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身电子”冲刺全球梯队——大明电子(603376)申购解读

在中国汽车电子配件产业链中,很多公司靠廉价、靠配套、靠规模。但大明电子(以下简称“大明电子”)选择的是另一条路径:从“结构件+电子”迈向“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在行业中并非最快,却可能是最稳的

一、三十年技术耕耘,汽车电子的新生力军

在中国汽车电子配件产业链中,很多公司靠廉价、靠配套、靠规模。但大明电子(以下简称大明电子)选择的是另一条路径:从结构件+电子迈向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在行业中并非最快,却可能是最稳的。随着其拟于202510月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代码603376)公开发行,正处于一个放大镜下的关键节点。本文尝试以技术积累×订单深耕×IPO加速为三轴,剖析这家企业的机会与风险。

 

二、业务逻辑:从零部件到系统,再到整车绑定

1. 业务定位

大明电子是专业从事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生产与销售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主要产品涵盖门窗控制系统、座椅调节系统、智能光电系统、座舱中控系统、驾驶辅助系统等。换言之,其业务并非标准件+模组那么简单,而是系统化+定制化”——客户为整车厂,产品需与车身结构、电子架构、线束走向、控件逻辑配合。

2. 技术与客户护城河

• 技术维度:公司披露其取得专利166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

• 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约1.19亿元,占营收约4.37%

• 客户体系:不仅覆盖自主品牌(如长安、吉利、比亚迪)与合资品牌,而且进入外资品牌供应链(如丰田、福特、斯堪尼亚)体系。

这些信息共同构成一个比较坚实的护城河:定制化比例高、客户集中度好、技术嵌入深、切换成本高。

3. 成长轨迹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7.27亿元,同比增长26.99%;归母净利润约2.82亿元,同比增长37.29%

• 20251-9月,公司预计营业收入约21.47亿元,同比增长19.73%;预计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5.68%

虽然2025年前三季度增速有所放缓,但在汽车电子行业继量变之后迎质变阶段,仍属不错。

 

三、资本契机:IPO背后的战略意图

大明电子于20251016日披露招股意向书,拟公开发行4,000.1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0%。募集资金用途重点在于:3亿元用于公司重庆新建厂区项目(第二期);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从资本市场视角看,这里有三层战略逻辑:

• 扩产与规模化:新厂房意味着提升产能、降低单位成本、强化交付能力。

• 贴近汽车产业中心:重庆为西南汽车重镇,利于深耕地方整车厂配套。

• IPO标准提升:主板上市、10%新股发行、对外披露规范,将为从隐形冠军行业公开龙头转型。

 

四、优势与风险并存:深度视角下需警觉的几点

优势方面

• 定制化与系统化门槛高:车身电子不像大规模通用零部件那样容易被替代,客户绑定度高。

• 行业趋势加速向电子化、智能化迈进:未来汽车更多是电子+软件+服务的平台,大明电子处于车身电子细分赛道,具备前瞻性。

• IPO释放资本与品牌效应双重利好:一旦上市,不单是融资,还意味着更高透明度、更强市场信任。

风险方面(不可忽视)

• 下游整车厂周期性影响大:汽车行业景气度回落或波动,会直接影响配件企业。比如2025年1-9月净利增速仅5.68%,提示成长并非无忧。• 竞争加剧与替代风险:虽然定制化门槛高,但国内外汽车电子玩家众多,包括主机厂“内建”可能趋势。• 产能扩张与资金运作风险:募资3亿元用于新厂房,若产能利用率低或交付延迟,将拖累财务。• IPO定价与估值压力:招股书明确提示,如果发行价格对应市盈率超过行业平均值,则需额外披露风险说明。

 

五、上市首日价格预测:理性预期与行情变量

在这里,我们新增一个上市首日价格预测模块。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并非推荐买入,也无法保障预测准确,仅为基于公开数据与市场常规逻辑的推演。

1. 估值参考基础

• 公司预估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约0.63/0.68/0.73元。

• 所属行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最新静态行业市盈率约30.62倍。

• 发行后总股本40,000.10万股。

2. 发行定价可能区间

假设公司在定价时参考行业平均市盈率30倍左右,那么合理的静态估值为:

0.63×30=18.9元(以2025EPS为基准)

如果考虑成长性略好,可能溢价至35倍:0.63×35≈22.1

如果较为保守或市场冷热较弱,可能按25倍:0.63×25≈15.8

因此,发行价极可能在约16-22元区间。

3. 首日上市表现推演

image.png 

4. 风险因素对首日价的影响

• 若询价倍数偏低、认购热情不高,则发行价可能偏低,首日上涨空间较大,但也可能受到锁定期、限售比例等因素压制回落。

• 若主机厂订单尚未大规模显现、成长性预期不强,则市场可能对其未来成长构造警惕,从而影响首日涨幅。

• 整体市场环境(如汽车板块调整、宏观经济波动、资金面紧张)对首日表现影响非常大。

5. 我的理性中线预测

综合上述,我倾向于设定一个保守偏中预测:发行价约为20元,首日开盘价可能在约24元(即+20%)左右。如果市场氛围极好、超预期,我认为首日涨幅可达30%-40%,即约26-28元。反之如果遇市场冷淡或定价偏高,则首次开盘也许仅有10%左右涨幅,约22元左右。

 

六、投资逻辑与结论:介入时机与回报预期

从投资角度来看,大明电子可视为中期成长票,但不是立刻暴涨的故事股。逻辑如下:

• 入场时机:如果你判断汽车电子体系将在未来3-5年内进入爆发期,大明电子作为系统供应商可能是受益者之一。此时可以适度介入、长期持有。

• 退出或观望时机:若你担心短期汽车行业的周期回落、供应链成本上涨或资金扩张风险,则可先观望待其上市后披露更多中长期订单与客户绑定情况。

• 预期回报:假设公司继续维持20%以上增速、净利率稳定,并成功扩产、客户绑定进一步强化,未来3-5年有望看到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收益。但如果市场景气度下降或产能利用率低,则回报可能压缩。

总的来说,大明电子在车身电子细分赛道具备一定实力与成长空间,但非稳稳赚短线票,而是需耐心、关注成长兑现、关注汽车产业趋势变化的中期配置。

 

七、写在最后:技术为基、趋势为引、资本为助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大明电子的特点:那就是——“三十年积累+汽车电子加速+资本市场助力

在当前智能汽车”“电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成为主流的背景下,车身电子从被动配件转变为硬件+软件+控制系统的核心板块,提供了产业升级的机会。大明电子选择在此刻上市、扩产,是一种时机选择。但未来是否真正进入全球汽车电子第一梯队,仍需看其技术迭代能力、客户订单深度、产能利用率和竞争壁垒维持力。

对投资者而言,这是一支值得关注但需审慎的标的。懂得看车底配件的时代,也许恰恰是下一个风口。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相关阅读

评论