突破这一关键节点。

其中,小鹏汽车9月交付4.15万辆,同比增长94.74%。小鹏汽车的强势表现得益于其多款车型的热销,尤其是小鹏G9和P7系列的改款车型市场接受度不断提升。

令人关注的是,小鹏汽车年内已累计交付31.32万辆,同比增长217.77%,年度目标完成率达89.48%,领跑一众新势力。按照目前进度,其有望在10月提前完成35万辆的年度目标。

在近期销售端亮眼表现的加持下,小鹏汽车港股、美股股价均已连续两个月(8月、9月)月度涨幅超10%。

在此之前,海通国际就曾在研报中指出:“小鹏汽车密集推进车型升级,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随着2025Q4落地‘一车双能’,新车周期有望驱动销量提升。”

04

小米汽车则是在外界一连串不利声音下,宣布月交付量超4万辆。

小米汽车作为后来者,的确展现出了惊人的追赶速度。

从去年开启小米SU7交付,用时三个月交付量破万,4个月后交付破2万,间隔8个月破3万;随着小米汽车第二工厂于今年7月开始投产,小米汽车交付量完成从3万辆到4万辆的跨越,仅用时两个月。

这一成绩背后,是小米集团全生态协同效应的显现。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表示,小米汽车将实现“人-车-家”生态的闭环,这一战略构想正逐步变为现实。

但需要警惕的是,小米汽车在快速上量过程中,不论是产品还是营销,问题不断暴露。

尤其是在今年9月末,雷军第6次年度演讲后,风评急转直下,讽刺雷军和小米过度营销的声音比比皆是。

更不断有声音将其把颜值放在造车首位的言论,与近期莲花集团CEO冯擎峰抛出的“永远不会把市场当试验场”联系在一起,意在抨击小米忽视“安全”这一造车的最底层逻辑。

雷军演讲次日,小米集团港股股价暴跌8.07%,单日市值蒸发超过千亿港元,与过去演讲带来的股价上涨形成鲜明反差。

05

正是在这段时间,曾经造车新势力中最高调的蔚来,却通过更加亲民的产品路线,逐渐追赶上来。

9月蔚来、乐道、萤火虫合力交付3.47万辆,同环比分别增长64.06%和11%,继续将理想汽车压在身后。毫无疑问,乐道L90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蔚来创始人李斌此前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强调,乐道品牌将帮助蔚来覆盖更广阔的家庭用户市场,而蔚来品牌则继续深耕高端市场,这一布局已初见成效。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笔者就已经在高速、酒店、景区周边,多次看到乐道L90的身影。越来越高的“可见度”,也是其销量表现的侧面证明。

不得不提的是,9月下旬,李斌宁可背刺老车主,也要降低售价的全新蔚来ES8已开启交付。

在订单挤爆预订系统的背景下,虽不能轻易说李斌让蔚来“活下去”的愿望已就此达成,但确实为蔚来在今年四季度盈利,乃至明年获得更加有利的生存环境,赢得了转机。

06

在多数新势力品牌喜迎增长的同时,理想汽车却成为头部新势力中唯一出现同比大幅下滑的品牌。

理想汽车9月交付3.4万辆,虽环比增长19.01%,但仍难掩颓势,同比大幅下滑36.79%,惨遭四连降。

从前三季度累计数据看,理想汽车交付29.72万辆,同比下滑13.07%,年度目标完成率仅为46.43%。

众所周知,理想汽车当前正面临来自产品切换期的阵痛。

随着这一代理想L系列车型产品生命周期进入中后期,市场竞争力已有所减弱,而新车型i6虽市场反响不错,但距离能够完全填补L系列销量下滑留下的空白尚需时日。

9月26日,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理想i6上市发布会上表示,希望未来“67Y”(理想i6、小米YU7、特斯拉Model Y)替代“35C”(宝马X3、奥迪Q5、奔驰GLC)的市场地位,成为高端五座两排SUV市场的新三强。

这一愿景固然美好,但对当下的理想汽车而言,如何止住月销量连续同比下滑的颓势才是当务之急。

有分析认为,理想i6作为一款定价相对亲民的五座SUV,有望在四季度带动理想汽车销量回暖。但随着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理想汽车的复苏之路仍面临挑战。

Views of AutosKline:

月销4万辆这一关键门槛的确立,似乎标志着新势力品牌已进入规模化竞争新阶段。

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看似新势力“卖爆了”的背后,是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推动。随着今年最后一批“国补”到位,第四季度包括新势力在内,中国上市车企无疑将会迎来又一波的销量增长。

考虑到明年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退坡,以及“国补”、“地补”的不确定性,新势力的竞争格局可能会重新“洗牌”。

已经开始的四季度很可能是新势力品牌最后的“疯狂”。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内容参考素材源自上市公司公告和行业公开信息(相关公司和机构应有义务对其真实性负责);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