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赴港IPO热潮持续,百利天恒、长春高新、贝达药业拟“A+H”

自然堂启动港股IPO

港交所


新 股 上 市

10月10日,港交所主板有1家公司上市,GEM有1家公司上市。

0c685f0578326d50a6f8e482fb8fe9fb.png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挚达科技: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上市首日收涨192.14%,收盘报195.500港元/股,总市值约117亿港元。

2.金叶国际集团:一家从事机电工程的香港老牌承建商。该集团专门按个别项目基准供应、安装、保养及维修暖气、通风及冷气调节系统;电力装置系统;及给供水系统。上市首日收涨330.00%,收盘报2.150港元/股,总市值约8.6亿港元。

新 股 招 股

10月10日,港交所有3家公司招股进行中,其中1家于当日完成招股。

e621bef296eb972b621c3b9ac5d8b002.png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轩竹生物-B: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中国生物制药公司,在公司的管线中,有三款核心产品,即KBP-3571、XZP-3287和XZP-3621。

2.云迹:一家机器人服务AI赋能技术企业,主要提供机器人及功能套件,辅以AI数字化系统的服务。

3.海西新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制药公司,集研发、生产及销售能力于一体,具备在研创新药的管线。

通过上市聆讯

10月10日,港交所无公司通过聆讯。

递交上市申请

9月29日-10月10日,港交所有35家公司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b56fc03885df64ecc2172ea1ccb82e8c.jpg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蓝纳成: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肿瘤诊疗放射性药物的发现、开发及商业化。

2.极米科技:A股上市公司。公司是全球投影行业的公司,致力于各种消费级、车规级、工程级智能投影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3.微医控股:采用以签约人员为基础的打包付费模式运营健共体(「健共体」)AI医疗健康服务的公司。

4.普源精电:A股上市公司。公司是中国电子测量仪器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实力和遍布全球的庞大版图。

5.欢创科技:一家全球高精度空间感知解决方案的公司,凭借AI技术构建智能空间感知体系,为智能机器人提供高精度算法及相关硬件。

6.晶存科技:全球嵌入式存储产品独立厂商,主要专注于嵌入式存储产品及其他存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7.麦科奥特:一家平台型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加速全球新一代双特异性/多特异性多肽药物的创新及开发,公司的核心产品处于III期临床试验。

8.精实测控:一家融合测量、控制与AI技术,专注于打造工业与消费领域柔性制造技术与应用的柔性制造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9.珞石机器人:全球下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致力于智能机器人及机器人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制造与商业化。

10.长春高新:A股上市公司。公司是中国创新驱动型医药集团,业务覆盖治疗性生物制剂、化学药品、疫苗及中成药,涵盖中国所有主要药物注册类型。

11.聚芯微电子:行业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及影像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通过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与优化算法的深度融合,赋能智能设备实现精准感知、卓越影像与智能化升级。

12.贝达药业:A股上市公司。公司于中国创新药研发行业,从专注创新药发现与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成功转型为盈利良好的生物制药公司。

13.利欧股份:A股上市公司。公司是一家以「AI驱动的数字营销和智能泵与系统」为核心业务的企业。

14.自然堂: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品牌组合涵盖五个主要品牌,即旗舰品牌自然堂以及珀芙研、美素、春夏及己出,提供涵盖护肤、彩妆、个人护理、男士护理以及儿童和婴儿护理的全方位产品系列。

15.米连科技:中国在线情感社交平台公司。公司全面的应用产品组合包括伊对及贴贴等主要国内应用产品,以及HiFami、Chatta及Seeta等海外应用产品。

16.晶合集成:A股上市公司。公司是一家全球12英寸纯晶圆代工企业。

17.百利天恒:A股上市公司。公司是一家聚焦全球生物医药前沿领域,立足于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在肿瘤大分子治疗领域(ADC/GNC/ARC)具备全球领先的创新研发能力、全球临床开发和规模化生产供应能力,并将在2029年形成全球商业化能力的综合性生物医药企业。

18.大金重工:A股上市公司。公司是一家全球海上风电核心装备供应商,深耕新能源行业近二十年,为全球大型海上风电开发商提供风电基础装备「建造+运输+交付」一站式解决方案。

19.奥联服务:独立的商企和城市空间服务及社区生活服务提供商,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广东省。

20.华付技术:一家全栈式AI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以算法和算力为核心,专注于将领先的AI算法、强大的算力管控能力、先进的软硬件技术与行业场景应用融合,为不同领域的客户提供AI智慧解决方案,包括AI智识、AI垂直行业应用及AI智算技术服务。

蓝纳成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烟台蓝纳成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B(简称:蓝纳成)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蓝纳成为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肿瘤诊疗放射性药物的发现、开发及商业化。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公司已建立由13款候选药物组成的管线,包括7款诊断放射性药物及6款治疗放射性药物。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蓝纳成将用于拨付公司核心产品(即177LuLNC1011、18F-LNC1005及18F-LNC1001)的研发所需资金;拨付其他现有管线资产研发所需资金;拨付候选药物获批准销售后计划商业化所需资金;拨付进一步完善及提升公司靶向放射性药物技术平台所需资金;及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3年至2024年,蓝纳成尚未实现盈利,年内利润分别为-1.12亿元、-1.19亿元。

蓝纳成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业务及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候选药物的成功获批与销售;临床药物开发过程漫长、成本高昂,且时间及结果不确定。倘公司的候选药物的任何临床试验被延长或延迟,公司可能无法获得所需的监管批准,因此无法及时或根本无法将获批药物商业化;公司面临激烈的竞争及快速的技术变革。倘公司的竞争对手开发与公司产品及疗法类似但更为先进或更有效的产品及疗法或早于公司推出产品及疗法,公司可能无法与彼等有效竞争;核医学药物的制造严格、复杂且受高度监管,公司可能会于生产方面遇到困难;公司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核医学药物的经验有限,倘公司生产未来药物时遇到问题,公司的业务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公司过往并无推出获批药物及将其上市,经验有限。若公司无法建立营销及销售能力,或无法就营销及销售公司的候选药物(若获准商业化销售)与第三方订立协议,公司可能无法产生产品收入等。

极米科技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极米科技)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拟“A+H”,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极米科技为A股上市公司,于2021年挂牌上交所。公司是全球投影行业的公司,致力于各种消费级、车规级、工程级智能投影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全球第一大消费级投影品牌。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极米科技将用于全球品牌及产品营销,以加速业务的国际化扩张,并加强公司在北美、欧洲及亚太等主要海外市场的高端定位;强化整体研发能力及支持产品组合扩展;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极米科技分别实现收入42.20亿元、35.52亿元、34.00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5.01亿元、1.20亿元、1.20亿元。

极米科技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者偏好变动、行业内激烈竞争和降价压力可能对公司未来的增长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若公司未能及时应对技术革新或公司的技术未能契合新的行业标准,或公司在创新方面的投资未能取得预期成效,公司的业务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公司易受原材料及关键部件成本增加及供应短缺及交货期延长风险的影响,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增加公司的生产成本、使公司的供应链中断、导致向客户延期交货,并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若公司未能扩大或保持公司的消费者群体,或消费者满意度下降,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向新产品类别的扩张可能会使公司面临新的挑战和风险等。

微医控股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微医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微医控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保荐人为招银国际、华泰国际。

微医控股是采用以签约人员为基础的打包付费模式运营健共体(「健共体」)AI医疗健康服务的公司。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中国数字健康服务市场(不包括药品销售)及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市场均排名第一。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微医控股将用于在天津及中国其他地区扩张健共体;AI技术扩张及应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及管理效率;及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微医控股分别实现收入13.68亿元、18.63亿元、54.96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37.76亿元、-14.78亿元、-16.79亿元。

微医控股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正处于新兴数字健康行业的早期发展阶段;倘若公司无法有效管理公司的增长、扩大地理覆盖范围或执行业务策略,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可能无法将健共体模式复制至中国其他地区;公司的业务依赖于公司与各参与者的关系,尤其是医疗机构、医生、患者、卫生部门及公共医疗保险基金。倘公司失去与任何参与者的关系或彼此关系恶化,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依赖主要供应商稳定供应药品及技术服务;及在公司提供的服务中采纳及使用AI技术的潜在问题可能会导致声誉受损并对公司的业务运营造成不利影响等。

微医控股曾于2021年4月及2024年12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目前均已失效,此次为第三次递表港交所。

普源精电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普源精电)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拟“A+H”,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普源精电为A股上市公司,于2022年挂牌上交所。公司是中国电子测量仪器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实力和遍布全球的庞大版图。公司设计、开发、制造并交付全面电子测量仪器及解决方案,助力科学探索与行业创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子测量仪器供应商,按收益计,于2024年在全球排名第八。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普源精电将用于在未来五年提升研发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及迭代;未来五年扩充整体产能及提升产品线的自动化;未来五年策略性投资及收购,以实现公司的长期增长目标;未来五年加强全球销售、市场推广及服务网络;补充营运资金及作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普源精电分别实现收入6.31亿元、6.71亿元、7.76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9248.8万元、1.08亿元、9230.3万元。

普源精电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市场正持续变化,市场状况的变化,例如新技术的推出,或客户偏好的转变均可能对公司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的需求造成负面影响;公司的经营历史未必能反映公司的前景及未来经营业绩;公司面临竞争,并预期未来竞争将会加剧;公司面临与全球业务布局有关的风险,且在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时将继续承受有关风险;公司可能因无法精准预测客户需求等种种原因导致生产无法配合市场需求,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公司的增长受客户所服务市场的增长与发展的影响;公司一直在加大研发投入,并计划继续大举投资于研发,但有关投入未必能带来公司预期的成果等。

欢创科技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深圳市欢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欢创科技)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国信证券(香港)。

欢创科技是一家全球高精度空间感知解决方案的公司,凭借AI技术构建智能空间感知体系,为智能机器人提供高精度算法及相关硬件。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全球扫地机器人空间感知解决方案领域的翘楚公司,尤其于2024年收入及出货量方面在扫地机器人激光雷达产品领域维持领先地位,出货量约为800万台,按出货量计的市场份额超过50%。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欢创科技将用于增强研发能力,以强化核心技术及传感器解决方案产品的研发;提升制造能力;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欢创科技分别实现收入1.46亿元、3.32亿元、4.33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2869.5万元、-88.3万元、-3137.5万元。

欢创科技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于新兴及急速演变的行业中在产品商业化方面的往绩记录有限,概无法保证公司的销售及营销工作能够取得成功;公司一直且有意继续大力投资研发,此举可能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及经营现金流量产生不利影响,未必产生公司预期达到的结果;公司营运所在行业竞争激烈且发展迅速;倘公司未能预测及适应行业的技术发展及转型(包括替代技术),公司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可能会变得缺乏竞争力或过时,并对产品需求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大部分收入依赖数目有限的客户,失去一名或多名主要客户或销售额大幅减少将对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可能会捲入保护或执行公司知识产权的诉讼,而该等诉讼可能成本高昂、耗时及不会成功等。

晶存科技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深圳市晶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存科技)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保荐人为招商证券国际、国泰君安国际。

晶存科技是全球嵌入式存储产品独立厂商,主要专注于嵌入式存储产品及其他存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的嵌入式存储产品包括基于DRAM的产品(DDR、LPDDR)、基于NAND Flash的产品(eMMC、UFS)、以及多芯片封装(MCP)嵌入式存储产品(eMCP、uMCP, ePOP)。公司的其他产品主要包括固态硬盘和内存条。除了产品销售外,公司还为部分客户提供测试及存储技术服务,作为存储解决方案的补充。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晶存科技将用于研发、生产及商业化公司计划作AI应用的高性能DRAM产品;专注于升级现有存储器主控芯片及开发新的存储器主控芯片的研发,以及配备该等自研主控芯片的存储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旨在战略性地扩大公司的产品组合及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建设新生产基地,旨在扩大公司的生产能力并提升内部运营能力;研发及生产公司的新车工规产品,以把握市场机遇;一般公司及营运资金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晶存科技分别实现收入20.96亿元、24.02亿元、37.14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4441.7万元、3701.3万元、8888.7万元。

晶存科技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倘公司未能因应行业趋势、下游需求及技术进步及时采用新技术及推出新产品,则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运营及财务表现造成不利影响;公司竞争的行业过往为周期性行业,日后可能影响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公司的产品广泛用于各个下游行业。该等行业的增长出现任何放缓均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公司面临竞争并预期在未来将继续面临竞争;公司已投资并计划继续投资于研究及开发,但该等努力可能无法产生预期结果;公司将部分生产流程外包予第三方制造商,此举使公司面临潜在风险;公司可能因多种原因而无法使生产与客户需求相匹配,包括公司无法准确预测客户需求,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等。

晶存科技曾于2024年进行A股上市辅导,后自愿决定不进行A股上市计划。

麦科奥特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陕西麦科奥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B(简称:麦科奥特)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保荐人为建银国际、招商证券国际。

麦科奥特是一家平台型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加速全球新一代双特异性/多特异性多肽药物的创新及开发,公司的核心产品处于III期临床试验。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麦科奥特将用于公司核心产品的持续进行及计划的临床试验以及计划的商业推出;公司关键产品的持续进行及计划的临床试验以及计划的商业推出;公司其他候选产品及技术平台的研发;及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3年至2024年,麦科奥特尚未实现盈利,年内利润分别为-1.95亿元、-1.57亿元。

麦科奥特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业务及财务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处于临床阶段及临床前阶段的候选产品的成功,而公司可能无法成功完成临床开发、取得相关监管批准,或公司可能在该等过程中经历重大延误;临床试验中的不良事件或不良副作用可能会中断、延迟或中止临床试验,延迟或妨碍监管批准,限制获批药物的商业前景,或在任何监管批准后导致严重的负面后果;公司可能会分配有限的资源来开发特定的候选药物或适应症,而未能利用日后可能被证明更有利可图或成功可能性更大的候选药物或适应症;临床药物开发涉及漫长而昂贵的过程,结果不确定,早期研究及试验的结果未必能预测未来的试验结果;倘公司在临床试验中招募合适的受试者时遇到困难或延误,公司的临床开发活动可能会延迟或受到其他不利影响;公司未必能够识别或发现新的候选药物,或为公司的候选药物找到额外的治疗机会等。

精实测控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珠海精实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精实测控)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浦银国际。

精实测控是一家融合测量、控制与AI技术,专注于打造工业与消费领域柔性制造技术与应用的柔性制造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国内第二大的消费电子PCBA功能及性能测试装备与服务提供商,公司是中国ODM模式下排名前十大的智能测控装备与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精实测控将用于加大产能;扩大公司的研发能力;销售及营销活动,以推广公司的品牌及产品及海外扩张;可能的收购及策略投资;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精实测控分别实现收入5.68亿元、6.98亿元、8.63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7136.5万元、1806.8万元、5958.3万元。

精实测控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依赖少数主要客户,该等客户合计于往绩记录期间占公司总收入逾45%;公司已在研发方面作出重大投资,并拟继续进行该等投资,惟有关投资可能无法带来预期成果,并可能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及经营现金流造成不利影响;倘未能及时且具成本效益地研发和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组合以回应客户需求及获得市场认可,可能会对公司未来的业务、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竞争地位造成不利影响;公司的业务运营及财务表现可能面临与海外市场经营相关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近期针对公司输往美国的产品所实施的全球贸易政策;公司的生产设施倘发生任何中断,均可能导致销售量下降或销售受限,并对公司的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等。

精实测控曾于2023年6月提交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申请,2024年2月IPO被终止。

珞石机器人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珞石机器人)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

珞石机器人是全球下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企业,致力于智能机器人及机器人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制造与商业化。公司机器人应用生态体系,涵盖工业机器人、柔性协作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珞石机器人将用于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及丰富公司的机器人及相关解决方案种类;发展公司的全球销售网络以增加公司的市场份额及支持公司的国际业务增长;提升公司的生产效率及产能,以支持公司业务的迅速增长;战略投资或收购,以实现长期发展目标;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珞石机器人分别实现收入1.53亿元、2.67亿元、3.25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2.38亿元、-1.57亿元、-1.92亿元。

珞石机器人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潜在市场规模及对产品及解决方案需求增长的不确定性;未能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获胜;未能推动公司的技术开发及推出新产品及解决方案;经营历史有限;未能成功执行公司的增长战略;未能留住现有客户或吸引新客户;及未能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以及销售和营销能力等。

长春高新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春高新)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拟“A+H”,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

长春高新为A股上市公司,于1996年挂牌深交所。公司是中国创新驱动型医药集团,业务覆盖治疗性生物制剂、化学药品、疫苗及中成药,涵盖中国所有主要药物注册类型。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长春高新将用于创新管线的临床试验、推进临床前项目开发及相关监管事务;潜在全球合作及共同开发,以及扩展公司海外市场的临床及商业化团队;加强公司的销售及营销能力;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长春高新分别实现收入126.27亿元、145.66亿元、134.66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42.15亿元、47.76亿元、27.08亿元。

长春高新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产品销量及价格水平的下降以及成本结构变化可能会对公司的收入及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若公司的产品不能及时被纳入、被移出或未被纳入国家、省级或其他政府主导的医疗保险计划,公司的收入及盈利能力或会受到不利影响;新药品(特别是创新药和疫苗)的开发过程通常耗时较长、成本高昂且结果难以预测;公司在竞争高度激烈的环境中运营,公司可能无法与现有及未来的竞争对手有效竞争,而此可能会对公司的收入及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2023年至2024年间及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公司录得综合收益总额出现下降。公司无法保证综合收益总额不会继续下降,也无法保证公司能在短期内改善整体财务表现等。

聚芯微电子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武汉聚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聚芯微电子)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保荐人为海通国际、中信证券。

聚芯微电子是行业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及影像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通过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与优化算法的深度融合,赋能智能设备实现精准感知、卓越影像与智能化升级。公司技术围绕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影像技术三大核心领域,为机器人、物联网、移动智能设备、数字孪生及汽车电子等高增长场景提供关键驱动力,显着提升交互效率与影像体验。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聚芯微电子将用于智能感知、机器视觉及影像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扩大公司的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在全球推广公司的产品及加强与客户的关系;;战略性投资及/或收购,以实现公司的长期增长策略;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聚芯微电子分别实现收入1.27亿元、2.42亿元、6.67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1.37亿元、-1.10亿元、973.4万元。

聚芯微电子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若干客户。公司一名或多名主要客户销量的任何减少或失去一名或多名主要客户均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依赖主要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公司的业务增长和前景受到公司不断创新和迭代现有产品以及扩展产品组合和渗透新市场的能力的影响;公司无法持续开发技术能力并提升公司的研发实力可能会使公司的产品缺乏竞争力且过时,这可能会妨碍公司满足预计将为公司的增长做出贡献的技术领域要求的能力;公司经营所在的行业竞争激烈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国际法律、法规及政策以及国际出口管制及经济制裁的重大不利影响;公司的业务易受任何影响半导体行业的政策变动的影响,这可能对公司的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等。

贝达药业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贝达药业)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拟“A+H”,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

贝达药业为A股上市公司,于2016年挂牌深交所。公司于中国创新药研发行业,从专注创新药发现与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成功转型为盈利良好的生物制药公司。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贝达药业将用于为公司的创新候选药物的研发活动提供资金;为潜在收购提供资金,以扩大公司的管线及进一步发展贝达生态圈;为加强主要治疗领域的营销网络及市场扩张提供资金;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贝达药业分别实现收入23.77亿元、24.56亿元、28.92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1.25亿元、3.34亿元、3.87亿元。

贝达药业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已上市产品的销售;倘公司无法就公司的药物或在研药物成功完成临床开发、获得监管批准并将其商业化,或在此过程中遇到重大延误,公司的业务将受到重大损害;公司可能无法实现合作或授权协议的任何或全部效益,且公司与合作伙伴之间可能产生争议;公司的营运环境竞争激烈,公司未必能够与当前及未来的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竞争;倘公司无法通过集中招标程序中标向中国公立医院出售公司的产品,公司将失去市场份额,且公司的收入及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公司的若干产品须受旨在降低医疗成本的定价监管或其他政策所限制等。

利欧股份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利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利欧股份)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拟“A+H”,保荐人为华泰国际、中国银河国际。

利欧股份为A股上市公司,于2007年挂牌深交所。公司是一家以「AI驱动的数字营销和智能泵与系统」为核心业务的企业。经过数十余载行业的深耕沉淀,公司的数字营销及泵与系统业务双轮并进,成功打造了「以AI数字营销人机协同系统升维,以全球化智能制造筑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利欧股份将用于公司业务相关的AI基础设施的投资;产能建设与全球化布局;智能泵与系统及半导体的技术研发;补充运营资金。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利欧股份分别实现收入202.68亿元、204.71亿元、211.71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4.54亿元、19.39亿元、-3.04亿元。

利欧股份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依赖多家媒体平台为公司的客户提供数字广告代理服务;若公司无法推出新的或升级的服务,以紧贴数字分析行业的技术发展或新业务模式,或广告主、发布者及AI技术用户不断转变的需要,则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营运业绩可能受到重大及不利影响;公司面临与使用AI技术、开源技术和AI产生的营销内容相关的道德、法律和声誉风险;公司的业务依赖于多个下游行业,包括建筑、水利工程、工业及配套设施、能源和电力、石油化工、市政基础设施、农业及其他。上述任何行业或中国或全球经济衰退都可能对公司的业务造成不利影响;公司的生产过程可能会受到中断的影响,增加公司的生产成本等。

自然堂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自然堂)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保荐人为华泰国际、瑞银集团。

自然堂是中国化妆品行业中以战略引领、数字化驱动和产品科技领先的多品牌企业。公司打造了一个多元化的品牌组合,涵盖五个主要品牌,即公司的旗舰品牌自然堂以及珀芙研、美素、春夏及己出,提供涵盖护肤、彩妆、个人护理、男士护理以及儿童和婴儿护理的全方位产品系列。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是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自然堂将用于加强公司在销售渠道的DTC能力,提升线上线下销售网络的协同效应,以促进与消费者的直接触达及互动,提高公司的销售及营销活动的效果;丰富公司的多品牌矩阵及增加品牌曝光;投资于研发及产品开发,以提升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并使公司能够持续扩大产品组合;加强公司于会员管理、供应链管理及销售管理方面的数字化能力;公司生产设施的运营及升级,以增强公司的自主生产能力并增进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及可控性;扩大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业务、建立国际品牌知名度并提高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渗透率;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自然堂分别实现收入42.92亿元、44.42亿元、46.01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1.39亿元、3.02亿元、1.90亿元。

自然堂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业务及未来增长取决于行业发展及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公司的成功有赖于公司品牌及产品的声誉;公司尝试开发、推出及推广新品牌及产品,而其未必能取得成功;倘公司无法吸引、招聘及挽留研发人才,或公司的研发工作未能取得预期成果,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倘公司未能成功与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竞争,公司的市场份额、前景、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产品质量是公司业务的核心。与公司产品有关的任何质量问题均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并可能令公司面临产品责任索偿;若未能执行有效的销售及营销策略或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有关策略,则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等。

米连科技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米连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米连科技)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米连科技是中国在线情感社交平台公司。为满足用户多元化的社交互动需求,公司全面的应用产品组合包括伊对及贴贴等主要国内应用产品,以及HiFami、Chatta及Seeta等海外应用产品。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米连科技将用于通过现有产品渗透更多海外市场及开发适合海外市场的差异化产品;进一步投资于扩大公司的研发及技术团队,升级公司的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增强公司的产品及优化用户体验;战略投资及收购;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米连科技分别实现收入10.52亿元、10.34亿元、23.73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1302.8万元、-1680.6万元、1.46亿元。

米连科技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倘公司未能留住现有用户或进一步扩大用户群,或者用户参与度下降,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公司目前所处的市场正在不断发展、变化且竞争激烈;品牌是成功的关键要素。倘公司未能有效维护、推广及提升公司的品牌,公司的业务及竞争优势可能会受到损害;涉及公司、用户、股东、董事、高管、员工及业务伙伴的负面宣传与指控可能损害公司的声誉,进而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倘公司无法应对日益扩大的国际业务带来的挑战,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公司可能无法成功实现应用产品的变现;公司的业务模式和应用产品组合仍在不断演变,因此难以评估本公司业务状况及发展前景等。

晶合集成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合集成)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拟“A+H”,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晶合集成为A股上市公司,于2023年挂牌上交所。公司是一家全球12英寸纯晶圆代工企业。致力于研发并应用行业先进的工艺,为客户提供覆盖150nm至40nm制程、多种应用的工艺平台晶圆代工业务,并稳定推进28nm平台发展。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0年至2024年期间,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企业中,公司的产能和营收增长速度为全球第一。根据同一资料来源,2024年,以营业收入计,公司是全球第九大、中国大陆第三大晶圆代工企业。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晶合集成将用于研发及优化新一代22nm技术平台,以加强公司的技术竞争力及满足市场对高性能产品的需求;基于AI技术的智能研发及生产计划;在中国香港建立研发及销售中心,以开展研发及销售活动;运营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晶合集成分别实现收入100.26亿元、71.83亿元、91.20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31.56亿元、1.19亿元、4.82亿元。

晶合集成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所在的行业技术快速迭代,市场需求多变;公司运营所在行业竞争激烈;新技术平台开发涉及重大技术复杂性、漫长研发周期及庞大投入;公司的业务增长取决于下游行业的增长及表现。倘该等行业的需求放缓或波动,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公司的业务受半导体行业周期性和季节性的影响等。

百利天恒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利天恒)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拟“A+H”,保荐人为高盛、摩根大通、花旗。

百利天恒为A股上市公司,于2023年挂牌上交所。公司是一家聚焦全球生物医药前沿领域,立足于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在肿瘤大分子治疗领域(ADC/GNC/ARC)具备全球领先的创新研发能力、全球临床开发和规模化生产供应能力,并将在2029年形成全球商业化能力的综合性生物医药企业。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百利天恒将用于拨付公司于中国内地以外地区的候选生物药物的研发活动;建立公司的全球供应链,主要为公司在中国内地以外地区的候选生物药物的新生产设施的建设或收购提供资金;及拨付公司在中国内地以外业务的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百利天恒分别实现收入7.02亿元、5.60亿元、58.21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2.82亿元、-7.80亿元、37.08亿元。

百利天恒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业务及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候选药物(包括iza-bren)的成功。倘公司无法成功完成候选药物的临床开发、获得监管批准或实现商业化,或倘公司在进行上述任何事项时遭遇重大延误或成本超支,公司的业务及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中国药监局、FDA及其他同类监管机构的监管批准过程漫长、费时且难以预测;公司候选药物造成的不良事件会使临床试验中断、延迟或停止,延迟或妨碍监管批准,限制已获批药物的商业格局,或导致在获得任何监管批准后出现严重不良后果;在公司开始从创新候选药物的商业化中产生收入之前,倘公司无法维持公司的现有上市产品的销售量、定价水平及利润率,公司的营运、收入及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等。

大金重工于9月29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29日,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金重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拟“A+H”,保荐人为华泰国际、招商证券国际。

大金重工为A股上市公司,于2010年挂牌深交所。公司是一家全球海上风电核心装备供应商,深耕新能源行业近二十年,为全球大型海上风电开发商提供风电基础装备「建造+运输+交付」一站式解决方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5年上半年单桩销售金额计,公司是欧洲市场排名第一的海上风电基础装备供应商,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8.5%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9.1%。根据同一数据来源,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是亚太地区唯一实现向欧洲批量交付单桩的供应商。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大金重工将用于深远海综合解决方案升级;欧洲总装基地建设;全球研发中心投入;全球新市场拓展;及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大金重工分别实现收入51.06亿元、43.25亿元、37.80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4.50亿元、4.25亿元、4.74亿元。

大金重工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业务受所处行业市场变动的影响,而公司的业绩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行业政策和监管要求的变动;公司提供的产品一般具有定制化、高价值且服务周期较长的协议的特点,因此面临收入及毛利率不时波动的风险;公司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生产及交付能力,由于生产能力不足或生产及交付过程延迟而未能履行客户订单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前景、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依赖于运输服务,运输成本大幅增加或运输能力进一步短缺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造成不利影响;公司的成功依赖于关键材料、零件及部件的稳定充足供应,而它们易受价格波动及其他风险的影响;维持公司的品牌形象对公司的成功至关重要,否则可能严重损害公司的声誉及品牌,从而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等。

奥联服务于9月30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30日,奥联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奥联服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保荐人为农银国际。

奥联服务是独立的商企和城市空间服务及社区生活服务提供商,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广东省。

根据中指院的资料,按总收入及净利润计,公司在2025年中国百强独立物业管理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11位及第8位。按综合实力计,公司在2025年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中排名第48位,按2024年收入人民币475.5百万元及净利润人民币44.6百万元计,公司分别排名第103位及第75位。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奥联服务将用于通过积极参与该等地区的投标程序及扩大营销活动以提高针对该等地区的品牌知名度以增加在华南、华中及华西的影响力及市场份额;及通过投资于改善人力资源及改造设备以巩固业务地位;收购第三方商企和城市空间服务提供商、社区生活服务提供商的股权及物业管理产业链的上游公司的股权;计划通过引入零售服务、家政服务及家居装修及布置服务,利用公司广泛的服务并使公司的增值服务产品多样化;通过投资及升级公司现有的智慧物业云管控平台控制系统及社友智慧社区系统以提升公司的营运效率,优化客户体验及营运效率;及一般业务营运及营运资金,以应对公司预期的有机增长。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奥联服务分别实现收入3.42亿元、4.31亿元、4.75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2741.0万元、3424.0万元、4463.0万元。

奥联服务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未来对其他公司的收购或投资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收益,公司可能无法成功完成未来的收购,并且可能在将收购业务与现有业务整合时面临困难;人工成本及分包成本增加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并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可能无法获得新服务合约或重续现有服务合约;公司可能会因按包干制收取服务费而蒙受损失;公司的业务可能无法在预期时限或估计预算内按计划增长;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中国广东省,公司容易受到该地区趋势及发展的影响;公司于往绩记录期间的若干期间的经营现金流量为负数;由于向客户收取服务费与向公司的供应商及分包商支付款项之间的时间可能不匹配,公司的现金流可能会恶化等。

华付技术于9月30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9月30日,深圳华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付技术)向港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农银国际。

华付技术是一家全栈式AI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以算法和算力为核心,专注于将领先的AI算法、强大的算力管控能力、先进的软硬件技术与行业场景应用融合,为不同领域的客户提供AI智慧解决方案,包括AI智识、AI垂直行业应用及AI智算技术服务。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华付技术将用于提升公司研发及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升公司的AI智算技术服务的服务和交付能力;潜在策略投资及收购机遇;提升公司商业化的能力;及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华付技术分别实现收入4.22亿元、3.91亿元、3.86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5537.6万元、3679.9万元、6611.1万元。

华付技术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AI技术解决方案行业竞争激烈;公司的AI平台非常复杂,倘未能达到客户预期或性能标准、与客户产品整合失败,再加上在提供优质客户服务方面出现任何疏漏,就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未来前景造成不利影响;公司过往的业务表现未必为日后发展的指标;AI技术解决方案行业不断变化;公司一直并有意继续大量投资于研发。倘公司无法持续投入大量研发开支的同时如预期般实现技术创新,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公司或第三方对AI技术的任何缺陷或滥用,无论是实际存在或主观认知、故意或无意为之,都可能损害公司的声誉或影响公众对AI技术解决方案行业的观感,从而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等。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洞察IPO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