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美股AI算力的中短期走向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中信证券研究,作者:陈俊云、高飞翔、贾凯方、刘天昊、许英博

建议遵从“边走边看”的逻辑,并紧密关注宏观预期、科技巨头指引、AI产业进展等核心变量

OpenAI近期签署系列巨额AI算力订单,推动美股相关股票价格进一步上行,但市场分歧、担忧亦开始明显增多,并体现在OpenAI需求真实性、订单履约能力,行业循环融资、债务融资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以及AI产业投资当下仍显脆弱的ROI等。我们判断,在当下有利宏观环境支撑下,叠加强劲的微观供应链数据,以及AI战略重要性带来的科技巨头FOMO心理,美股AI CAPEX叙事短期仍将大概率延续,但短期AI技术、宏观预期的高度不可预测性,亦使得乐观市场情绪存在随时反转的可能。在策略上,我们仍建议遵从“边走边看”的逻辑,并紧密关注宏观预期、科技巨头指引、AI产业进展等核心变量,短期需重点关注:OpenAI产品&货币化进展、Gemini 3.0发布、美股软件+AI货币化指引、科技巨头Q4财报、美联储降息节奏等。

市场的担忧:OpenAI、行业融资结构、AI ROI等。

自9月以来,OpenAI先后和甲骨文、英伟达、AMD、博通等签订累计超过1万亿美元的AI算力采购合同,美股AI算力相关股票快速上行,但市场分歧、担忧亦开始增多,主要体现在:

1)OpenAI需求真实性、订单履约能力,巨大投资额背后的主要意图,是OpenAI已经看到了AI世界的巨大需求,还是一场精明的商业算计,市场短期难以判断。

2)循环融资、债务融资等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目前部分企业已经从过去两年的依赖于自由资金、股权出售等常规融资手段,开始转向更为激进的债务融资、供应商融资等,并在其中嵌套多种创新性的金融安排。

3)AI产业当前仍难言理想的ROI,AI产业投入、产出仍处于脆弱平衡之中,AI商业(投入、产出)的平衡需要更多依赖于收入增长、效率提升的突破,否则AI CAPEX的持续高速增长将难以为继。

我们的判断:市场乐观情绪短期大概率料将延续,但亦存在随时反转可能。

短期维度,我们判断美股AI的乐观叙事仍存在多因素支撑,并将大概率占据上风:

1)短期微观供应链数据,目前AI计算芯片&整机出货顺畅,存储芯片价格现货、合约价格亦不断上移,代表性企业均给出乐观指引;

2)科技巨头的“FOMO”心理,我们估算北美四大科技巨头2025年合计CAPEX占同期经营现金流比重将超过70%,但仍在可承受期间,考虑到AI战略价值,科技巨头短期仍在全力投入;

3)有利的宏观环境,自2024年以来的美股AI算力三次较大的调整均缘于市场对美国宏观经济的担忧加剧所致。当前宽财政+降息的宏观组合,料将对科技巨头AI资本开支构成显著支撑。当前市场的多、空争辩,我们预计可能会在未来数个季度延续,并大概率不会形成清晰结论。但面对短期AI技术、宏观预期的高度不可预测性,市场情绪亦存在随时反转的可能。

后续关注点:OpenAI、科技巨头、宏观预期、AI货币化等。

过去几年,相较于AI产业中长期宏大叙事,AI算力的投资更多遵从“边走边看”的短期逻辑。因此与其纠结具体的结论,我们不妨换一种视角,即在哪些因素触发的情形下,市场当前预期会相应发生明显波动,乃至反转:

1)OpenAI,市场料将通过对其算法领先性、货币化落地进展、效果的观察等,不断修正对其巨额订单兑现能力的判断,短期重点关注谷歌即将发布的Gemini 3.0模型;

2)AI货币化,继互联网之后,初创企业、软件SaaS商业化突破是AI产业继续前行的关键,尤其是软件SaaS,美股软件+AI收入体现,预计Q3/Q4将是一个可能的时间点,而10月份的Q3财报或是最佳的观察窗口;

3)科技巨头指引,美股科技巨头将在2026年1月底~2月初发布2025Q4财务报告,届时华尔街料将结合核心指引数据,就全球AI CAEPX规模、持续性,以及企业层面AI投入、股东回报等多目标之间的平衡进行再评估;

4)宏观预期,宽财政+降息的组合推动市场动物精神的高涨,并支撑AI算力乐观预期,后续美联储的降息节奏将是我们观察的重要变量之一。

风险因素: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风险;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风险;AI核心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科技领域政策监管持续收紧风险;全球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欧美企业IT支出不及预期风险;AI存在潜在伦理、道德、侵犯用户隐私风险等。

投资建议:我们判断,在当下有利宏观环境支撑下,叠加强劲的微观供应链数据,以及AI技术战略重要性带来的科技巨头FOMO心理,关于AI CAPEX叙事短期大概率仍将延续,但短期AI技术、宏观预期的高度不可预测性,亦使得乐观市场情绪存在随时反转的可能。因此在策略上,我们仍建议遵从“边走边看”的逻辑,并紧密关注宏观预期、科技巨头指引、AI产业进展等核心变量,短期需重点关注:OpenAI产品&货币化进展、Gemini 3.0发布、美股软件+AI货币化指引、科技巨头Q4财报、美联储降息节奏等。

注:本文来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10月14日发布的《前瞻研究美股科技板块专题报告—美股AI算力的中短期走向》,报告分析师:陈俊云、高飞翔、贾凯方、刘天昊、许英博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