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大跌之后,总有很多自媒体文章的标题会改成“市场大跌的真正原因是XX”、“今日市场暴跌的原因找到了”诸如此类。好像市场的下跌真的和某个原因有唯一相关性,而且事前不可测,事后却突然就发现了。搞得好像它们和算命的一样。
找我们急着去找原因的时候,可能突然忘了来这个市场的初衷,忘了这个市场本来就是不可测的,忘了风控才是面对市场不确定性的第一要务,忘了这就是市场的本来状态。
当我们在7、8月份享受市场一路走高带来的欣喜时,大概是想不到现在的,很少有习惯反向思维的人,这种非主流的思维和声音终会被主流所淹没,被乌合之众的意识所抹杀。
即成事实之后,在这个多因一果性质市场中寻找所谓的“真正原因”无疑是愚蠢和徒劳的。真正重要的是现在我们对后市的判断是什么,有什么可能性,和能做出哪样的应对策略。
昨天不只是A股在跌,全球市场其实都在调整。美股期货走低,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跌了1%;欧股开盘也普遍下跌,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了1.35%。
从宏观角度来看,还是因为贸易冲突形势的不确定性和美国金融体系愈发的脆弱性。避险的情绪和需求越来越重,推高了黄金为首的贵金属的价格迭创新高,而对权益资产产生了虹吸效应。
从A股整体来说,市场延续了结构性调整势态,科技板块的回调持续,半导体、算力、消费电子领跌,新能源、汽车链、军工也在跟跌。原因无他,就是阶段性涨多了,获利盘在恐慌性出货。
所以我们看到近期银行、煤炭、油气、航运的强势崛起,这些板块几乎快要收复之前阴跌出的坑位了。原因也很简单,这些防守板块波动小,适合对抗不确定性。
那不确定性除了外部贸易冲突和国际金融环境变动外,还有什么呢?
等催化呗。
尤其是大A的资金,都是一等一的墙头草,望风而动。望什么,中美会谈、四中全会、十五五规划,这些都是影响资金入场的因素,所以我们才观察到较之前如此大的缩量。
其实下跌也不算毫无征兆,毕竟前两天涨得马上就要逼近之前3936.58的阶段性新高了,但成交量明显捉襟见肘。没子弹,拿什么冲锋,只有回撤。
深成指30日线完全失守,下探45日线和前低点,需要观察是否守的住。
深成指日线图
创业板现在空头趋势愈发明显,如果下周收回30日线的话,还比较乐观。
创业板指日线图
技术面上看,短期调整仍会继续,主要还是由于没有量,没有事件催化就没有资金入场带量。
考虑到昨天是本月的股指期货交割日,空头强势也很正常,下周开始给多头的机会窗口就开启了,如果遇到利好事件,大概会回到相对强势的震荡格局中去。
板块方面就没有什么好讲的,只有说说黄金。
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近期是气势如虹,但目前已经到了临界点上,可以明显观察到波动性和波动频率加大的特征。10月17日的COMEX黄金、白银均出现了回撤,白银甚至达到了5%的回撤幅度。
目前贵金属已经在明确的高位震荡区间,持有直接和贵金属挂钩的标的最近要承受过山车一样的心理和资产波动了。除非利润垫很丰厚,否则几乎没有可能在近期入场并保持持仓定力。
这时候配置黄金股可能比配置黄金产品更具备对抗波动的效果。黄金股可能在上涨的持续性上劣于黄金产品,但在下跌过程中可能会被观察到并不一定随金价而行,因为它们本质上还是一种预期,是对经营主体业绩情况的预期,金价的走高和走低并不直接体现在股价上,但会反映到业绩增减当中。
今年以来贵金属、有色相关标的的业绩,受相关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大幅增长,尤其是上游的龙头企业,很多已经体现在了近期股价的不断上涨之中。但股价涨多了就会有人觉得高,就会看空做空,本质上还是一个价格回归价值的过程。
最近很多板块的下跌背后都是这样的逻辑,这是市场亘古不变的规律。
大跌之后该做什么。不同情况不同讨论,但有几点应该是通用的:
不要恐慌性抛售,市场波动是正常的,导致损失的往往都是“灵机一动”或“手上一抖”。
审视持仓,规避系统性风险,检查持有的标的是否基本面良好,这决定了它是否有逆风翻盘的机会。
把握低吸机会,对于看好长期前景的优质股票,大跌反而是低吸机会,但需要“有勇有谋”,而非“一时兴起”。
控制仓位,分仓配置和留机动仓位,留出的资金就是用来等机会出现的。
做交易就是和波动相伴的过程,如果长期做这活,必须锻炼自己对波动的钝化,少看持仓红绿,多想策略执行。一旦让情绪占领了高地,机会就难以把握住了。
(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为记录个人交易思路,不涉及任何与个股有关的分析和推荐,不提供任何投资咨询服务,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